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加油站沉浮:现在仍然是民资加油站最好的年代
民营加油站经历了初期的快速扩张,中期的萎缩和艰难求生以及现在的稳定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成品油市场的重要补充力量。
从0开始,一路狂奔到6万,戛然而止,撞上“高墙”,又退到了4万。
这是中国民营加油站40年的数量变迁,他们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懵懂地撞入当时尚无政策门槛的行业,又在此后的数十年艰难波折中目睹着“高墙”一点点长起来又消下去,并逐渐寻找到了与“高墙”共处的方式。
“现在仍然是民资加油站最好的年代”,1月9日,商务部石油流通专家尹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称。
在尹强看来,随着国家石油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成品油市场管理的不断完善,民营加油站经历了初期的快速扩张,中期的萎缩和艰难求生以及现在的稳定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成品油市场的重要补充力量。
市场开放下的崛起
据第三方咨询机构观研天下发布的《2019年中国加油站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2018年我国加油站数量已经超过10万座。其中,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的加油站分别为3.06万座、2.14万座,分别占比29%、20%;民营加油站约4万座,占比47%;中海油、中化、中外合资等其他加油站合计约4200座,约占4%。
从数量上看,民营加油站如今占到了全国市场的近半壁江山,在成品油销售下游产业中举足轻重,不同于其它资源型行业,加油站市场早已向民营开放,这也为如今民营企业的行业地位奠定了基础。
回溯历史,成品油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商品,从1950年到1985年的30多年里,一直统购统销,经营业务的重点主要是按计划批发,实行三级批发体制和“三固定”(固定批发环节、固定供应范围、固定倒扣率),作为零售环节的加油站数量很少。
转变发生在1986年。1986年初,为缓解成品油市场日益加剧的供需矛盾,在计划内平价油和高价油之外,国家允许油田和炼厂的超产部分转入市场销售,价格随行就市。这部分油作为计划外议价油进入市场后,成品油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了1992年,石油产品的计划管理品种和数量大大减少,石油市场基本开放,计划外采购成为石油销售企业进货的主要手段。
随着上游市场的放开,成品油批发零售也被看作是差价大、利润丰厚的行业,社会各类资本纷纷进入。按照尹强的说法是,改革开放初期,民资进入加油站几乎没有门槛,一开始谁都可以建设运营加油站,当时物资匮乏,大城市的加油站寥寥无几,个别普通省会城市才会有一两座加油站,经营加油站几乎没有竞争压力。
改革开放为加油站快速增长带来了强劲动力。“上世纪90年代是民营加油站快速增长的阶段,民营加油站很快从几千座增长到1998年的6万多座。”尹强介绍。
就在这个时间段,“福建派加油站”崛起,在行业内他们有另外一个标签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