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观察

2021年文娱业态全解析丨CEIS万字干货①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2-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21年文娱业态全解析丨CEIS万字干货①

  导演大鹏自称“个体户”,要放下导演骄傲,向现场电影界大佬“讨工作”引发了大爆笑;管云鹏不怕“短剧一哥”标签要拍《赘婿》,到场观众又你来我往交流起了“歪嘴战神”梗;尚雯婕现在专注偶像经纪业务,自己的艺人主业都要抽时间顾及……

  在生机会场,娱乐资本论创始人吴立湘在开场前就被行业人士频频发问,“今年光是剧集论坛就设计了4个,为什么?”

  小娱欣喜,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今年与往年不同的变化。其实我们回看2020,会发现今年确实是具有性的一年。这一年并不完全在于疫情,更重要的是今年慢慢开启了由B端到C端转变的一年。

  因而CEIS2021年会在论坛议程的设计上,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2B的环节,讨论定制剧、综艺、偶像运营等;二是在整个D2C的大背景和趋势下,分析分账剧、短剧、院网电影、直播带货等。

  可以看到,在经历了“税务地震”、资本寒冬、再叠加今年的疫情之后,文娱行业在新产业联动下有了更多发展机会,比如阿里入资芒果、B站和快手社区生态崛起,直播带货等新风向带来快速变现机会等,这些新业态有可能会影响接下来的四到五年。

  我们从后疫情时代院线电影的坚守和网络电影的破圈、类型化剧集创作、语言类节目表达、唱跳偶像长线运营等层面,试着去寻求答案。

  说是大年,是因为今年在剧集领域不断涌现各种类型的爆款,市场可从其中观察到大量用户的观剧需求。另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与平台的收紧,今年开播的剧集数量同比下降了25%以上,且据数据统计,截止到10月份整个上市影视公司还存在185亿的影视存货,其中有大量的积压剧,从这个角度讲今年算是小年。

  不过从这大小年间,平台变迁、用户洞察以及内容创造力的上升,也一一展现出来。其中,“悬疑”和“女性”成为今年剧集领域的两大热门话题, 在《沉默的》《三十而已》这些热门剧背后,关于类型化剧集的创作,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一个“爬山梗”的出圈话题引爆了悬疑剧的流量,一系列悬疑类型化作品受到大众的追捧,悬疑剧在今年大胆推陈出新。

  比如,《在劫难逃》是拥有高密度的无限流的剧;《非常目击》是将小人物的悲欢浓缩在凶杀案中的社会化悬疑;《十日游戏》是人类情感表达的戏中戏;《白色月光》用悬疑剧手法写爱情戏。

  这些作品的出品方——五元文化联合创始人马李灵珊谈及悬疑剧类型的创作表达,说道:“坦率地讲,现在如果还是靠强情节、快节奏,或者靠所谓的密室杀人情节,这样的案件推理可能无法满足很多创作者想要进一步去突破自己和探索自己的。”

  “所以,当下的作品主要是通过悬疑手法去探究人性深度和现实社会产生共鸣、共振的部分,这样的悬疑创作手法是可以为作品加分的。”悬疑剧的破圈,很大程度上是与软性话题进行元素叠加,《白色月光》就是“悬疑+女性情感困境”。

  在猫眼IP与自制剧中心副总裁王平看来,悬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类型,而是“百搭”的元素。过去圈层化受众会偏爱强情节、快节奏、偏硬核的本格推理,而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悬疑和其他类型的叠加。她认为:“剧集内容寻找突破之道,悬疑是一种讨巧的方式,主要负责提供一部剧的看点和钩子,而最终打动人心的还是极致的人物情感关系,讲故事的人必须得让听故事的人进入里面的世界并认同人物的情感。如果我们想让故事破圈,扩大悬疑的受众,必须‘悬疑+’”。

  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也认同“悬疑只是类型的元素”。在女性悬疑赛道的开辟过程中,谢颖发现站内数据显示,有60%的女性用户偏好悬疑题材,相比男性用户,她们更享受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

