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媒体

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在观察与思考中的行旅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在观察与思考中的行旅

  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郑彦英一直在河南兰考进行采访,离开兰考时,泡桐花正是盛期,烟花满天,回顾这一段难忘的历程,郑彦英感觉自己收获了太多。

  甘肃籍作家秦岭来到定西市元古堆村,就像回到了家一样。用他的话来说,几个月内三次登上元古堆,是“只为在‘温故而知新’中期待一次又一次的‘柳暗花明’”。

  “作为一个小说人,这次的感受是全新的。”在江西赣州的数月间,王松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受,这不仅一个久居天津的北方人和赣南潮湿水汽的季节性偶遇,还是一种文学观念的更新。

  第一次去安徽金寨进行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的采访,是2019年10月9日,当时,举国上下仍沉浸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氛围中。潘小平来到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小城,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十送红军”的旋律在大山深处循环播放,她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个老区的独特气氛。

  这些不同的分享与记忆,构成了一场充满真实和思考的行旅,而叙说这些故事的人,正是参与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作家们。为进一步推动广大作家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创作文学精品,中国作协于去年9月组织了“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组织遴选25位小说家、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奔赴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扶贫点深入生活、采访创作。5月19日,“2020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创作交流会”在京举行,参与创作工程的作家们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交流,一同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

  在交流会现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李敬泽表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这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对历史的庄严承诺,是中国人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广大作家以贴近现实的创作来见证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高昂热情。面对时代巨变,作家们要关注人,要写出人的精神。从创作工程目前的创作实绩来看,作家们深入扶贫地区,扎根于人民之中,对人民群众充满着深切的感情。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业,不仅仅是经济上摆脱贫困,也是广大乡村的社会变革、精神洗礼,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的变化、人的成长。脱贫攻坚事业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时代新人,他们身上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芒。在创作中要着力敏锐地捕捉和表现这些持久性的、面向未来的新因素新气象,以宽广的历史视野与人类视野,写出当下时代的巨变,创作出新时代的“创业史”。

  5月19日,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创作交流会现场,来到会场的作家通过视频与京外作家进行交流。关仁山、王松、徐剑、侯健飞、丁晓平等5位作家现场参会,王宏甲、蒋巍、李春雷、艾平、徐锦庚、潘小平、任林举、哲夫、吴克敬、丁燕、许晨、赵康林、次仁罗布、罗伟章、秦岭、郑彦英、高凯等17位作家在线参会。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主持。

  “泥淖”被如此广泛地代指为人类生活中的下坠状态,由来已久:“一片旷野,满目疮痍,宛若一个巨大的泥淖。几千年以来,总是有很多不幸的人,被命运之手捉弄而沦陷其中。面对这巨大的泥淖,世世代代的人们穷尽所有的心智、气力和意志,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方式,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在不断做着超越和逃离的努力和挣扎。这泥淖的名字就叫贫困。” 在采访散记中,作家任林举习惯用“泥淖”来指代贫困。用“泥淖”“泥潭”“深坑”“洼地”比喻贫困,大概不是任林举独特的发明,但今人如同在昔日的旷野中摆脱泥淖一样摆脱贫困,的确是一种贴切又生动的表达。

  2019年下半年,任林举来到吉林延边,深入他之前并不熟悉的城镇和村庄,寻访脱贫攻坚历程中的人物与故事。两个月内,任林举走访了十余个重点贫困县,采访扶贫干部、贫困户逾百人。在任林举看来,脱贫攻坚关键在于“软件”升级,因为物质生活领域的消灭绝对贫穷仅仅是一个底线,一个物质标志,脱贫攻坚的根本目标和最终指向还是要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升级版的社会状态。如此来说,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着眼于未来整体国民的文明状态和精神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书写攻坚战时,要把着眼点放高,放远,要依托物质而超越物质,依托当下而超越当下,在充分展示物质成果的同时,将这项工作放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社会总体进步的进程中去观照和考量。”任林举说,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书写中,只有在把物质工作成果写深写透的同时,注意精神成果的呈现,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同时入手,才能全面反映这场攻坚战的难度、深度和辉煌成就。

