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  观察

依图科技:主动撤单审核被终止 巨额亏损持续经营能力受质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7-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8个月时间,IPO进程从两度中止到最后主动撤单终止审核,依图科技成为国内人工智能赛道第一股的希望终落空。靠自身经营短时间很难扭亏为盈的依图科技对上市融资的需求十分迫切,但这种纯粹融资动机也成为监管质疑其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依据。

方斐/文

作为“AI四小龙”中首家冲击A股的企业,依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依图科技”)的IPO进程并不平坦。

上交所公告显示,2021年6月30日,依图科技和保荐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依图科技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依图科技司发[2021]3号)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依图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国泰君安司发〔2021〕738号),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因此上交所终止对依图科技的IPO审核。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有关规定,7月2日,上交所依法作出了《关于终止对依图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决定终止对依图科技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这意味着,在IPO申请受理近8个月之后,备受瞩目的依图科技以主动撤单的方式正式宣告科创板上市进程终止。

从两度中止到终止审核

招股说明书显示,依图科技是一家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为核心,研发及销售包含人工智能算力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20年11月4日,上交所受理了依图科技的IPO申请,并于同年12月1日进入问询阶段。不过,依图科技的科创板IPO之路从一开始就不顺畅,在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依图科技IPO因不同原因导致两度中止。

首次中止发生在2021年3月11日,彼时,上交所要求依图科技结合公司业务规划、技术储备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等,进一步披露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依图科技及其保荐人随即主动要求中止审核,最终上交所中止其发行审核并同意3个月后恢复审核。然而3个月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依图科技IPO再度中止。

如今,随着依图科技主动申请退出科创板上市,正式对外宣告科创板IPO终止,依图科技IPO状态由“中止”变成了“终止”,作为首家冲击A股的“AI四小龙”企业,依图科技成为国内人工智能赛道第一股的希望终落空。

尽管科创板已实施注册制,但进入2021年以来审核日趋严格,主要表现为审核被否和取消审议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目前来看,监管层对于科创板拟IPO企业的科创属性、环保、内控制度、核心技术等较为关注,被否的企业大多存在上述问题,尤其是对企业的核心技术及技术先进性的特征及持续经营能力更加关注。

除了被否和取消审议,还有众多科创板拟IPO企业主动撤回上市申请而被终止审核。据统计,截至6月16日,2021年年内已有44家科创板公司终止审核,依图科技就名列其中。

从2021年科创板IPO终止审核的企业来看,监管对科创板企业的上市标准有所提高,除了对是否具备科创属性、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较为关注外,科创板上市委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关联交易等财务指标外也格外重视,而且对内控制度、行政处罚等方面存在较大瑕疵的公司加大了审核力度。

商业模式难落地持续经营能力受质疑

从财务角度来看,尽管是否盈利并不会成为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但种种迹象表明,监管更看重的是企业是否具有相应的持续经营能力——这从依图科技在IPO过程中受到的问询审核中可窥端倪。

在2020年12月的首轮问询中,上交所对依图科技的公司业务、家族信托、特别表决权等问题进行了质疑,共涉及47个问题。通过问询答复,依图科技在财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3年来公司前五大客户中多次出现离职员工控股经销公司;应收账款数额过大且存货高企凸显经营问题;公司此前主打推出的求索芯片并非出自依图科技自己研发,而是源自股权关联企业熠知电子等等。

更有甚者,上交所在首轮问询中曾要求依图科技结合发行人的业务规划、技术储备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等,进一步披露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且结合目前的货币资金余额情况等,进一步补充流动资金的测算依据;结果,这一问询直接导致依图科技及其保荐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核。回过头看,这或许是导致依图科技最终终止审核的转折点。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依图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6871.89万元、3.04亿元、7.17亿元、3.81亿元,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222.97%,表面上看,超高的营收增速表明依图科技经营形势一片向好。

然而,超高营收数据背后的巨额亏损却无情地揭开了依图科技营收的“遮羞布”。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依图科技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1.66亿元、-11.61亿元、-36.42亿元、-12.99亿元,也就是说,依图科技最近3年半时间实现归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72亿元——依图科技财务亏损的黑洞令人咂舌。

截至2020年6月30日,依图科技账上的货币资金约为15.58亿元,而此次IPO,依图科技拟将约22.38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即便IPO发行成功,依图科技账上货币资金和募集资金之和也仅为上述亏损总额的一半左右。

从这个角度分析,依图科技靠自身经营短时间很难扭亏为盈,它仍然需要不断烧钱以研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或服务,从而导致依图科技对融资的需求十分迫切,这或许是依图科技筹划科创板上市的主要动力,但这种纯粹融资动机也成为监管质疑其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依据。

据了解,依图科技目前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优先股公允价值不断上升,使得公司亏损持续提升。在此次IPO之前,依图科技已先后通过15次融资实现了估值超100亿元,随着公司估值的提高,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扩大也体现在会计负债之上。

此次依图科技申请科创板上市,拟发行新增股份占比不超过15%,预计募资75亿元,测算估值为500亿元左右。虽然公司承诺上市后3年不减持,不盈利同样不会减持,但从多次“中止”到最终“终止”的结果来看,监管似乎并不认同依图科技通过融资提高的估值及其经营能力的持续性。

在依图科技申请IPO之前,市场对AI企业上市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但从依图科技披露的信息里却看到了AI企业在经营上存在的一些挑战和难度,主要体现在商业模式落地和规模化盈利两个方面。

截至目前,AI公司的商业化落地仍未寻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AI技术本身并不产生盈利,最终还是要与“人”产生交集才能发生交易行为从而形成利润。因此,除了技术层面的研发创新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同样也很重要。另一方面,研发投入巨大导致AI企业短期难以盈利是该行业当前普遍面临的挑战,很多企业依赖高投入来实现高成长,但业绩亏损额持续加大表明距离规模化盈利仍较远,凸显商业模式并不成熟。

作为建立在海量数据基础之上的组织机构,AI企业目前正面临数据来源可靠性、安全性、合规性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近日,滴滴、BOSS、运满帮等企业赴美上市引发监管对于国内数据隐私泄露的担忧,这背后是外界对于数据隐私及其保护的意识日渐提升,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市场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与接纳,正逐渐从热烈感性向客观理性转变。

就依图科技而言,其面向医疗健康服务场景研发出care.aiTM系列解决方案,并在2018年探索智能医疗相关技术的商业化。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依图科技分别向上海市徐汇区卫生事业管理发展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交付儿童生长发育诊断系统和智能病种数据库,实现医疗健康领域较大金额项目的落地。

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内,依图科技的医疗健康应用场景实现收入分别为9.91万元、559.73万元和562.67万元,依图科技称,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尚未实现规模化商用,报告期内收入规模不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小。

实际上,布局医疗AI领域不乏谷歌、IBM、苹果等知名科技公司,在探索医疗AI的过程中屡遭挫折和打击。如2018年11月,谷歌成立谷歌健康部门(Google Health),合并了DeepMind旗下的健康部门DeepMind Health和负责推进“Streams”医疗APP的团队。但现实情况是,直至2021年,谷歌与医疗AI相关的创新业务并未成型。2021年一季报显示,谷歌包括人工智能DeepMind、智能医疗Verily在内的创新业务,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从国内情况来看,与依图科技并称为“AI四小龙”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也正在积极加快上市的步伐,从旷视科技4年亏损超130亿元及云从科技3年亏损超20亿元来看,其上市的主要动力也是为缓解资金压力。随着依图科技IPO终止审核,未来AI企业上市之路前途未卜。

默多克资产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nji/25171.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为庆祝建国70周年,加速度的单位,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