  “在男性视角、中性视角下的悬疑剧,其创作手法越来越成熟,我们想跳出来,从女性的视角去尝试在悬疑赛道碰撞出新火花。” 谢颖提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关注女性的社会生存困境,用类型化的手法包裹社会议题。”

  对于创作者而言,“悬疑+”无疑也扩展了他们在悬疑赛道上的发挥空间。“无论是文艺片导演、类型片导演还是情感剧导演,都可以加入进来。”

  创作手法和细分类型拓展上的谋求创新,也得到了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的支持,她表示迷雾剧场的的剧集都是和新导演合作的,相对来说有很大的市场风险,但是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回报率,“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我们在专业基础上勇于给创新的项目和团队试错的机会,这是特别核心的价值。”

  此外,悬疑短剧崛起给平台和制作方带来的商业化回报,也是对悬疑领域市场潜力的一个肯定。“对于整体市场而言,以往只有电影和长剧集两种样态,没有中间剧集去释放潜能。迷雾剧场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加大了行业和用户对于这种类型剧集的信心,也就是看到了中剧崛起的希望,这个希望比产生多少钱更重要。”

  今年悬疑剧的口碑话题双丰收,为明年的市场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在“悬疑+”这个命题上,未来有可能走向更多元化的纵向赛道。

  在近几年剧集创作过程当中,兴格传媒联合创始人、CEO王力为认为,“女性视角它不是一个可选题,几乎成为了一个必选题。每个剧在创作的时候,不一定是从她世界,但一定会从她视角考虑剧本的创作以及作品的呈现。”

  对于“她话题”视角的感知,从题材类型角度,爱奇艺高级总监、奇煋工作室总经理李莅樱说道,“一说起《怪你过分美丽》《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谈起来就是都市话题,其实错了。女性话题是永久的,它不分题材,只分男性、女性这两种大的题材,在里头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你要对准你的目标用户,在大龄女青年和小龄女青年两种垂直分类的情况下,服务于她们的是不同的内容。我用一些落地的俗话来解释,大龄女青年的话题就是碰柴米油盐,小龄女青年的主题就是不碰柴米油盐。”

  从表现形式上,华策影视北京事业群副总裁张灼则认为,“女性角色从绝对完美到不完全完美,在现实主义女性剧集中有了更立体的呈现。剧集中有了更多女性自发的原生能量的展现,不同人物性格、原生家庭的呈现。这些变化也正式基于时代变迁和女性社会角色和价值观的变革,所做出的艺术呈现。”

  而从话题力度上,“今年跟往年的不同是女性话题更为真实和聚焦”,橙芯传媒CEO杨丹表示。“以女性为本的创作方式越来越细致,让观众在观剧的时候更能感觉到女性角色就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女性们,少了些疏离感,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

  在一种大趋势下,尽管过去的几年行业里一直都有女性视角的创作,很多剧集创作在话题、技法、视角有雷同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套路化”。今年“她话题”类型剧要试图突破“套路”的窠臼。

  一方面,女性用户洞察是重要的。张灼说道,“迎合市场,还是坚持自我表达,我觉得最根本的是主创要传递的是基于现实的思考和治愈,还是更侧重给观众抽离现实的梦境。所谓女性向作品的框架式界定,还是体现或符合大部分女性观众的情感和审美需求的作品”。

  “我们20%的人在给80%的人在做内容产品,但是20%的人相对局限,可能会意淫那80%的人喜欢什么样的内容,而不是他们真的想要的东西。” 李莅樱说,“我承认在市场80%还是绝对女性用户,而且女性用户她已经变得很开放了,不是家庭、伦理、爱情就能满足她们了。所以我说制作精良占到一半,但是剩下的一半反而是我们对内容的探讨。”

  另一方面,摆脱传统男性视角,增加两性视角的沟通与切换也同样重要。“我认为男女视角和思维有非常大的差别,在创作过程当中,即使这个剧集本身有男性观众,我们也希望男性观众能够在这个剧集过程当中去解读和理解现代女性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让他们能够站在女性的角度看待在现实生活当中,如何更加好地和女性进行相处和交流。” 王力为说道。

