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发力
扩大内需将在较长时间内成为中国的主要战略,市场主线也将围绕内需核心主线展开。
外需不振之下,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正在持续发力。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李克强总理回顾了2019年国务院的主要工作,并对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政府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性陈述。
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分析认为,在“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面前,《报告》对此前的预期目标做了适当调整:未提具体的GDP增长目标;提升对失业容忍度;上调通胀目标;强调进出口的“促稳提质”;强化脱贫“硬任务”的完成;调低了防风险目标的位次;并淡化了对能耗目标的具体指标要求。整体来看,2020年的发展目标更加务实,“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相比2019 “稳定国内有效需求”的提法,2020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加凸显提振内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其中,基建投资将成为2020年“稳增长”的主要抓手,重点在“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
中信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发布研报称,在全球不确定性仍存环境下,扩大内需对于2020年稳定经济运行必要性很强。从更长期视角来看,全球经济在疫情之后能否走出“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的局面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扩大内需可能也会在较长时间内上升为中国的主要战略。
中信证券表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基建投资方面,预计专项债与特别国债或可带动全口径基建投资增长2.5万亿元以上,对应增速约14%。地产投资方面,预计仍将维持中央“房住不炒”与地方“因城施策”相结合,此外,《报告》延续了4月14日国常会关于旧改的计划,即2020年新开工旧改小区3.9万个,中信证券测算其规模接近万亿元,其中或涉及数千亿元规模的旧改专项债。消费方面,预计中央将以供给侧的改革性政策为主,需求侧的刺激性政策则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通过多举措并举来扩大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对于A股市场而言,国金证券表示,随着两会的召开,中央层面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取向已经非常明确了。前期市场预期混乱的局面将得到极大缓和,市场主线将围绕内需这条核心主线展开,其中消费和基建板块的确定性较高。在扩大内需战略支撑下,后续消费(特别是服务性消费)和基建(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结合)或迎来迅速修复,全年维持较高增长。
内需战略
2020年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的承上启下之年。按照惯例,全国两会应由上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在地方两会的基础上确定本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宏观政策基调和主要工作方向。
但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增加,风险有所积聚,各项工作面临重大调整。受此影响,2020年两会召开时间较以往推迟了两个多月,并对预期目标做出了适当调整。
由于目前2020年已接近过完了一半,2020年的《报告》不仅回顾了2019年的工作,还总结了2020年以来抗击疫情、经济运行等工作。此次《报告》整体篇幅为改革开放以来最短,约1万字,而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的篇幅均在2万字左右。与往年相比,2020年的《报告》更多聚焦于“稳就业”和“保民生”,强调以保促稳,稳住经济基本盘,稳中求进,凸显了中央面对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巨大不确定性的“底线思维”。
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表示,《报告》首次未设定GDP增速目标,对失业率的容忍度边际上升。考虑到“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保就业”成为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未设具体目标不代表中央放弃对经济增长的要求,GDP维持一定增速是“保就业”基础。3.6%以上的赤字率目标暗含名义GDP增速5.4%的上限,综合考虑了总供给、总需求和宏观政策,预计基准情形下全年实际GDP增长2.8%。
《报告》称,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从五个方面部署落实:一是赤字率目标3.6%以上,新增赤字规模1万亿元;二是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提高至3.75万亿元,预计2020年因专项债而新增的基建投资将达2.9万亿元,较2019年明显提高;三是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用于地方政府“抗疫”类投资;四是实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全年预计为市场主体减负2.5万亿元;五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压有保。
《报告》关于货币政策定调依然为“更加灵活适度”,有望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宽松力度,并致力于推动“宽货币”传导至“宽信用”。预计2020年年末M2和社融增速分别上升至10.8%和11.6%,“明显高于2019年”。未来央行将继续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注重“ 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并通过创新定向工具“精准滴灌”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息差压力。
