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观察》财经周刊点赞时链科技:引“智”提“质” 热网数字化
能源市场面临“多事之秋”,“一煤难求”成本上升,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然而传统供热管理粗放、能耗巨大,节能减排压力倍增。“双碳”目标下,时链科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为天津市的供热零碳数智化升级交出了一份成绩亮眼的答卷。
11月15日,由海河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的财经周刊《新金融观察》,推出《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系列报道》,以“引‘智’提‘质’ 热网数字化”为题,以不一样的视角呈现时链科技天津静海智慧供热新样板。
国家能源环保政策不断收紧,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热源配置和供热管理模式。供热企业受到热源需求压力和能源环保政策双重影响,又有“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及“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要求,促使供热企业必须解决好热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供热质量提升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
在供热行业不断发展变革下,为有效提升供热运行及管理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天津智慧热网建设已逐步铺开。
“昨天有一个热源出现故障,我们的系统马上报警,并自动计算从周边其他热源调配热量,填补不足。”11月9日,在天津能源集团供热调度中心,新金融记者见到了该中心副主任刘焕志,原定于11月8日的采访,因为这个紧急状况的发生而延期。“该供热区域内的居民并不会有明显的感觉,这背后就是我们的智慧调度联网调峰系统起到了作用。在上个供热季,有热源故障的情况下,其他的热源对热网的补充大概占比是42%,如果没有这42%,用户的采暖肯定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所谓“联网调峰”就是发挥不同热源优势,实现多能互补、多源协同高效运行和安全互补保障的“一张网”供热系统。
据了解,能源集团构建了调度管理体系和多热源联网运行智慧调度平台。集团调度指挥中心作为一级调度,负责建立大数据热源调度模型,与气象部门直连获取实时气象数据,对“一张网”供热系统进行动态调度指挥,实现多热源协调联动。指挥中心下设7个分中心,串联2500多座换热站,覆盖1.57亿平方米的供热面积,服务113万户居民。
自从“一张网”供热系统投运以来,在解决因电厂故障、春节以及供热初末期机组停备、气源短缺等问题引起的热源供给不足以及应对极寒降温天气等问题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保障作用。
天津市热电有限公司是能源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负责2000余万平方米供热任务,涉及天津市和平区、河东区、东丽区、河西区、河北区五个行政区。
热电公司的调度中心,作为二级调度,负责根据集团一级调度指令,制定换热站远程监视自动调控策略,实现精细化调整。在该中心的大屏幕上,新金融记者看到,有很多监控画面在实时滚动。天津市热电有限公司输配管理中心副主任段军对记者表示,这就是智能监测瞭望系统反馈回来的实时画面。
“在我们的城市地下,埋着大量的供热管网,我们每天都要巡视,以确保它的安全。这些管网有很大的一部分铺设在农田、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下面,靠人力巡检效率很低,现在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这些管网的情况。原来,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管网周边其他专业施工单位对管网造成破坏。我们在铁塔上的摄像头会自动识别工程车辆,一旦发现它有施工的动作或者长时间停留在管网周边,即刻发出报警信息。”除了智能监测瞭望系统,能源集团还研发了供热设施智能巡检系统、“无人机+双光热成像”智能巡检专家诊断系统;应用北斗定位技术搭建供热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全国供热行业首座北斗示范站,实现管线、管件厘米级精准测绘和数据采集,可谓在智慧巡检上下足功夫。
能源集团还组织实施精准供热项目。在现有供热自动化控制设施和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新一代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针对供热“源、网、站、户”进行全系统流程智能运行调控。“目前,热电公司范围内已完成3个小区的试点。”天津市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赵睿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通过对供热系统精细调控,在满足居民不同供热需求的同时,解决不同用户间冷热不均的问题,提升居民满意度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与天津能源集团试图打造智慧供热全链条不同,天津市静海区科慧热力有限公司尝试通过EMC(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来降低各项能耗指标。
所谓EMC,是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签订《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通过节能服务合同为耗能企业提供能源评估、方案设计、技术选择、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节能人才培训、设备使用效果跟进等一整套的系统化服务,在合同期内,分享节能效益,节能服务公司由此得到应回收的投资和合理的利润,合同结束后,高效的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耗能企业所有。
