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包括哪些(第三产业包括哪些经济)
2016年,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诞生。由于G60高速公路贯通松江全境,沿线两侧的产业园贡献了松江95%的工业产值,这条走廊被称为G60松江科创走廊。2017年,浙江推动杭州、嘉兴加入,由此形成了沪嘉杭G60科创走廊。随着长三角上升到新的高度,2019年G60科创走廊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九城组成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就此形成。
令人疑惑的是,这条科创走廊没有南京。
如果按照G60高速公路走向来看,没有南京就算了,但偏偏又北上安徽,让合肥拉起了一张三角形的科创带。这在一向稳固的沪宁杭三角格局下,是比较稀有的存在。
而合肥在长三角的地位,却是日渐提升的。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方案,合肥成为了继北京怀柔之后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投入运行的同步辐射、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已经有了成果,成为国家科学中心实至名归。从这个角度看,G60科创走廊能绕道合肥,也有其道理。也许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名号太吸引人了,也许是看到了合肥比肩北上深。
目前全国已经有成都、武汉、南京、杭州、青岛、重庆、西安等城市,把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写进了十四五。早在2017年,一众大城市就惊呼,为什么是合肥?武汉曾自信表态,我拥有84所高校,3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教实力全国领先。西安也说,我有两院院士60人,各类科研机构46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这些话当然南京也会说。
这些话所有传统型大城市都会说。南京是中国科教第三城,不管比什么维度,南京都毫不逊色。
2018年,当时蓝市长就在全国两会上恳请国家支持南京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且还提出,希望国家支持南京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布局大科学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去年江苏省十四次党代会也提出支持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今年第一个工作日,韩立明书记也明确了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进而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总目标。南京在麒麟科创园,集中了中科院南京分院的一院四所,又引进了计算所、软件所、巴斯德所、微电子所、过程所、自动化所等资源,新建了国科大南京学院。打造一条紫东科创大走廊,以此作为科学中心的承接区域。
2021年9月,中科院大学南京学院正式启用
但南京想争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道阻且长。
要说南京科教实力雄厚,没有人有异议。但要跟成都、西安、武汉等拉开差距,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点也不具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的几个维度,比如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南京实力还不够。南京的国家实验室只有一个,即南大的微结构国家实验室(蓉汉也各一个),大科学装置还没有。武汉在搞光谷科学岛,已经有了两个大科学装置,还在建设生物医学成像、武汉光源两个大科学装置。武汉口号喊得比南京早,动作也比南京快,南京要加油了。
为什么各个城市对科创平台争抢愈盛?党的十九大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十四五规划第二章就讲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科学创新引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促使人口经济全面发展。在这个传导链条下,每座城市都想在核心头部争取机会,每个省份都想拥有未来率先发展的支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代表了最前沿的基础研究和未来最碾压的科学力量,南京没取得优势。在产业落地,成果转化方面,南京也没有取得优势。南京的科教优势去哪里了?