《报告》还指出,以扩大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外贸企业、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以稳外资、引外贸;二是推动改革创新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包括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深化国企改革;三是增强发展新动能,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并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投资方面,基建首提“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表示,新基建在2020年中央会议中被多次提及,未来5G应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投资有望持续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较2019年1.9万个的规模大幅提升,推动力度明显加大。初步测算,全年旧改可带动基建投资金额约2000亿元。重大工程方面,并未像往年对铁路、公路水运等给出具体投资计划,而是指出“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从资金安排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较2019年,小幅提升224亿元。考虑到专项债的拉动作用,预计基建投资将成为2020年“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增速有望持续修复。
《报告》再次强调“房住不炒”,重提“因城施策”,未提及“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和“建立长效机制”等内容,指向房地产调控政策或将边际放松,地方政策空间或有所加大。
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表示,2019年房地产投资全年同比增长9.9%,对GDP形成了重要支撑。新冠疫情高峰过后房地产市场修复速度相对较快,2020年1-4月投资累计同比-3.3%,单月投资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转正。考虑到未来宽信用的政策背景下企业融资环境将有所改善,以及居民购房成本趋于下降,房地产投资有望进一步修复,但全年增速较2019年仍将显著回落,基准情形下为5.0%。
《报告》要求“推动制造业升级”,除了前文中提到的5G应用、新能源等,还明确指出“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并要求“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考虑到疫情冲击下,中国传统制造业投资和出口增速均大幅下滑,而计算机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的投资和出口则保持韧性,未来新动能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发展,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修复。
《报告》指出,中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对于如何推动消费回升,《报告》指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认为,线上消费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报告》一方面强调推动生活服务业恢复和线上线下融合;另一方面提出支持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发展,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前瞻地看,未来消费修复仍将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全年增速或较2019年显著下滑。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另一方面,受制于输入型病例,防疫措施难以全面解禁,仍将对居民消费形成制约。基准情形下社消全年增长4.5%,低于2019年8.0%的增速。
必然之选
在百年一遇的疫情冲击下,加大力度扩内需、基建已成为政策的必选项——中金公司判断,外需增长可能在接下来两个季度甚至更长时间内都显著低于潜在水平。
中金公司表示,海外日度新增病例数自3月下旬开始大部分时间在8万-10万例/天波动,虽然目前显露“高位筑顶”之势,但疫情在全球呈现“多点爆发”特征——“第二波”疫情影响的欧美国家抗疫初现成效,“第三波”疫情在部分发展中人口大国进一步扩散,对新增确诊的“贡献”明显上升。
其中,“第二波”疫情影响的国家中,即使不出现“二次爆发”,欧美疫情达到“平台期”可能仍需1-2个月时间。“第三波”疫情在部分发展中人口大国加速蔓延,仍在爆发期,短期难以有效控制。而且部分国家检测不足,医疗条件有限,隔离防控相对落后等问题可能进一步延长疫情的影响时间。
虽然主要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分阶段复工,但中金公司预计复工率“爬坡”的速度可能比中国更慢,全球经济恢复疫前正常秩序尚需时日——2020年二至四季度外需可能都面临负增长。全球角度看,即使“第二波”的欧美疫情得到控制且其国内开始逐步复工、不出现疫情反弹,“第三波”疫情可能还将在更长的时间内继续影响全球跨国人员和货物交流。参照中国经验,预计全球经济恢复正常秩序的进程“道阻且长”。
根据中金公司的简单估算,5月以来,海外线下产能利用率仍在35%-40%间的低位,而分阶段复工之后的一个季度内也难恢复“满产”。截至5月中,中金全球经济活动指数(GAT)的最新读数为38.7,表明海外线下经济活跃度同比仍下跌六成以上。中金公司预计,经济活动“底”大约滞后疫情“顶”2-4周,海外自然复工速度可能比中国更慢。
鉴于此,相比于中国复工率的回升轨迹,GAT初期的回升节奏大概率更缓慢,且疫情对海外的收入冲击可能比中国更大——由此,中金公司预计海外经济活跃度可能需要3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回升至九成左右的“开工率”。
中金公司预测全球增长二季度可能明显衰退——美国二季度GDP年化环比增速可能降至-28%,甚至更低;而由于管制时间和力度均甚于美国,欧洲经济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衰退幅度可能更深。鉴于海外复工复产所需的时间可能比中国更长,三季度海外经济可能仍同比收缩,中国外需在未来一至两个季度面临的短期挑战可能比2008-2009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金公司表示,目前全球疫情发展仍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第三波”疫情蔓延、美国新增确诊衰减缓慢,外需对经济的冲击可能比预期更久、更深。鉴于此,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六稳”的基础上提出“六保”,并进一步明确将加大纾困与稳增长的政策力度。而为达到拉动内需的必要规模,仅靠纾困和消费券类的措施体量不足,扩大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基建投资或是财政发力“必选项”。
