服务小微企业 银行要聚焦主责主业各归其位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会议指出,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和容纳就业的生力军。通过综合施策,10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3%,比全部贷款增速高近11个百分点,利率下降0.64个百分点。
会议同时明确,明年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为实现这一目标,会议还要求,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清理减少融资各环节收费,支持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便利续贷业务和信用贷款,将小微企业贷款享受风险资本优惠权重的单户贷款额度上限由500万元提至1000万元,将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确保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明显进展。
毋庸置疑,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容纳就业的生力军。小微企业不仅事关经济发展质量,也事关就业和社会稳定,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稳增长、调结构、稳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39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4.49%。由此可见,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也事关银行的稳健发展和风险的防控。
近年来,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从流动性释放、信贷投放、机构准入、资金募集、监管指标、贷款服务方式、风险管理等方面鼓励银行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并联动相关部门,合力优化小微金融外部环境。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主要体现在信贷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总量得到提升;综合融资成本有效降低;“敢贷、愿贷”机制逐步完善,“能贷、会贷”能力逐渐提升。虽然如此,但与企业的需求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当前银行机构的市场定位不够准确不无关系。
有关银行机构如何进行市场定位问题,今年的中央工作会议进行了明确,就是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引导保险公司回归保障功能。
应该说,中央对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精准定位,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有利于银行稳健经营和风险防范。如何将中央政策落实到位,不仅考验着监管能力建设,也是对银行机构政策执行力的检验。而服务重心下沉,聚焦主责主业,各归其位,是对银行机构的基本要求。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大型银行要转变经营理念,不能只盯着大企业、大项目和大城市。对于大企业更多的是将其推向市场,通过资本市场或是发债的方式来获得融资,不该由银行“大包大揽”。大型银行眼睛应该向下,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和扩大服务覆盖面,向民营和小微企业倾斜。要充分发挥网点多、管理规范、科技先进、网络通达、信息灵通、资金成本低等优势,积极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中长期融资支持,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发挥大型银行“头雁”作用,引导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确保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目标。
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聚焦主责主业,坚守市场定位。城商行要坚守聚焦地方经济、小微企业、城乡居民的金融需求,农合机构要坚守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市场定位。同时各中小银行要突出自身经营特色和地方特色,开展错位竞争,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群体对银行资金的需求。要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重点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支持制造业发展。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杜绝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和层层嵌套,杜绝信贷资金流向政策限制的行业企业和股市、楼市。同时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来提升小微企业信贷的覆盖面、可得性,以及经营效率、风控能力,并以此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此外,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调控手段和监管措施,通过政策的引导,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督促银行机构降低信贷门槛,提高小微企业获贷率。并及时调整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权重,降低银行资本占用,使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