科慧热力是静海区的主要供热企业,供热面积达500万平方米。2020年底,零碳数智化城市服务商时链科技为科慧热力进行热网系统的数智化升级与功能优化,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搭建AIOT智慧供热管控一体化平台。利用物联网强大的数据获取能力和云计算的接口能力打造统一的数据平台,对热源、一次网、换热站、气象站、二次网到用户的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和算法决策,满足供热精准调节、整体能效优化、智能管理升级、调度效率提升的需求。
通过科慧热力智慧供热调度中心大屏幕,可以实时监测每一个热源厂、一次管网、换热站的运行情况,映射当前时段的供热动态,并可以对141个换热站进行远程在线万平方米的供热系统装上了“触角”,接通了“血脉”,装上了“大脑”,数字孪生一个智慧供热全流程系统,深挖热力大数据价值,实现源网一体化智能化管控,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我们通过加装传感器,基于大数据分析、算法决策进行供热系统优化智能调控,可以很快实现整个系统的平衡、能耗下降,还能降低客户对供热品质的投诉。目前,我们已经在500万平方米的供热范围内装了几千台传感器,压力、温度、电流、电量的数据采集都需要通过传感器来实现。”时链科技天津执行总经理孙志博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根据智慧供热大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持续迭代的需求,今年供暖季来临前,我们在换热站内增加了更具代表性的数据采集点和设备调控手段,升级改造二次网动态平衡优化的设备,并新增了热用户室内环境状态采集点。在未来几年里,我们还将持续对智慧供热系统进行软硬件升级优化。”陈晨表示。
供热行业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热源方面,能源结构将从当前的煤炭占主要地位演变成煤炭、天然气、工业余热、地热能等多种能源割据,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供热比例进一步增加的局面。供热方式方面,中国将逐步淘汰现存的大量燃煤锅炉,转向以燃煤燃气、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地热能为基础热源的供热方式。热用户方面,未来不同热用户的供热方式将出现分化,城市、小城镇等地区仍以集中供热为主,而乡村等地由于集中供热覆盖范围有限,将根据当地条件优先选择空气热源泵、电采暖、生物质能等清洁供暖方式。
政策端的节能减碳压力也不断增大。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城镇建筑和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广供热计量收费和合同能源管理,逐步开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根据《天津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天津将构建更节能环保高效的能源体系。一方面将优化供热结构提升新技术含量,通过合理分配供热负荷、推广供热新技术应用、科学决策供暖周期、完善供热燃料储备监管机制等方式,确保供热服务平稳运行,力争将单位面积采暖能耗降至14千克标准煤/平方米以下;另一方面,将强化燃气气源和高压管网调控,推出对接服务多气源供给和需求、完善全市天然气高压输配机制、推动建设重点干线管网、提然气应急调峰保障能力。
近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实现突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在传统工业中实现落地应用,这为智慧供热的快速发展扫清了技术障碍,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并延伸出新的市场需求。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目前国内仍然缺乏攻克智慧供热的“跨界”技术人才。智慧供热需要精通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暖通等方面学科的专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同时,智慧供热涉及的热力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不论是设备设计制造还是系统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国内对此尚无统一的标准,要实现智慧供热更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仍需尽快制定推出相关行业标准。
“我们认为智慧供热一直在路上,并没有终点。将来我们的智慧供热系统是什么样子?我们认为这个系统是可以实现自分析、自诊断、自寻优、自调节的高度智能化的供热系统。”刘焕志表示。
- 标签:金融观察期刊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新金融观察》财经周刊点赞时链科技:引“智”提“质” 热网数字化
能源市场面临“多事之秋”,“一煤难求”成本上升,全球能源供应紧张
-
为什么要做投资投资的目的以及和风险的关系
投资一是赚钱,可以做到常说的钱生钱
- 焦虑不仅是一种“心理病”还是三大产业的动力
- 【重塑消费新价值】经济观察报2021美好生活新消费夏季论坛即将上线
- 国际确诊病例达116993例财政政策成主要经济应对手段丨每日疫情与经济观察(3月
- 商业地产投资入门篇
- 商业智能入门以及 Cognos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