此前,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表示,当前外部冲击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要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更加迅速,危机向中国出口传导的时间正在被快速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复工复产,将损失尽可能控制在一季度,尽可能缩小损失,理应是当前政策的核心考量,在此背景下,内需政策发力也是必然选择。
而《报告》则验证了上述判断,消费和基建成为扩内需政策发力的主要着力点。
内需内涵
5月22日,《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和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表示,扩大内需是中国一直坚持的战略举措,2020年的《报告》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多角度、综合地去看待认识扩大内需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扩大内需要与供给侧改革结合。供给侧改革既是满足需求的升级,也是在创造的需求。中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后,对一些中高端产品有很多需求,需要整个产业供给体系与之同步提升,使经济进入一个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第二,扩大内需终极目标是改善民生。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一种体现,如果内需上仅仅为扩大而扩大,就失去了扩大的意义。中国发展是为了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也是为了改善民生,所以,《报告》中提到的扩大内需举措是围绕着改善民生来做文章的。
第三,扩大内需要找好投资和消费结合点。包括“两新一重”。
第四,扩大内需要与外需结合起来。现在,中国的进出口已经占到GDP的30%左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国所扩大的内需市场,实际上是面向世界的一个市场,扩大内需的最终目标,不仅是给国内人民带来福祉和机会,也是给各国企业带来机会,中国扩大内需在今天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孙国君说,实际上,扩大内需是中国一直坚持的战略举措,2000年的《报告》就提出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2011年又提出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因为扩大内需是一个人口大国的特有的优势,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
而在5月2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针对稳就业、促消费、扩投资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的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了8.3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秩序的恢复和复工复产的进展,中国消费规模结构扩大和升级的趋势没有改变,相信5月份的消费数据会更好一些。
宁吉喆指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消费,促进投资,拓展城乡区域大市场。依托14亿人口,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推动传统消费和新兴消费比翼齐飞。宁吉喆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按照《报告》的要求,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
一是大力推动商品消费优化升级。主要是吃、穿、用、住、行。吃的方面,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引导吃得好、吃得安全。穿的方面,不仅要穿得暖,也要促进穿得好、穿得得体。用的方面,不仅要用得上,也要促进用得好、用得多种多样。还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城市老旧小区适老化、便民化的改造力度,使居民住得舒心。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和二手车流通,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使居民行得便捷。同时,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强商品的品牌、品质、标准和质量建设以及监管,不断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提高消费水平。
二是全面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结合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发展,加快释放文化、旅游、体育、养老、托幼、家政、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的潜力,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国内旅游质量,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消费,普及全民健身和体育观赏。现在全国每天健身的人是4亿,如果能够达到8亿,那体育市场就扩大一倍。全方位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深入开展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推进产教融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教育培训。