  他列举《后翼弃兵》的例子,认为从一个钢铁直男的角度来说,这是女性题材创作非常纯粹的一部戏,女性的成长不依赖于男性,仅仅是因为她本身的天赋和热情,从男性视角这是平等意义上的一种女性表达。

  恒星引力影视传媒创始人、CEO王一栩说道,“我们的创作方式是由原著作者跟职业编剧共同合作,这些作者在多年网络连载中积累了敏锐的用户实时感知力,同时具备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职业经历,可以提供很多C端的需求给到编剧。我认为制片人的个人审美和思考不能凌驾于创作之上,更多是基于市场用户的需要。我们也无需刻意平衡男女视角,相信创作者,给予他们更大的创作空间,我们主要做一个价值观的引领。”

  在女性议题上,价值观的呈现和引导往往会引发大范围的衍生讨论。从悬疑到“她话题”,亦或是两者的结合,当代作品的表达空间,围绕话题性和主流价值观输出,有了更多元化的语境展现。

  都说剧集市场的一个趋势,是往现实主义靠拢。近几年来,主题性创作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获取题材来源的重要领域。而话题性的创作是原生性的一种制作方向,它来源于最新的社会话题、焦点、民生痛点、社会群体焦虑等,这种话题天然受到市场的认同,它最容易出新也最容易破圈。

  人物角色的创作,要创造出一个不是标签化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社会阶层及各个年龄段的认可。

  分寸感。社会现象很丰富,把握分寸很难,展现主题或呈现话题,就一定会触碰到很多的痛点和敏感之处,我们是去揭伤疤,还是去治愈?

  孙昊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实操中处理好以下这六个关系:时代变迁与主题更新;社会情怀与一己悲欢;生活真实与认知鸿沟;行业呈现与社会画卷;生活碎片和命运起伏;集体关切和部分治愈。

  他以《安家》和《在一起》两部剧举例,说明其中一些关系的处理方法。比如,十年前的《蜗居》,海清老师扮演的海萍,她的诉求就是要一个立足之地;而十年之后的《安家》,同样的海清老师扮演的宫医生,她想要的是让两个孩子获得更好的生活空间。十年时间的变迁,主人公对于同样一个事物,需求也随之产生变化,这就是时代变迁与主题更新。

  再比如,《安家》的编剧花了10个月去体验生活,《在一起》的编剧采访了大量抗疫一线人员,他们提炼出各行业之间相对比较全面的一个真实呈现,这就是用真实生活的提炼,去弥合认知鸿沟。

  他最后说道,“综合来看,做好当代题材的作品,从当下的政策环境、内容环境和播出环境三个维度,还是需要考虑怎么做好主题和话题的统一,让主题成为话题,让话题承载主题,这个可能是对于当代作品去创作过程中需要我们去解决的核心点。”

  除了悬疑剧、“她话题”以及抗疫剧等主题剧的创作方外,今年疫情下随着线上流量的增长,剧集档期排播不稳定影响等因素,也促使小体量的分账剧发挥了机动性的填档和吸取流量的作用。对于分账剧这样一个较新的产品模式和未来发展,在创作方和IP商业化上,吸引了行业关注,更多新的内容力量到了入局的最佳时机。可以期待小娱关于分账剧的更详细报道。

  2020年对全球的电影市场来说都是充满了危机和挑战的一年,国内电影市场也不例外。国内电影总票房曾在2019年642亿的成绩下,对今年许下了700亿的期望。

  但疫情影响下,从年初到现在,全年票房也不过100多亿,其中占票房大头的,是几部典型的主旋律电影。

  “主旋律电影要坚定地走两条路:一是类型清楚,要做商业主旋律类型;二是坚持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曾操盘过《我和我的家乡》的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总经理张苗表示,“对北京文化来说,北文做小股东,把北文的项目,变成所有主创和参与者的项目,最后大家看到的,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一件正确的事,然后把北文的事变成属于大家的事。”

  时间紧、任务重其实是主旋律影片制作时的两个难点,这就逼迫着国内影人探究创作和生产规律,提炼和建设符合自己市场规律和创作规律的打法,然后立足国内放眼全球。

  华人文化旗下的华人影业就是这样一家公司,“我们做电影的思路有两个,一是继续保持国际化的基因和特色,做更多的国际合作。由华人影业主控的国际系列大IP《巨齿鲨2》明年就要开拍了。”CMC Inc.华人文化集团公司副总裁、华人影业总裁应旭珺透露了华人影业未来的计划。

