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媒体

欧洲-观察者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欧洲-观察者网

  在1989-1990年的这段时间中,美德官方代表曾公开表示过北约不再东扩的意见,以换取俄罗斯为“德国统一”开绿灯。而当时这一表态,显然换取到了苏联对于德国统一进程的支持。然而,苏联错失了更好的机会,德国统一的故事也并未在1990年2月结束。[全文]

  俄罗斯的“守土”正在觉醒,它开始关注其核心的安全利益,并向美国表明其霸权主义的北约东扩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虽然直接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尚小,但这在笔者看来仍是世界格局大变前夜的一个重大信号。[全文]

  乌克兰危机如上升为军事冲突的话,美国很大可能是提供资金、军备和顾问,让乌克兰人打乌克兰人,同时鼓动欧洲人更强力地参与进去,以此展示美国所谓的领导作用。美国自身的主要资源将还是聚焦于在亚太地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全文]

  五角星标志代表者新军的优势:它有用于俄罗斯军队的传统,但与君主制没有稳定的联系。此外,它的近代来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大,而的1905年和十月,与法国大在欧洲近代历史叙事上是一脉相承的。[全文]

  俄罗斯明知不会从美西方得到自己所“期望”的答案,也很难让美西方对俄罗斯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让步,为什么俄罗斯还要在这个时候重提“安全保障”问题,上演这一戏码呢?[全文]

  季莫费·博尔达切夫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科学研究部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决定俄罗斯行动的直接因素,是事态的发展将对俄欧关系的力量平衡产生怎样的影响。俄罗斯缩减了的综合能力决定着对外部挑战的排序策略,因此,俄罗斯会将其中的一些挑战看为事关生存的大事,而另一些则是外交博弈。[全文]

  美国虽已无法复制冷战时期与朋友圈高度一致的围堵历史,但仍有能力在西方对中国的集体恐惧情绪下,操弄国际与全球经济。CNAS做的,就是对全球经济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进行“演练”,整理出各种情景,方便美国决策者在未来的不同情景下套用其方法。[全文]

  乌克兰的“北约梦”能实现吗?未来,是否会出现乌克兰名义上不加入北约,但是实质上“北约化”的情况?在美国和北约的不断拱火之下,乌克兰是否难逃一战?除了乌克兰问题之外,俄罗斯西线还面临着哪些压力?[全文]

  美国的制裁只会延缓能源项目的落实进度,并不会导致项目终止,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与“北溪-2”都是典型例证。因素在能源合作中依然起到重要作用,美俄争夺欧洲能源市场,但也清楚边际线在哪里,能保持一定的“理性”平衡。[全文]

  俄罗斯只能专注做自己,此话出口,多少带着些无奈。虽有优异的地缘禀赋,却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弱势。它尽管幅员辽阔,却不能培育出像中美欧一样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大市场。[全文]

  我们在向其他国家因施压之前,首先应该扫清欧洲门前的雪。美国宪法之父们反对输出,认为美国更应作为一座“山上之城”屹立在那儿,成为别人的某种楷模。少一些布道,更多通过榜样的言行来成为世人瞩目的灯塔。这才是维护和平之外另一个外交的基础。[全文]

  “很多国家之所以倾向俄罗斯,主要是因为不想在美国的逼迫下,在中美这两个21世纪上半叶超级大国之间做选择,它们在俄罗斯身上看到了‘仲裁平衡者’的角色。俄罗斯尽管未强大到可以称霸,但被视为第三个选项,它足以让许多国家逃避其他国家的霸权。”[全文]

  40%的乌克兰人实际上同意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观点,即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是一个民族,而且年轻人比60岁以上的人更认同这个观点!美国更需要创造性地思考如何解决各种“附庸”地区的国内问题,而非现如今单纯地将此类国家作为反对某国的前线。[全文]

  罗杰斯是一种标准的投机分子,把过上美好生活的基础,建立在扰乱其他国家民众的生活,让其他国家民众陷于名为西方式的灾难之中,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全文]

  西方模式很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如果有祖上留下来的家产,像英国这样的国家自然可以继续挥霍、“游戏”,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恐怕越来越难以维系;而对于祖上没有留下家产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一旦成了被“宠坏的孩子”,几乎无药可救。[全文]

  问题一直是东西方的争论焦点。我还记得1980年苏联举办奥运会时,一些西方国家也加入了的行列。我希望体育运动能够远离冲突。奥运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全球事件,不应被视为斗争的一种工具……[全文]

  “在我看来,自1990年代后期,美国的道德素质越来越低,因此它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传给俄罗斯人民。美国让最卑鄙、最不道德的好莱坞电影不仅涌入俄罗斯,而且还涌入欧洲和亚洲……通过这些电影,所有道德都被打破了,包括我们人民的道德。”[全文]

  那些所谓的“聚焦中国论”和“对华强硬论”,更多是一叶障目或者陷入了意识形态化的执念。……欧洲、德国的对华认知,不断重复经历“不理解、理解一点、换了人还是不理解、又理解一点”的周期性过程。[全文]

  德国外交将向“价值观”转变似乎已呈不可逆转之势,而且必将体现在新政府的对华外交上。但外交不仅是外交部长的职能范围,更是总理的要务之一。有鉴于此,德国未来四年的对华政策更多是“对抗”还是“务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籍总理肖尔茨的立场和态度。[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观察者网官网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