三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主要是数字消费、网络消费、信息消费等。2020年1-4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4.1%,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这显示了新型消费的力量。要顺势而为,加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创新无接触、少接触型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培育丰富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等线上消费。积极发展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新型信息产品,促进信息消费更新升级。
四是积极扩大绿色健康节能环保消费。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和消费。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完善回收利用网络,促进机动车、家电和电子产品消费更新换代。完善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引领绿色节能产品、绿色设计产品的推广应用。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倡导全社会形成健康消费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储备包含口罩等在内的医疗救助箱。整合优化医疗健康资源和供应链,完善健康产业体系,扩大健康服务消费。
五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网络布局建设。加快布局支持新型消费的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智能快递柜等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优化消费网络重要节点布局,培育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推动城乡商业网点建设,优化商业零售业企业规划布局,包括发展小店经济、夜经济,这都大有可为。
内需空间
截至5月25日,A股市场共有13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从行业属性来看,医药生物股有4只,食品饮料股有3只,商业贸易股有2只,大消费股占比达69.23%。
国金证券认为,事实上,自疫情以来,内需板块已逐渐成为了A股市场的主线,其中核心的逻辑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疫情缓和,国内经济将逐步恢复,外需仍存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内需成为主要亮点;二是临近两会召开,市场对内需刺激政策预期不断加强,消费和基建等政策刺激力度或超预期。
根据国金证券对卡车物流的高频跟踪数据来看,全国卡车物流恢复情况显著超越全国城市市内交通强度和城市排放等指标的恢复程度,这说明全国货运活跃程度处于快速恢复状态,宏观经济正从疫情阴霾下逐步恢复。此外,从挖掘机和重卡销量的数据同样可以看出,在基建投资的带动下,经济恢复势头向好,4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达60%,重卡销量更是创历史新高,增速高达61%。而对于外需,WTO等国际贸易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贸易将下降15%至30%左右,此外疫情或进一步加剧原本就争端不断的全球贸易格局,总体而言全球贸易仍存较大的不确定性。
政策方面,国金证券表示,从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来看,保就业和保民生成为首要任务,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截至目前,中国对冲疫情的政策保持相对稳健,相比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刺激政策力度,目前逆周期政策保持一定的定力,随着两会关于政策层面的定调,预计后续政策力度或超预期。
政策取向明确后,国金证券认为,市场主线将围绕内需这条核心主线展开,其中消费和基建板块的确定性较高。在扩大内需战略支撑下,后续消费(特别是服务性消费)和基建(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结合)或迎来迅速修复,全年维持较高增长,预计全年基建增速在10%以上,社零增速在5%左右 。
而站在当前时点,国金证券认为,“内需板块还有多大空间”是市场对内需板块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内需板块中,不少行业和个股均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市场或存在一定的“恐高”;另一方面,内需板块自疫情以来,已积累了一定的收益,向上的趋势是否可以延续同样备受市场关注。为此,国金证券复盘了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内需板块的走势,并对比此次疫情冲击和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的异同之处,从这个角度来前瞻内需板块的后续走势。
与此次一样,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外需疲软的局面,为了对冲外需的疲软,中国出台了多项刺激内需政策,比如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家电和汽车下乡、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可以说当时的政策刺激规模是空前的。
在政策的带动下,相关行业需求明显扩张,行业景气迅速提升。由于2008年政策方向主要是地产和基建产业链和耐用消费品行业,从典型相关行业来看,挖掘机和重卡销量、水泥价格、家电和汽车销量均明显上行。此外,在如此大规模的刺激下,需求扩张的趋势持续了近一年时间。
同时,在政策的刺激下,A股市场也应声上涨,随后一路震荡上行,其中建材、地产、汽车、电气设备、建材、家电和机械等内需板块行情上行幅度尤为显著。国金证券将2008-2009年的内需板块行情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反弹初期阶段。随着“四万亿”政策的推出,市场反弹围绕着政策利好的基建产业链展开,其中水泥、工程机械、铁路和电网建设成为引领市场反弹的“急先锋”。
二是多主线并行阶段。第一阶段之后,市场主线有所扩散,除了政策刺激的基建产业链之外,有色、军工等行业也明显上行,其中有色行情主要由金价和铜价上涨带动,军工行情主要由企业重组事件带动。
三是全面扩散阶段。随着2009年内需刺激政策的大面积铺开,汽车、地产等耐用消费品行业在政策刺激带动下明显上行。内需板块中基建、地产和耐用消费品行业全面上行,成为贯穿整个金融危机后复苏阶段的投资主线。
