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观察

台湾商业周刊:华尔街以小搏大模式不再行得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台湾商业周刊:华尔街以小搏大模式不再行得通

  中新网10月6日电 台湾《商业周刊》6日发表文章指出,从美国到欧洲,不同金融业者纷纷倒台,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过去华尔街那套“以小搏大”的高财务杠杆经营模式,已经不再行得通了。

  “华尔街去死吧!”(House to Street : Drop Dead ! )这是台北时间9月30日,美国政府对华尔街金融业者的纾困计划遭到国会否决后,著名财经媒体《MarketWatch》以新闻标题如此解读美国国会想传递的讯息。

  纾困案被否决的消息一出,道琼指数(Dow Jones)应声大跌777点,创下史上最大点数跌幅,甚至超过“911恐怖攻击”,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以及欧洲法国、德国、英国也全面下挫,这股恐慌情绪正如日前《华尔街日报》形容:“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何时结束,仍遥遥无期。”

  从美国到欧洲,不同金融业者纷纷倒台,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过去华尔街那套“以小搏大”的高财务杠杆经营模式,已经不再行得通了。

  自从1864年起,美国银行业就已分成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两种业务,原本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是担任撮合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中间人,企业通过投资银行以寻求融资,然后投资银行从中赚取佣金。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它们有能力自己从资本市场融资,这时担任中介者的投资银行就失去生存空间。

  然而这些原本该被市场淘汰的输家却另起炉灶,开发出各式各样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找到一条活路。美国政府对像商业银行等金融业者有严格管制,联准会(美联储)要求商业银行得有一定的资本适足率(即须保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以应付存户提领),投资银行却因获利惊人,被认为经营模式零缺点,因此当局并未监管。

  这种“无法无天”让华尔街业者的聪明才智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它们利用股东提供的钱,以高度财务杠杆操作模式,一块钱玩出二十、甚至三十块的生意。

  钱赚得如此容易,使这些投资银行早已对那种辛苦撮合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中间人业务兴趣缺缺,1990年代末,这些投资银行收入中,来自于自己从事交易所得的比率只有40%,如今已提高到60%;从高盛到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与贝尔斯登,它们的收入已几乎和服务企业客户无关,反而大部分来自于自己下海在资本市场的交易所得。

  这种操作模式却有个致命缺陷:由于这些投资银行的交易规模都很大,它们本身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必须借大批短期债。若这些短期债务到期,它们会把手上有的资产如证券卖掉换成收入,拿来还掉这些短期债,之后再借短期债,再卖再还,只要这些证券的价值持续上涨,取得收入来还这些债就没有问题。

  但这种风险就在于,万一手上的证券已毫无价值,那些愿意借钱给华尔街业者的金主,就不肯再提供金援,反而催他们赶快还债。

  这种高度财务杠杆模式过去不是没有人质疑过,只不过,过去数年,华尔街这些业者的业绩实在太好,这套“以小搏大”的模式还因为太红,“外销”到欧洲去。

  过去金融全球化时代,投资银行可向全球投资人募得无限制的资金,但如今全球信用市场紧缩,投资银行再也难以说服全球投资人把钱借出来给它们。

  美国华尔街的金融业者已黯然退场,欧洲银行的危机却才正要引爆,除了英国出问题的B&B银行已被政府收购外,比利时第一大银行富通,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可能倒闭,而比利时与法国合资、曾是全球前十大金融集团的德克夏(Dexia)集团,也因财务问题曝光,9月29日股价暴跌33.6%,市值也大幅缩水近五分之一……。这波欧洲的金融风暴似乎才正要开始。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相 关 报 道·台报:高雄港“回春”有赖两岸直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台湾商业周刊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