  的确,要想“软件”升级,首先就要为扶贫地区提供精神力量。对于作家秦岭来说,陇原上的元古堆有多高,元古堆人的脱贫故事就有多精彩。秦岭到甘肃省定西市元古堆村采访,总结出了“三多三少”的规律:多面对面问询,少在乎集体汇报;多背对背求证,少关注人云亦云;多田野调查,少依赖材料。为此,秦岭以元古堆为轴心,由外到里寻迹觅踪、由里到外辐射扫描,考察了元古堆及周边10多个市、县、乡、村的历史变迁、人口演变和风土人情,先后采访百余人,包括60多名包村干部、村社干部和村民,20多名参与帮扶工程的建设者、10多名在外地打工的元古堆村民,并以建立手机微信群的方式和安晓东、郭连兵、董建新、杨树才等23名干部群众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互动或“私聊”。

  走访得多了,秦岭发现,自己已经走进元古堆人的精神世界,“为此,我随时都在调整自己的身份,那么,我该像谁?我得像山梁梁上某个吼秦腔的汉子,或者,刚刚返乡的打工者。我要会家长里短,会插科打诨,会盘腿打坐热炕上。”《高高的元古堆》即将出版,这些和秦岭已经精神共同的乡里乡亲则出现在小说的各个章节中,如今秦岭再回到元古堆村,乡亲们都面带激动地向他竖起大拇指,“您简直就是咱元古堆的说书人了!”

  从经济角度而言,扶贫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是我们的经验和贫困地区发展现状所限;但从具体工作而言,作家们发现,各地扶贫的故事总是不尽相同,这种相似中的不同,大多来源于普通人的闪光点,那些隐藏在缝隙中的细节尤其值得珍视。

  作家艾平分别于去年10月、12月在内蒙古赤峰采访,以脱贫攻坚的视角重新认识这片她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赤峰是半农半牧区,有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的文明遗迹,原本高山大野、水草葳蕤,后来,生态环境在历史进程中发生退化。截至1994年,赤峰已产生了8个国家级贫困县(旗)、两个自治区级贫困县(旗),时至2020年3月,这些贫困旗县全部摘帽脱贫!艾平说,在采访过程中,她发现赤峰人从未失去过梦想、从未停止过奋斗,大到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小到贫困户家庭捆制的一把笤帚、致富带头人蒸出的一锅粘豆包,无不体现出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

  但是,在写什么之外,艾平更关心的是如何去写以及如何抵达生活的内核。“我觉得写报告文学对作家几近苛求,从生活到艺术、从事实到叙述,没有给你任何为文造情或者闭门造车的缝隙,不论面对多么宏大的土地,你必须深深地躬下身子,细细地鉴别每一株草木。而你以往的人生经验,只能用于对题材的思考和理解,若移花接木,必然失血脱骨,而闲笔恣肆,则会离题万里。”艾平说,她对赤峰大地充满好奇,要做到声情并茂、温暖感人,必须用有力量的细节说话。她在村庄中穿行,写下一个个年轻驻村身上的泥土、手上的羊毛;她和扶贫干部交流,得知黄旭坤为了不耽误扶贫工作没能陪伴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最后一段时间,“即便现在,他都不敢听别人叫哥哥”;她和一位农村母亲冯丽华相拥而泣,后者告诉艾平,儿子在荒芜的小村里考上同济大学,学校和镇里的资助让孩子有学可上,她难忘送别孩子离开家乡的场景,至今看到绿皮火车还会流泪……

  艾平说,她是一个离开了细节就不会写作的写作者,在这次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采访过程中,她一再告诫自己,生活是璞玉,每个主人公生命里都藏有珍贵记忆,要有耐心。“只不过打开那些质朴的心灵,真的挺难。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只有三言两语,越深情的东西越不愿意触及,往往习惯用抽象的语言一带而过。所以,我的难题不是怎样表达,而是怎样进入生活的内核。”

  《人民文学》2020年第5期在头条位置发表艾平的报告文学《脱贫路上追梦人》,杂志社称“以文学的方式记下人民和时代扎实奋进的身影和深沉热切的心声,给后世留存一份由众多好作品构成的立体、厚重的民族史诗,是时代赋予文学的责任”。在人民文学微信公众号推出作品片段后,引发了一波留言“狂潮”,网友们的种种好评,也印证了细节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中的巨大张力。

