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观察

中国商业逻辑的发展史藏着赚取财富的方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商业逻辑的发展史藏着赚取财富的方向

  很多人在这个时代中感到迷茫,越来越发觉自己不知道做什么了。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一下商业逻辑的发展历史,让大家能够找到方向真正地赚到财富!

  从改革开放伊始直到2002年,这个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廉价,资源开发效率低,人们的需求还没有如今那么精致,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产品”相对短缺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整个社会需要提高商品的流通能力从而把商品充斥在市场的每个角落,此时,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就显得格外重要,各种经销商、批发商、实体店层出不穷。

  工厂赚取的是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差价,商家赚取的是产品从“原产地”到“目的地”的差价。当然,他们都大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维系了商业繁荣,支撑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财富。

  既然是“差价型”思维,商人比拼的就是消息的灵通性。比如浙江温州人就从做小生意开始,在全国各地不断来往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各地的产品价格行情。因此他们迅速在全国各地渗透,成了中国第一批经济弄潮儿。

  而当一部分人不再满足于赚取差价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开始想到自己生产产品,从一个简单的小作坊,变成一个工厂,再到工厂群,再到上下游的产业链,中国的制造业就是如此兴起的。

  2003年,中国刚好迎来了一次重大的拐点,当时中国面临着非典,传统的商品流通受阻的情况下,刚好成为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温床。

  像是淘宝、京东之类的第三方电商平台,他们整合市场资源,将所有的商品通过菜单的形式展现到你的面前,质量、价格近乎透明,人们再也无法通过地域和信息差来赚取利润,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再加上交易物流的快速发展,商品的流通反而更快速了。

  有人倒下的地方,就会有人站起来。当时开网店基本上是零投入的,门槛很低,所以一大批实体商家顺应时代转型为网店,固然淘宝也曾因为门槛过低导致有大量的劣质商品流入市场,但是当时只要是良心的淘宝店,基本上也都赚的盆满钵满。

  由于电子商务不受现实空间限制,所以很容易产生边际效应(即:产品销量越大成本越低),所以很适合“单品海量”的产品,商家们最喜欢的就是“爆款”产品。

  而且由于第三方市场主导着流量和排名,所以曾经的“卖方市场”直接演变成了“第三方市场”,能够主导市场的人,必然是最终的获利者,所以像是淘宝和京东这类第三方平台就借着这个东风,踏上了高速盈利的快车道。

  但是也正是因为市场的透明化,导致许多大同小异的商品渐渐的不得不走上价格战的道路,优惠力度越来越大,网店成本越来越高。最终,电商把所有的商家带入了一个同质化、价格战的怪圈。

  由于产品的生产能力的逐步提升,市场上的商品渐渐由短缺进入了饱和状态。消费者的选择区间变得越来越大,开始变得挑三拣四。

  市场商品趋于饱和,慢慢地开始发生了一种现象,叫“产能过剩”。在供大于求时,所有产品的变成了一种急于脱手的状态,你还不能压着,你不卖就有别人卖,你不做总有别人做。

  而这时,由于大家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其实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了。

  以前人们的需求是如何更加快捷地找到产品,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而如今产品已经足够丰富、足够多,而且都在打折促销。人们的需求升级成了如何找到“好产品”,或者说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产品,这就是眼下的状态。

  第一:纵深化。将产品的某种功能做到极致,越来越聚焦、越来越专注,就服务特定人群,引领行业的不断细分。

  第二:定制化。给消费者量体裁衣,走个性化生产路线,今后的产品不再是一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模式,这也是工业4.0时代的生产特征。

  产品彼此之间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你喜欢的“产品”和我喜欢的“产品”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变成了多元化。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商业重心已经转移到消费者这一端,“第三方市场”主导的市场正在变成“买方市场”。所以,如何从消费者的需求点切入,从而圈住自己的客户,成为了每个商家优先要考虑的问题。