饭局是生意的润滑剂。小心笑里藏刀。不要担心进步慢,但是要担心停滞不前。
我们不去讨论这座城市的政治基因和文化禀赋,也不再去谈论他从重工业主导到形成现在的八大产业链而历经的痛苦。我们只是单纯讨论,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我这两天看了一些数据资料,分别是从高校、科研单位角度出发的《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2020年中国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以及从企业,尤其是科创板上市公司角度出发的《2021中国城市科创实力调研报告》。我一直想搞清楚的是,南京究竟具不具备在新时代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教实力。我心中的答案是具备的,但一定不是TOP3,可能是前10,可能在前10之外。
首先,在引领创新的国家层面的设计上,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科创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科创中心、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等。南京在顶层设计上就先折一步。
其次,南京的大量科研机构,与南京的主导产业其实匹配度不高。中科院四所,分别是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土壤研究所,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重在基础科学研究,对于主导产业的驱动基本没有。
南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1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的也没有几个。包括南京所有的研究机构,都是基础研究偏多,应用技术偏少,从研究到成果落地,企业吸收的路径非常长。以上种种,就将南京的科研实力大打折扣,这也是西安、武汉等城市同样面临的问题。城市的产业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科研实力。
南京软件谷企业分布图
前段时间,雨花贾西的华润置地中心项目公开,推广上一句话很提神:西方的硅谷,东方的软件谷。我跟操盘手说:你们对标硅谷,对标中关村。可软件谷有一项是根本不同的,硅谷有斯坦福,中关村有清华北大,你们只有三江学院。斯坦福大学孵化的企业,贡献了硅谷总收入的六成,这也能解释南京十问中的第二问——为什么我们软件信息产业规模在全国领先,却没有涌现华为这样的本土龙头企业?从南京的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来看,南京林业大学21年专利转化数量居全国之首,东南大学转化数量也排在第十位,但从转化的金额来看,前十名没有一座南京的高校院所。
19年专利转让合同金额排名
这种情况不是只有南京一座城市发生。
所以国家十四五战略明确提出了,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南京也是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才有了紫金山实验室,才有了紫东科创走廊,才有了集成电路大学。
科研机构的力量是一方面,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2021中国城市科创实力调研报告》排出了全国科创领军城市十强,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广州、天津、武汉、合肥、青岛。没有南京。这是从科创板企业角度进行考量的,南京只有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没有上榜情有可原,我们可能很多人也没有在意这份报告。
南京科创板上市公司
但隔壁的合肥就不同了。安徽省科技厅发了红头文件赞扬合肥:在城市科创研发能力方面,合肥高质量专利占比超50%,位列全国首位;在城市科创转化能力方面,合肥以 11 家科创上市企业位列第 6,以 75 亿以上企业年营收位于十亿俱乐部之首,也是唯一一个拥有数百个核心技术的二线城市,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市值、利润也是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在城市科创综合能力方面,合肥在城市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地区政府支出比重方面位于第 2。城市科创的内生能力,是高校院所组成的研究派和科创企业组成的应用派的结合。此二者,才是一座城市基于产业的科创实力。
我今天也回过头来思考,既然科教资源无法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什么南京大力发展的每一项产业,都要自我标榜这座城市的科研优势,数据往往是多少院士,多少专家,多少平台……既然科教资源无法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那就应该两手出击,更加重视招商引资才对。
引进一个大厂,确实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引进大厂成本高,条件多,需要的决心大。即便是下了决心,给了资金。土地,手续,配套又是一座城市行政能力的考验。南京过去不是没有引进过,成功率太低。本来南京就缺少一些锐意进取的感觉,一有失败,瞻前顾后的氛围就更浓了。回头看看合肥,城市风投却屡屡得手。05年的工业立市,抓住了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机会,吸引了格力、美的、长虹等家电品牌。08年接触京东方,拿出两年的税收来进行豪赌,最终让合肥成为全国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基地。12年进军芯片产业,跟台湾力晶合作成立合肥晶合,目标打造中国IC之都。19年押注蔚来,1年收益翻五倍。 ......合肥模式不可复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该走的路。
看看南京的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基于我的认识,今天基本可以总结如下:(一) 南京城市提前精英化,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外迁,新兴产业发育不足。表现为起点高,规模小,人口吸纳水平低,导致人口增量差,城市规模增长慢。(二) 南京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好,多年以来重工业主导的格局正在改变,但结构仍然偏重,难点项目,钉子户依然存在。(三) 南京科教资源丰富,但重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支撑不够,主导行业相关人才尤其是应用技术型人才仍呈结构性缺失。(四) 南京科创发力早,但成果不明显,孵化企业多以本地高校院所为依托,创新企业小而多,主导行业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有高原无高峰。(五) 南京大力推进的产业多非南京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全球竞争中无先发优势,起步晚但在重视科创的环境下进步较快。(六) 南京投资环境一般,重大项目引入在全国落后,招商引资成功率低, 稳投资、促增长的压力持续存在。(七) 南京开放度不够,南京都市圈辐射力不强,顶层设计易错失机会,邻里合作积极性不高,技术合作,共享转化平台等亟需加强。