  “对一个小说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作家王松的主业是小说,写作报告文学对于他来说并不是那么轻车熟路,但在这次主题采访中他切实感受到了真实和思考的力量。王松说,他以往为小说创作的采风经历多,为报告文学创作的采访经历少,“采访和采风不一样。采风是感性的,大到风景,风俗,民俗,文化,小到色彩,声音,气味,温湿,看到了,感觉到了,储存在记忆中就可以了,也许将来写小说会有不时之需,或者说发酵也可以,但这种发酵是另一种发酵。采访则是另一回事,是理性的。过程是理性的,存储方式是理性的,之后的思考也是理性的。当然,这种理性有一个前提,就是真实。”王松感受到,赋予报告文学文体力量的,正是真实与思考,他的赣南之行,是一次走进了真实深处的行旅。

  在近4万平方公里的赣南大地上,在峻岭重重的深山大沟里,在乡村的腠理褶皱中去了解和寻找,是王松的使命。“无论是帮扶干部还是被帮扶的村民,他们发自内心的话语,都是在交谈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王松逐渐意识到,由于激动紧张和表达能力不足,被帮扶村民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远远大于他们能够表达出来的东西,于是每次在开始采访的交谈之前,王松只提一个话头儿,再规定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就尽量不去干扰他们,只让他们的倾诉如同液体在桌子上自然地流淌,“我只要在这最真实的真实中,去捕捉和感受那种力量就是了。”

  谈及此次采访的收获,王松有一个关于飞鸟和穿山甲的比喻。他认为这次采访使本来像鸟一样思绪在空中飞翔的他突然变成一只穿山甲,钻入大地深处去探索。“同时,也如同充电,用真实来让自己的作品,也让自己的思想和想象充满力量。可以肯定,这样感受了真实的力量之后,当我再由穿山甲变回一只鸟,它的每一根羽毛就都会坚实起来。当它重新飞向蓝天,它的飞翔虽然还是飞翔,但姿态和高度,肯定就不会同日而语了。”

  20多位作家分赴各地,一同抒写脱贫攻坚,不仅是一个命题作文,还是一个同题作文。为了避免采访的同质性,建构起文本的真实性,潘小平在安徽金寨的采访,并不过分关注扶贫工作本身,而是把重点放在受访对象的生活、情感、家族史、村落史上,感受环境、氛围、气息,尤其是关注人的变化,感受人的精气神。在潘小平看来,报告文学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除了准确的数据、坚硬的资料外,它必须具备故事性文本的特征。金寨地区的往事为她提供了充足的故事资源,每个贫困户的命运都无不起伏跌宕、英勇壮烈。

  潘小平思考,若使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都上升更高的层面,除了保存故事性本身外,必然还需要理性的参与,“我不希望它太具体、太局部、太局限,我希望思想性和历史观,能够进入叙事的框架,存在并支撑整个文本。”潘小平认为,“小叙事”难以应对大时代——尽管它是新时期文学在文本上的一大贡献,“我希望在与世界分享中国故事的时候,站位能够高一点,视野能够开阔一点,不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人一物,同时避免主题写作的化和意识形态化,避免成为政策的图解。”潘小平希望自己能够以金寨的人事和历史为轴,建立一个广阔的、深远的、民族历史的、文化地理的大背景,在思想文化的层面、在社会发展的层面,描写和讲述脱贫攻坚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如何在叙事上融入更强的思想性?这是一个考验报告文学作家们的重要问题。不过潘小平对自己的写作充满信心,“最后的写作都是思想的写作,任何文体概莫能外。”

  2020年4月24日,《光明日报》整版刊发潘小平作品《岭上开遍映山红——金寨县健康扶贫散记》

  交流会上,《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先后发言,介绍了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文学作品的刊发情况,并对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质量提出了建议。他们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作家创作进展,及时刊发作品,加强宣传报道。希望作家们进一步潜心创作,刻画人物,打磨语言,以精品力作为决胜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截至2020年5月,近半数作家完成了创作,并有8位作家向中国作协创研部提交了定稿,另有数十篇与创作工程相关的作品已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重要报刊平台,内容包括创作谈、采访、作品及评论。据中国作协创研部介绍,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作品将于6月底前全部完稿,并预计在2020年底前全部结项。可以想见,一批记录、书写、讴歌新时代,反映全面小康人类壮举的优秀文学作品正在向我们走来。(中国作家网 陈泽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观察与思考作文素材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