  而按照“谁主导市场,谁就在分钱”的定律,此时消费者将大大受益,并且有权分得产品利润的一杯羹!进而言之,谁拥有聚合消费者的能力,谁就掌控了未来商业。

  第三方平台的特点是“强信息、弱关系”。比如淘宝、大众点评,都是在强调商品信息的正确性、公开性,但是消费者之间的联动比较小,消费者过于分散,所以一切任由平台所掌控。一个商品能否上首页,是否下线,做了什么活动,都由第三方平台说了算。

  但是社交媒体已经让大家进入“弱信息,强关系”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IP、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而且彼此联动性很强。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从曾经的被“告知”,变成了彼此之间的主动“分享”。

  既然商业核心机理从“物以类聚”过度到了“人以群分”。今后消费者也必将从分散走向联合。作为一个消费者,今天你不主动把别人团结过来,明天别人也会把你团结过去。请记住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谁主导了消费者,谁就主导了市场,谁就能来分钱。

  图文时代,商品的展示往往是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P图等技术手段,我们看到的商品基本上都经过了美化,买到手之后总觉得图片与实物不符,从而产生巨大的心里落差。

  但是在如今的直播时代,产品通过视频的方式,全方位的将实物展现到眼前,给人一种“眼见为实”的感觉,从而产生极大的信任感。

  随着5G和视频媒体的发展,一切都将变的可视化,直观化,直面对你的消费者和观众,成为了每个商家的必经之路。

  商品已经从“图文时代”升级到了“直播时代”!那种在商品面世之前,需要先偷偷躲起来P图,或者用文案去渲染产品,拼命去做营销的时代一去不返了;那种自己躲起来反复剪辑和修改内容的时代,也一去不返了。

  除此之外,图文时代消费者需要看评论,需要问客服,而直播时代则可以直接互动,是全民共同参与的公共活动,随时提成各种质疑,商家必须实施解答,只要有问题就是无法回避的。

  对于未来每个人来说,信用会变的格外重要。比如李佳琦有几千万粉丝,这些粉丝都信任他推荐的东西,随便推出一个产品都会被哄抢。

  也因此,未来将有海量的小众品牌崛起。过去10个亿的市场规模是由50个客户构成的,未来10个亿规模市场将是由2000个客户构成的。

  未来这些中小品牌将非常专注聚焦于某一品类,具备垂直打通、纵向整合的能力。比如从原料来源、设计开发、到生产营销,再到客服、后期维护。而且他们的背后可能不是一家工厂,可能是有一个工厂群,但是能随时被他们整合。

  其次,这些小众品牌将非常善于对人的聚合,他们用内容和用户建立起强关联。当然,他们懂得如何更好运用群众的力量,每一句话都蕴含了发动群众的艺术。

  我们都知道:淘宝上的东西够便宜了吧?已经无限拉低了各种快消品的价格。但是拼多多的上面的东西更便宜,淘宝上卖19.9的,拼多多上面可以卖到9.9!

  我在义乌有不少朋友做生意的,他们都是在各个平台卖货,熟悉各种平台的利润率,就非常直接的给我说:如果淘宝上只有2毛钱利润,那么拼多多上只能有五分,甚至很低都是0利润,乃至亏钱……

  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平台诞生,未来无论我们做什么,总会有平台或者商家跳出来,卖的比我们更便宜。

  互联网的根本价值,就是让人人皆可参与,也就意味着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充分,而当竞争绝对充分的时候,一切利润都会无限接近于0。

  因此,未来商业的最好出路,是不靠有形的产品赚钱,而是用背后的无形的服务赚钱。未来有形产品的利润越来越趋近于0,而无形的产品的利润趋近于无穷大!