  “另一方面,华人影业要把本土市场作为支柱,关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和重大IP的系列化、商业化开发,和华人文化集团生态、产业链等进行结合。”

  但电影的系列化IP开发并不容易,当下国内电影市场也少见连续取得票房成功的系列化电影,但《唐人街探案》或许可以成为一例。

  万达影视集团高级总裁助理、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新媒诚品CEO尹香今表示:“万达影视这几年积累了系列化开发、品牌化运营的经验,未来我们IP布局的重点是《唐人街探案》,除了电影以外,要把整个‘唐探’IP先系列化,再品牌化,拥有更多的观众粘性。”

  在尹香今的分享中,万达影视每做一个项目,都会在初始阶段以系列化开发为前提进行投资,根据第一部播出的情况决定是否跟进。

  而导演、演员大鹏则从创作者视角表达了对电影系列化开发的想法,“我以前是有点骄傲的,《缝纫机乐队》结束了之后,有很多人希望能够出个二,但我都拒绝了,想去拍新的故事。但现在我受到了新的触动,不管是从商业、观众还是作者的角度,能够将一个品牌延续都是好事。”

  大鹏认为如果一部电影很成功,那第二部也会收到更多关注,这对电影的延续是好事。他对《缝纫机乐队》未来系列化的考虑,不仅是电影,还有音乐剧。

  不过对电影市场来说,想有更多成功的系列化作品,就需要更多成功的第一部,需要有才华的电影从业者,特别是新导演,因为“电影是导演的艺术”。

  在扶持新导演方面,各电影公司都有自己的做法。北京文化有年轻导演计划,张苗表示:“我们帮助年轻导演,不光是资助他们,更重要的是给他完整的、安全的、扎实的全产业链系统的支持,用最快的时间把他们的想法变成一个作品,并且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应旭珺也梳理了一下华人文化和华人影业帮扶新导演的措施:“我们会为新导演配备相对来说可控、小成本、类型明确的片子,让他的第一部作品安全地起飞和落地,让大众认识到他的才华。”

  “同时,华人文化和华人影业还会为一批新导演配备著名的监制,比如新导演的片子类型是犯罪片,那华人影业会为他寻找这类片子中最好的导演做监制,匹配合适的演员和创作班底。华人影业也会与平台合作,尝试网络系列化电影,从中发现和培养新导演。”

  万达影视则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新导演培养,还有自己的厂牌“菁英+计划”,以固定的流程和方法来接触新导演。“我们会每年定期做一些活动,请成名的编剧和导演给新导演授课,还会评选新导演的剧本,每年从中选出一部投拍。”尹香今如此说。白雪导演和《过春天》、王磊导演和《我们的四重奏》,都出自万达“菁英+计划”。

  相比较院线电影遭遇重创的情况,网络电影反而因为线上流媒体平台流量暴涨,而在今年获得了意外的增长契机,对今年的网络电影来说,他们需要考虑的不是求生,而是升级——怎么样让网络电影的质量更高,打破过去的有色眼镜。

  爱奇艺电影中心总经理宋佳认为网络电影的模式正在受到更多人认可,“我们去年邀请大家入局网络电影的时候,很多人都比较犹豫,今年明显感觉到很多公司开始积极布局网络电影的业务,网络电影的质量、立意、题材、创新也在不断提升和突破。”

  但确实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觉得其实两类电影的制作水平是很容易接近的,”淘梦创始人兼COO王文水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但最大的区别在于故事的讲述、故事的水平以及口碑是否可以升上去。”

  映美传媒联合创始人、内容创意副总裁张余对此也表示肯定:“网络电影制作升级很快,内容升级却相对来说比较慢,网络电影也要思考自身的内容价值。”

  除此之外,网络电影相较于院线电影还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分众化。宋佳借用了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的一句话“破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做好分众,回到用户上。”