国金证券认为,2008-2009年内需板块行情是由估值和业绩双升共同驱动的。刺激政策对内需板块的需求有明显提振作用,相关行业的业绩有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行业板块估值的抬升也是当时内需板块领跑市场的重要驱动力。以建材和机械为例,2008年11月以来,随着“四万亿”政策的落地,不论是行业自身估值还是相对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均有明显的抬升。
回到当下,国金证券认为,尽管本轮提振内需的背景和2008年金融危机有相似之处,比如外需均相对疲软,但两者在政策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区别——本轮内需扩张和2008年内需刺激政策的着力点有所不同。
2008年政策刺激基本全面覆盖了基建、地产、家电、汽车等多个方面,而本轮刺激政策的重心或在于基建补短板和促进消费回补。首先,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房地产在本轮内需扩张中的作用或明显降低。其次,耐用消费品方面,当前家电和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保有量和2008年相比有显著增加(如,2018年汽车保有量是2008年的6倍),耐用消费品需求的提升难有当年刺激后大规模的增加。
国金证券认为,本次消费回补政策或对那些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服务性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的拉动效应更大,比如餐饮、旅游、商贸零售和食品饮料等方面。
从估值和业绩两个方面来看,国金证券认为,本轮内需板块同样受益于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
业绩方面,本轮内需板块业绩边际改善幅度或类比2008-2009年。首先,预计基建投资2020年全年增速超过10%,相较于年初的-27%的增速边际改善显著,改善幅度类比2008年金融危机后基建投资增速的边际改善幅度(2009年基建投资增速为42%,政策刺激前增速不到20%)。此外,当前中国基建产业链行业供给端结构更为优化,在2016年供给侧改革下,相关行业的产能、库存均相对健康,需求端扩张带来的业绩弹性更大。
估值方面,对比2008-2009年的估值水平,当前大部分内需板块估值处在相对低位。具体来说,当前建材、机械、商贸、食品饮料行业PE分别为13.5倍、27.8倍、17.5倍和35.3倍,与2008-2009年估值中枢相比仍处在相对低位(2009年建材、机械、商贸、食品饮料行业估值中位数分别为32.7倍、33.4倍、35.8倍和36.9倍)。考虑到2009年整个股票市场处在牛市当中,整体估值中枢在持续抬升,静态的估值对比或意义不大。但总体来说,国金证券认为当前消费和基建等内需板块估值仍有抬升空间,特别是在两会召开和内需刺激政策落地后。
从板块行情的节奏来看,国金证券认为当前内需板块行情还未到全面扩散的阶段,当前以水泥、白酒等行业为代表的内需板块率先上涨,但与此同时市场仍是多主线并行。随着两会的召开以及提振内需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内需板块将逐步成为市场核心主线,迎来全面扩散阶段。
谁具潜力
国金证券表示,可以从需求两端寻找内需潜力行业,其中,需求端主要是受益于内需扩张政策,特别是消费回补和基建发力等政策。供给端方面,疫情后那些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去库存压力较小和供应链海外依赖度较低的行业供给端结构相对健康。
需求端扩张的主要方向在内需相关的板块,特别是消费和基建相关的行业。随着两会的召开,内需扩张政策将逐步加码,此外,外需仍存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内需是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看点。内需相关的两大重点板块是消费和基建产业链:疫情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了直接的冲击,供给侧的政策无法创造需求,消费回补政策成为各地政府刺激政策的先手棋;基建发力对冲疫情冲击是当前市场共识度较高的措施,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从供给端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库存压力较小、海外供应链依赖度较低”的行业供给结构将在疫情后进一步优化。疫情会加速近年来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消费等行业明显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此外,基建相关的建材、机械等行业库存水平均相对健康,后续去库存压力相对较小。而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消费和基建相关产业链对海外市场依赖度较低,基本属于国内本土市场。长期来看,进口替代类行业也将充分受益于全球产业链重构。
行业配置方面,国金证券建议聚焦“消费+基建”等供需两端受益的行业,前者包括商贸零售、休闲服务、食品饮料等,后者包括建材、建筑、机械等。
疫情对消费类行业冲击较大,随着疫情缓和以及消费回补政策的刺激,行业将逐步走出低谷,客流量回升和消费意愿度提升将促进相关行业景气复苏。国金证券认为,商贸零售、休闲服务、食品饮料等行业一方面需求端受益于需求回暖;另一方面供给端也充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粤开证券也建议,当下可重点关注资金从必选消费向可选消费的扩算效应。随着政策刺激力度的加大,国内公共卫生事件空间较好,线下消费场景有所回归,之后需求也有望进一步回补。低估值耐用品在政策刺激下销量弹性较大,是促消费、稳增长的重点,如地产竣工链的消费建材和厨电、汽车等。
同时,粤开证券还建议关注新消费领域。短期来看,疫情催化加速新消费崛起,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全面复工复学前仍有很大的刚性需求。长期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与信息技术结合,5G产业周期带来的技术变革将进一步带动下游垂直行业融合应用的快速发展,满足多层次消费群体的多种类线上场景将进一步丰富。
需求端方面,基建发力对冲疫情冲击是当前市场共识度较高的措施,国金证券预计在两会召开后,政策目标落地后,基建投资或将明显提速,建材、建筑和机械等基建相关的行业将受益于基建投资扩张。供给端方面,建材、机械等行业库存压力较小,同时对海外供应链依赖度较低,供需基本都集中在本土市场,供给端结构相对优化。
- 标签:绝望主妇第一季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美国高铁的利益博弈
美国在高铁建设和运营上举步维艰,面临着客运铁路格局不佳、党争不断、州县政府打小算盘、建设周…
-
多氟多的“画饼”盛宴
上市以来,多氟多虽然多次募集巨额资金,投入巨大,预期美好,但实际收益寥寥,而经营活动造血能力欠佳,导…
- 仁和药业定增解禁前后动作多
- 仁和药业定增解禁前后动作多
- 乌白电站注入长江电力影响探讨
- 唯赛勃:研发费用高发明专利少 科创属性踩线达标支撑力几何
- 白名单:券商监管更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