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增长应当更有信心
最晚在下半年,很有可能会看到基建、房地产、消费三者的“动力叠加”。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实际产出比潜在产出低了近2个百分点,这个产出缺口就是未来经济的修复空间,因此不应对中国经济短期增长能力过于悲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快速控制住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但2021年下半年开始,在房地产和局部疫情的拖累下,中国经济出现了较大下行压力,三、四季度GDP的两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5.2%,明显低于二季度的5.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
2021年年底我们调查了二十多家主流金融机构对2022年的增长预期,发现多数分析师的预期位于5.0%~5.5%,中位数是5.1%。市场上还有不少悲观预期,认为中国经济实现5%的难度很大,比如IMF在1月预测中国仅能实现4.8%的增长。
1月份各省召开“两会”,绝大部分省份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5%左右或以上,主要经济大省如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最低目标也在5.5%左右。各省增长目标公布后,分析师对2022年的增长预期明显抬升,基本认同中央的增长目标会定在5.5%左右,最终实现的增长率可能比目标略高一点。
然而,从10年期国债利率走势看,投资者对稳增长前景并不看好。1月份国债利率继续下行,一度击穿2.7%。虽然1月社融和信贷总量大超预期,但债券市场反应并不剧烈,10年期国债利率只上行了不到10BP。显然,债券市场并没有重视稳增长的“利空”。很多人认为,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房地产在走出底部,而基建受制于地方债务压力难以持续,宽信用缺少发力点。但是,市场预期往往习惯于线性外推,对未来的变化估计不足,会显著低估经济拐点发生概率和强度。
还记得在2016年年中,当时一些经济指标已经趋于好转,稳增长逐步见效,而当时债券市场主流观点仍然看空经济,一些分析师甚至用“康波”来论证当时的经济下行难以改变,后来呢,经济持续好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严重的熊市。对于2022年的经济展望,不能仅看当前,还要看到政策源源不断推出,这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政策持续发力,量变引起质变,我们会看到房地产行业触底企稳,也会看到消费持续恢复。而根据我们对历史上基建稳增长的复盘研究,基建发力期一般持续一年至一年半,所以,最晚在下半年,很有可能会看到基建、房地产、消费三者的“动力叠加”。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空中国的逻辑,即从人口和劳动力角度,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总量、就业总人数已经先后达峰,几年后人口总量也将迎来拐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动能趋弱。
每年做战略资产配置时,我们会使用生产函数模型,结合赶超经济体经验对比等方法,测算中国未来的潜在增长率。研究发现,中国潜在增长率确实有不断降低的趋势,2025年潜在增长率5.2%(人民银行课题组研究认为是5.1%),2030年为4.1%,2035年为3.5%,这一结论在过去几年基本稳定。2021年年底我们调研了二十多家金融机构,同业反馈结果也与我们的研究基本一致,同业预期2030年增长4.3%,比我们高0.2个百分点。
可以说,潜在增长率长期下行,是中国经济的趋势,也是市场预期,机构间并无大的分歧,我们对同业调研已经持续三年,同业对长期增长的预期基本稳定。但是,市场却在选择性地使用长期增长趋势:经济增长好的时候,很少有人从长期视角来证伪增长;经济不景气时,为什么要用五年后、十年后的潜在增长率,来质疑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能力呢?
虽然2021年GDP两年平均增长率是5.1%(当年同比增长8.1%),但这是疫情影响下的非正常增长,根据我们和央行课题组的研究,2021年中国潜在增长率在5.7%~5.8%左右。从潜在增长率的角度看,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实际产出比潜在产出低了近2个百分点,这个产出缺口就是未来经济的修复空间,因此不应对中国经济短期增长能力过于悲观。
如果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分析,我们也应该得出现实增长并不充分、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的结论。逻辑很简单:当前的失业或半失业高于疫情前。如果就业恢复到疫情前,必然推动增长率回升到更高水平。如果今年中国经济走出底部,特别是房地产业今年软着陆、2023年重回合理增长,叠加基建投资余热带动,只要外部经济环境不发生显著的不利变化,则2023年经济增长可能会比今年更高,从而实现对产出缺口的部分修复,这是我们对2023年经济的信心。
(作者为泰康人寿投资管理部投资研究高级经理)
异界之仙武者传奇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nji/30861.html- 标签:捉迷藏的小邪子,qq整人二维码,杭州利珀科技有限公司,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对中国经济增长应当更有信心
最晚在下半年,很有可能会看到基建、房地产、消费三者的“动力叠加”。受疫情影响,中国经…
-
巨头围合之下,唯品会的重重挑战
在快手、抖音、拼多多等的围合之下,唯品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品牌清库存上,唯品会并…
- 宽信用下银行信贷扩张可期
- 热景生物:高盈利难掩低效经营
- 上机数控:“跟随者”何处“逢生”?
- “淘金”兆讯传媒 “高铁传媒第一股”蓄势待发
- 曾经的赛道股多随风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