  举个例子:美容产品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是美容的过程的利润越来越高;汽车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汽车的后服务利润越来越高;书本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是读书会的利润越来越高,等等。

  未来真正的生意表面上看都是不赚钱的,甚至是亏本的,但是商家却设置了隐形的路径,通过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在赚钱。

  是精神指导,是帮助选择,是学习,是陪伴,是宽慰,是放松娱乐,是身份属性,等等这些无形的东西。

  人类的物质越发达,人类的精神就会越迷茫,人越迷茫,越容易对无形的东西如饥似渴,比如精神认同,心理的抚慰等等。

  消费者想要的既不是好产品,也不是价值,而是各种情绪抚慰, 因此你只要讲好一个故事,能抚慰好他们的心灵,他们就会趋之若鹜。

  一切商业的秘诀,都在人心/人性里。大家要记住一句话:高手都在讲故事,笨蛋才在讲道理,世界上最高明的行为莫过于通过故事影响别人。让大家活在希望里,而不是活在现实里,就是商业的最高境界。

  未来的一切商业竞争,都是抢占“大众心智”竞争。谁占领了社会认知的制高点,谁就能成为金字塔最顶尖的人。

  这两年最火的平台当属抖音和今日头条了,它们的出现彻底颠覆了BAT的传统互联网格局,那么它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呢?

  这两个平台有一套非常高明算法推荐机制,它们能根据你的阅读习惯识别你的标签,算出你内心深处的癖好,你越喜欢什么,就疯狂给你推送什么,这也叫AI推送,显然这套推荐机制更符合人性,无限顺应了人性,所以越来越火。

  按照我们在5.0时代的分析,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物质产品,而是精神产品,我们周围的物质产品越来越多,免费送上门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大家更需要的是精神寄托,是灵魂的安放,显然抖音和今日头条的内容属性将占据我们更多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传统互联网其实大大加剧了贫富的差距,比如微博和微信的时代,你创作的内容受欢迎,就会吸引粉丝,你吸引的粉丝越多,内容传播就会越广,从而又帮你带来更多粉丝,然后可以收广告费,这就是叠加效应,也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当你有一定资本的时候,你可以有撬动更多资本,而最后所有好的资源都会往你身上聚集。但是算法推荐的时代,这个逻辑就不存在了,算法机制使你的内容传播量和粉丝量没有必然关系,比如你的内容发布之后,先推荐给200个的标签相符的人,如果点赞率、阅读完成率都不错,就继续推荐给2000个人,如果还不错,就再推荐给20000个人……

  也就是说算法就可以将一个之前的原始积累不断归零,这对于新人来说就是最公平的,同时又鼓励那些“旧人”不断努力,不要停留在过去的辉煌里,过去的成就也无法成为你的跳板,每个人的价值只取决于你当下创造的价值,我们永远只能用当下的内容说话。

  “算法推荐”的精髓就在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才华,是各尽其才,各归其位。它会在无形中平衡每个人的阅读量,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把资源都集中到某几个大V身上,算法就是那个无形中的“道”。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里说:“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意思是:天道的逻辑是削弱强者,赋能弱者,而人道是逆天而行,越强的越去巴结,越弱的越要被踩挤,唯有天道才能劫富济贫。

  在算法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异会越来越小,因为算自动平衡资源的分布,未来一定是一个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时代。

  在之前,我们每遇到一个人,首先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往往是这个人的身价,因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财富的区别。

  所以我们一定会不由自主的思考这个问题。而一旦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小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一定不是这个人有多少钱,而是这个人有什么特征?是什么标签?跟钱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在人和人之间财富差距越来越小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特征差异会越来越大,因为未来每个人身上的标签将更加清晰。比如,唱歌,跳舞,写作,表演,科研,律师,医生等等。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的社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平等,越来越细分,每个人都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用再互相干涉和强加。

  他描述的其实就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虽然两个人可以近在咫尺,虽然他们毫无共同语言,但是能做到尊重彼此的不同,和而不同,方为大同。

  算法究竟什么?我们既看不也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而且大象无形,它在冥冥之中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商业的最高境界就是“道”,大道无形,我们都看不到它,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存在,冥冥之中操控了世界的发展。面对大道,我们需要一颗敬畏之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