  张余表示:“网络电影一定要考虑你面向的观众有什么需求,你给他们创造了什么价值,过去大家对于网络电影的题材认知就是古装、玄幻,但其实现实主义题材也能创造利润和价值,它们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比如古装、玄幻其实是给观众造梦,享受刺激;而现实主义则是情绪共鸣和情感价值。”

  基于用户需求定制的网络电影,其实早就突破了大众印象中“网络电影受众都是四五线城市的小镇青年”。造梦师影业CEO、导演张涛举了个例子:“我的第一部科幻片在爱奇艺上的人群划分其实本科学历占到了20%,一线%。如果是东北喜剧那受众就不一样了。”

  奇树有鱼副总裁杨玉婷认为:“我们把项目类型定位精准,把目标受众群吃透,还是可以有不错的市场反应和收益空间的。”

  不过网络电影其实非常依赖流媒体平台,就像院线电影依赖影院一样。对平台来说,他们在做内容排播时,其实不会特意区分院线和网络,而是会按照用户类型进行。

  “我觉得很多用户对网络电影还是院线电影没有特别强烈的感知,他就是要看我这个题材我喜不喜欢,这部电影拍的质量好不好。”腾讯视频电影频道主编宋爽表示。“像《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级别的院线电影跟我们头部网络电影的会员贡献已经持平了。”

  爱奇艺将电影频道的用户按照他们的行为标签分成了11类人,包括经典型、时间消磨型、压力释放型、相夫教子型等等,平台根据用户行为进行内容梳理。

  腾讯视频的思路一致,宋爽举了个例子:“我们12月4号要上《爵迹》IP改编的《冷血狂宴》,原因就是我们之前做了很多优秀的选秀综艺,平台doki积累了不少 粉丝型观众、少女用户,这样粉丝向的影片,我们希望它能带来很好的收益。”

  对于网络电影的未来,无论是平台还是制作公司都十分看好。制作公司要提升制作能力,从熟人制向工业化迈进,探索更多类型。而平台则专注服务能力,升级分账体系。

  尤其是在宣发侧上,宋爽表示:“我们肯定是拿出整个腾讯系所有好的资源,包括QQ浏览器、腾讯新闻、看点、还有微视所有的平台,一起来助力网络电影的发展。”

  宋佳强调了网络电影分账政策的升级,包括在网络电影的分账生命周期上,平台正在测试在影片达到一定上线期后是否可以继续尝试付费;并为网络电影匹配站内站外的宣发资源,为他们提供强大的媒介渠道和战略合作。

  其实对于制作团队来说,保持语言类节目的新鲜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如何挖掘用户关心的“话题”。

  “语言类节目很重要的是创作者知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快乐、难过、焦虑,节目能不能把他们心里话说出来,跟他们有共鸣是最核心的。”米未传媒副总裁李楠楠举了两个例子:“《奇葩说》第七季打磨辩题的时候发现,年轻人正在变得更简单、更直接、更OPEN,两年前他们在意我该不该和前任做朋友,两年后在意的是要不要把前任当人脉。”

  《火星情报局》对于话题挖掘也有独门秘方,银河酷娱联合创始人、《火星情报局》总导演胡明表示:“我们导演组本身就很年轻,另外还请了复旦、等老师们,帮助我们做一些社会话题的策划,因为火星的出发点和洞察必须要更为深刻一点,更有价值一点。我们也有自己的选题群和核心用户群,从年轻人的角度去看他们在关心什么。”

  和这两档脱口秀节目相比,《拜托了冰箱》更加偏向访谈,在话题的新鲜度上有优势。但同样的,节目组也需要把握用户的脉搏。

  胡悦视盐文化CEO胡悦分享了节目到第六季的改变:“我们以前都会做所谓的冰箱生活学,但后来我们发现年轻人自己会思考和归纳,他们不需要你来帮他。”现在《拜托了冰箱》是腾讯视频最受00后欢迎的节目,节目组需要在话题上考虑年轻用户的喜好。“比如我们第五季虽然也会邀请papi酱这样已婚的女艺人,但选取的角度是‘她把婚姻过成单身’,来击中年轻女生的向往感,当期就产生了‘五年亲家不见面‘的爆搜。”