长三角,自古富甲天下,几个世纪来都屹立在历史最前沿。十里一重镇,百里一大城,经济发达,产业兴盛。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长三角的协同发展也是有目共睹。各城市差异化发展,各有所长。上海的龙头作用下,江苏的制造业,浙江的数字经济、民营经济都蓬勃发展。但是在当前,国家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和对新兴产业的支持,让每座城市都看到了长三角格局重新洗牌的机会。产业发展既要符合自己的优势,又不能太少太专,防止自断后路。上海搞五大新城,产业虹吸势必加强,人口从江浙回流;苏州经济的原始积累本身就是依托上海制造业的外溢;杭州经历了退二进三,工业基础过去十年自废武功。新时代,随着长三角城市的新兴产业目标同质化,必然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重新融合,重新适配。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发展面前,不只南京,各城市也有自己的担忧。
号称中国第五城的杭州,当前正面临考验。08年金融危机后电商崛起,杭州定下了服务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从此杭州工业衰退,第三产业占比连年爬升,到2020年,第三产业占比已达68%。但近年来,杭州的核心产业数字经济增速逐渐下滑,从2015年的高峰25%的增速降低到去年的13%。共同富裕之下,龙头企业利润下滑,电商交易遇冷,阿里巴巴利润同比下降超过30%,互联网一片萧瑟。杭州到了动能转换的时刻。19年杭州提出了新制造业计划,把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列为双引擎。并且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九大标志性产业链:视觉智能(数字安防)、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计算、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能装备、现代纺织。去年年底,杭州开启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制造业攻坚行动,关于制造业用地空间、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配套高效的引导政策等多方面问题都有了一定思路。制造业最强的苏州,也有困境。多年来,借助工业园区的标杆作用,大规模的引进了各国资本入驻,苏州创造了苏南模式。但在苏州的产业结构中,过度依赖外资,过度依赖中端制造。从贸易战到内循环,苏州外资产业越来越脆弱;在鼓励新兴产业,加强先进制造业的政策下,苏州制造业大而不精的困局也日渐显露。苏州的未来,是以制造为核,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借助数字经济重塑制造业。同时在重点领域发展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的四大先导产业。那个激进派合肥,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频频实现突破,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搞的有声有色,前沿领域靠中科院、中科大,已经有了领先优势,也不断强化了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但合肥底子薄,相较于宁苏杭而言,知名度,影响力都远远不够,城市基本面也比较一般,安徽省的实力更是远弱于江浙。所以南京产业现状固然有七大问题,但从竞争方面来看:省内层面,相较于长三角政治地位最低的苏州,南京有省会首位度提升和政策倾斜优势;区域层面,制造强国之下,南京制造业水平高于合肥、杭州,且南京都市圈为合肥向东融入长三角的屏障;全国范围内,相较于吸血堆体量的成都、郑州等,南京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更高,科技含量更高。
近年来,欧美国家反思金融危机和去工业化带来的实体经济和金融的脱节,纷纷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战略。比如德国的《国家工业战略2030》、美国的《美国先进制造力领导战略》以及日本的《超智能社会5.0》,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工业变局已经开启。2015年我国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这是制造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计划。从那以后,重点城市抢抓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云计算等新驱动要素的动作就没有停止过。经济发展,产业为本。产业升级,科技为根。南京当前纵有不足,但其实所有城市面对未来都充满未知!正如市委书记所言,南京有基础有条件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上承担更重责任!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地位,扩大南京都市圈的辐射能力,不仅是南京的追求,也是古都金陵的历史责任。南京,任重而道远,要加油啊。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大于该百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增的。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第三产业包括哪些(第三产业包括哪些经济)
2016年,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诞生。由于G60高速公路贯通松江全境,沿线两侧的产业园贡献了松江95%的工业产值,这条走廊被称为G60松…
-
产业园区管理(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是什么单位)
中新社南宁6月22日电 题:中马两国双园比翼双飞 中新社记者 冯抒敏 杨强 翟李强 在马来西亚东部沙巴州热带雨林里,逾2…
- 现代产业体系(要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新经济频道)
- 产业经济学排名(产业经济学排名前十的大学)
- 统计局: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比重271%
- 上市险企称房地产投资风险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