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资讯

100元就能买到1万条商户公开信息!网络“爬虫”正在“入侵”你的生活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2-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00元就能买到1万条商户公开信息!网络“爬虫”正在“入侵”你的生活

  午休时间,商户赵先生的手机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得知对方是电话营销,他只能无奈地挂断。生活中,与赵先生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精准的营销电话总能无差错地打到自己手机上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有人开发了可以采集信息的“拓客”软件,能批量获取商家在地图、工商等平台预留的公开联系方式,便于他人从事电话营销活动。

  在电商平台,有人以100元1万条的价格对外出售商户联系方式等信息,号称覆盖了各行各业的通讯录。这种整合公开信息后进行兜售的行为究竟是否合法呢?

  “先生您好,我是XX连锁民宿的话务员,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加入精装民宿的行列,仅需投资10万元”听着手机听筒里的营销话术,赵先生无奈地叹了口气。家中有两套房屋对外出租的他,自从将信息挂到租房网站后,就时常收到与装修、加盟民宿有关的营销电话。

  “基本上隔两天就接到一次,我一直说不需要,但还是源源不断地接到电话。有些都不是济南的,外地的公司也给我推销。”赵先生表示,尽管他在租房网站公开了自己的电话,但不意味着自己就同意变成“被营销者”。“说实话租房信息的曝光率都没这么高,我怀疑有人把我的信息整合走,专门给了这些做电话营销的。”

  同样,曾在某商圈经营咖啡店的刘女士,也时常接到营销电话。“我的店铺半年前就停业了,现在还有人问我要不要在网上做顾客引流。这些营销话务员很清楚你从事什么行业,会对号入座地打来电话。”

  在采访过程中,有不少个体商户都表示自己曾接到过类似的“精准营销”电话:“我是开超市的,经常接到推广食品的电话”“打通就问我要不要买收款设备”有商户坦言,如今他们对接到推销电话这件事已习以为常。

  商户们究竟为何会被如此精准地营销?记者在电商平台检索“精准客源”“各行各业”等关键字,便能看到有商家对外销售商户们的联系方式、店铺地址等精准信息。

  在一家出售“2022年全国各行各业企业名录”的网店里,客服声称,他们以电子版的形式对外售卖“精准客户”的联系方式。“100元1万条,购买5万条以上按85元1万条。首次购买后好评,再赠送3000条。”根据该客服发来的图片可以看到,不同城市商户的姓名、店铺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被密密麻麻地整合在一张图片中。

  在另一家提供“精准客源”服务的网店中,客服在询问完记者想要采集什么行业、什么城市后便表示:“没问题,单次采集90元。”根据该客服发来的视频可以看到,他在一款不知名的软件内输入了关键字“化妆品”,便出现了大量化妆品行业的店铺地址和联系方式。

  这些信息究竟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的?有销售“精准客源”的客服称,这些信息均是商户们此前在地图APP、工商系统、团购平台预留的信息,通过采集软件统一进行汇集。“你也可以买软件,买了之后可以自己采集,比买单次的信息划算多了”,一位网店客服说。

  记者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同样有商家对外销售上述信息采集软件,利用爬取技术来收集商户的预留信息。这类“拓客”软件多带有“人脉”“拉客”等字眼,不少商家都将“会员价”定在500元至600元左右,表示开通年会员可以更广泛地获取商户信息。

  以一家号称能“拓客”的采集软件举例,商家上传的演示视频显示,使用者可以从“地图采集”“同城采集”“距离采集”和“行业采集”四种渠道,获取不同客源在不同软件上的公开信息。此外,操作者还可通过搜索关键字得到商户的电话号码、地址,再进行进一步的精准营销。

  有商家称,自家销售的软件如今已十分“先进”,不仅可以在采集后自动导出表格,还能实现一键添加通讯录、群发短信、使用虚拟号码拨打电话等功能。“你把他们的电话号码加到通讯录之后,再加他们的QQ或微信好友,这样添加的通过率是最高的”,一位软件商说。

  针对上述软件批量采集商户信息后进行营销是否合法的疑问,有客服称“有授权,都是公开的信息,是合法的”。对此说法,部分商户并不认可:“我公开信息是为了便于消费者联系我,不是为了让别人把我的信息整合走,打包卖给做电销的人,好让他们打电话骚扰我。”

  “这些采集软件,从技术角度来讲属于网络爬虫。网络爬虫其实很广泛地应用在网络当中,目前被明令禁止的是爬取非公开信息,但这类拓客软件的争议点在于,他们爬取的是公开信息,还是需要根据用途来综合判断。”从事互联网信息安全相关行业的刘阳认为,单纯采集公开信息的行为不属于踩踏红线,但将收集的线索进行二次销售,便于他人用作电话推销,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商户们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第44条提到,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也就是说,任何单位没有经过个人的允许,都不应擅自处理他人的信息,尤其是以牟利为目的的行为。”山东争渡律师事务所黄西文律师认为,将商户的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采集后,作为“客户资源”兜售并牟利的行为已涉嫌违法,侵犯了商户的个人信息权。

  另有法律人士认为,在商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公开信息转化为“精准电销”资源的行为,与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整治骚扰电话行动的宗旨背道而驰。记者注意到,2020年8月,工信部发布的《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济南时报新黄河 记者:孟天宇 实习生:刘欣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商业信息购买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