  在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兼CEO贺晓曦看来,自家的语言类综艺不是一个单纯的综艺,同时也是线下消费的流量入口和在线推广,将观众从线上带入线下喜剧消费场景中。“我们线下做开放麦、演出,把更多层级的演出结构和表演形态的舞台结构都打开,保持话题和语态上的开放性,以及和年轻人的交流感,这样就不会丧失趣味。”

  “要革新自己,要维持观众对这个节目的新鲜感,《奇葩说》从第五季开始非常激烈,现在第七季,我们希望保持激烈的同时,做得更欢乐一点。”李楠楠说道。

  贺晓曦对赛制的变化进行了一个总结:“最根本的是赛制的激烈程度是否会影响表演本身,如果表演能力承载不了竞技的赛制,那最后就会垮掉,因为赛制不是节目的核心,核心是语言内容,赛制是为了辅助大家有更好的表演。”

  在赛制之下,合适的选手和嘉宾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但在人才一直是语言类乃至所有综艺节目的难点。

  用胡明的话来说,真正的综艺咖是无法培养的,只能看天性,“GAI是一个rapper,气场很强,即便是再无聊的事情他都可以讲得很好笑。”

  GAI也是选秀节目出来的,今年有许多偶像选秀节目获得了和语言类节目一样的热度,并且过去几年来,这些选秀艺人被成批输送到了综艺节目中,成为新一代综艺咖,这对偶像产业来说,也算是长线发展的方向之一。

  因为偶像选秀艺人从2018偶像元年至今,一直无法摆脱“出道即巅峰”的外部评价,那么回溯整个偶像产业链条,从选人开始,如何以长远发展来进行规划呢?

  “颜值、身高、学历、谈吐、唱歌跳舞的实力等等这些都是硬的参数,而我更需要去了解这个孩子内在的精神世界,他要真的有‘芯’。”黑金娱乐创始人兼CEO尚雯婕透露了自己的选人标准,“这个‘芯’,关乎这个年轻人自身的教养,坚韧的程度,对周遭的好奇心以及学习能力,这些构成了他的核心竞争力。”

  而选送乃万参加《青春有你2》的夏季之声创始人CEO、MTA天漠音乐节创办人李宏杰则有着不同的选人标准:“我们和传统偶像选人不一样,更加看重他的创作能力,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才会考虑其他的能力,因为我们能在音乐上给合作艺人最大、最专业化的支持,如果我们选了他,认可他的创作能力,那我们愿意成为他的教练或导师,帮助他更好的成长。”

  合纵文化集团董事、匠星娱乐总经理尼克则从偶像产业链节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偶像必须从长远去考虑,我们在早期建立了练习生训练体系,从职业艺人的规划入手培训练习生,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和考核方式,然后让他去参加艺人经纪公司和艺人共同的高考——偶像综艺。”

  哇唧娱乐副总裁、首席内容官马昊表示:“我们非常愿意去挖掘那些有才华的,且不同面貌的孩子。作为节目制作方,我们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会尽可能将更多可能性摆到用户面前。这就需要年轻人们做自己,呈现出极致的才华和不同。”

  这样一来,起码每个进入综艺的年轻人都是有才华的,但最后能被看见的只有几个,什么样的选手能够在偶像综艺里出圈呢?

  “我们今年最重要的概念就是‘X’,不定义女团标准”,打造了《青春有你2》的鱼子酱文化CEO雷瑛表示:“中国市场上的爱豆可以是各种样子,最重要的是自信、努力和才华,像(上官)喜爱可能长相并不那么出众,但非常有记忆度,又才华横溢,让所有人记住了她。”

  但节目结束后,失去了这样一个流量入口,持续保持热度就变得不那么容易。尚雯婕认为支撑偶像一直走下去的核心在于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觉得大家可以宽泛的理解,这个竞争力可以是性格、可以是创作、可以是坚韧的品格,这些有个性的年轻人在黑金的帮助下不断放大自己的竞争力,就能够成为有长远价值的人。”

  综艺和艺人都是文娱产业上非常关键的元素,只有当大家合力向前时,产业才会不断发展,有新的生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