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往更美好的社会走去 | 南都观察年度致谢
科技跟每个人的关系如此深入而具体,数据的隐私,基因的权益,社会治理中安全与自由的平衡,医疗选择中优生和权利的轻重。在这些场景里,科技应该有边界吗?更重要的是,谁有权来决定边界?科技创造使我们向前发展,人文思考帮我们辨认道路。
年度对话结束后,是南都观察一年一度的颁奖环节。我们的原创作者从当时的75名,到现在已经有150名。这些作者来自,有些是所在领域的研究专家,深入浅出剖析议题;有些是海外学者,带着中国视角看世界,也以国际视角回;还有媒体人、教育工作者、公益实践者……他们愿意与南都观察的读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向公众传播有价值的内容,激起更多的火花。
感谢所有的作者和伙伴,我们一起面对真实世界,持续观察、思索、行动,培育思想的土壤,扩大优质内容的影响力。今天我们为五名作者和两位伙伴颁发年度奖项,表达我们诚挚的感谢。也期待今后有更多人加入我们,带来多元的视角和新鲜的认知,让美好社会的火种生生不息。
第一个奖项,金星·挚爱奖。金星,是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之星,金星代表和谐与艺术。在中国,它傍晚时叫做“长庚”,日出前的清晨叫做“启明”,是天空中最亮的行星。
我们要颁给一位作者,她致力于推动公益慈善行业的法律建设。在南都观察的初创期,她成为顾问,其后多次作为嘉宾参与“非营利法人”、“公益彩票何处去”等主题沙龙,在“罗尔事件”、“水滴筹地推”、“春蕾计划”等争议事件中撰写专业文章,促进公众了解公益,也促进公益行业规范与提升。在法律的理性与秩序中,她保持温暖与善意,对待理论守正持中,对待实践态度开放,被称为公益行业的“守门人”。她是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老师。
这个奖颁给南都观察2019年全平台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作者,《最新报告:民办幼儿园20年黄金期将结束》,至少有134万人次看到了它。这篇文章来自一个机构的研究报告。这家机构以独立的立场开展教育研究与政策倡导,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它每年出版《中国教育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蓝皮书》等报告,举办教育创新奖、“LIFE教育创新大会”等活动,发起小规模学校联盟,推动民间教育创新,成为具有公信力的民间教育智库。
我们这篇文章整理自《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教育是希望和未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教育领域守望与开拓,像木星一样,生机勃勃,心向远方。
我们有一位年轻的作者,在一年的时间里贡献了10篇原创文章,话题涉及人脸识别和隐私保护、大货车超载是否应该入刑、共享经济的惨剧、职场性别歧视、环境污染事故,等等。他阅读广泛,思考深入,也为少数群体的权益而行动。作为南都观察长期实习生,他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发稿量,已经是第二年获奖。他在这里跨过了20岁,仍然是我们最年轻的作者,他是柳星宇。
我们有一位作者来自基层教育领域,她观察种种教育乱象,批评校园中如“”般的感恩教育,记录为乡村孩子办假期公益营遭遇的阻碍,痛心于基层变形的安全教育对人的漠视,思考在压抑的环境中如何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她身处有限的小环境,但努力看到更大的世界,更多的可能性,为自己和身边的孩子寻求一点改变的机会。“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正是这些微小的行动,一点一滴浇灌了种子萌芽,影响着一个个具体的人,这位老师笔名叫铁臂阿童木。
我们把这个奖颁给两位采写者,他们长期关注思想与文化领域,与哲学家金观涛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访谈文章《我们活在“盛世”,却从未如此恐惧风险》在思想界获得了较大影响力。金老师站在人文世界,表达了对当前技术时代的反思,批评了“理性的自负”,提出恢复真正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人的主体性。这跟我们今天的主题不谋而合。这种属于土星的悲观与谨慎,往往可以提醒人们在飞奔的时候慢下来思考。徐书鸣和王芊霓两位学术型采编者,沉潜深思,在喧嚣中保持冷静,与学者们一同守望思想与文化。
一年前,在我们“越过山丘,不惑而行”的主题对话上,一诺作为对谈嘉宾,与观众分享了行至不惑之年的感受,激励年轻人心怀理想,等待自己能力越来越大时,做出行动和改变。今年感谢一诺为我们录制视频,远程参与对话。
我们另一个年度伙伴是财新传媒。大家都知道财新传媒是中国最好的财经新闻媒体,专业、独立,以优秀的新闻报道推动社会进步。媒体行业正在经历风浪,但财新是一枚磐石。财新传媒的管理层和采编团队成员共同发起成立了财新公益基金会,促进媒体行业发展和交流,支持媒体队伍成长,也支持公益传播。2019年,财新传媒旗下的《财新周刊》和《中国改革》杂志开辟了公益广告位,支持南都公益基金会和南都观察论坛及品牌传播,我们得以借此突破圈层,扩大公众影响力。非常感谢财新传媒对我们的大力支持,请财新公益基金会的伙伴上台领奖。
金锦萍 :很意外获奖,平时我是很懒的一个人,不怎么写东西,有感而发才写。“南都观察家”是我非常钟爱的一个公众号,文章很“硬核”。它其实是一个大众传播的平台,但是却用非常专业的态度和知识在传播,所以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并不高,却成为很多人的钟爱。
我觉得给南都观察写文章很难,既不能写成论文,也不能写成新闻评论。要写成“像论文的评论,又像评论的论文”。今天得这个奖很开心,尽管我论文写得不好,新闻评论写得也不好。但因为南都观察的存在,使得我这个比较“隔路”的人居然也能获奖。
今天听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圆桌论坛,收获非常大。有哲学家、科学家还有法学家坐在一起,共同探讨这个时代我们共有的问题。凭这个论坛本身,就能看出南都观察的定位。这个时代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片段化或者知识碎片化,更多的人对严肃的、深层的思考和对知识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所以,作为一个作者,我希望还有这么一个平台——至少不要被封号。尽管小众,但是执着地,像黑暗处的星光一样,指引我们往更美好的社会走。技术不可怕,只要我们每个人保持人性和理性就行,谢谢。
*本文整理自南都观察年度对话“技术时代的爱与怕 | 南都观察年度对话”。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认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图书一本。
沙龙现场:消费自由|形式主义的教育|性别友好|王朝的衰亡逻辑|新兴科技I、II|百年回看五四|“普京主义”|2018年度对话I、II|全面性教育|艾滋病防控|燕京大学|特朗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了吗?|城市化论坛I、II、III、IV|段成荣|肖金成|刘守英|我们还需要城市化吗?
科技人文:人脸识别|区块链|论发明与创新|人工智能威胁论|公开讨论未来科技|摄像头|个人信息保护|App隐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标签:南都观察是什么媒体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一起往更美好的社会走去 | 南都观察年度致谢
科技跟每个人的关系如此深入而具体,数据的隐私,基因的权益,社会治理中安全与自由的平衡,医疗选择中优生和权利的轻重…
-
讲座 于铁军:对现阶段中美关系的若干观察与思考
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演讲者作为中美富布莱特项目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安全研究项目访学十个月,其间正值中美关系全面恶…
- 今日观察]侵权制假 一“网”打尽(20111020)
- 江安卖惨网红黄琴背后的秘密被揭穿了消费者纷纷举报!
- 疫情下给广告传媒业的20条建议疫情过后就是春天!
- 全国代表庹庆明:建议高考外语分值降至100分外语对于很多人的实用价值有限
- 我的生活观察与思考8条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