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2019:深成指牛冠全球主要股指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注册制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资本市场改革,以及制度安排上为市场积极引入长期资金等,多种举措有望推动2020年的A股市场活跃度和机构投资者的配置力度进一步获得提高。
A股年终总结
在不断推进改革与开放的进程中,2019年资本市场发生众多积极变化。2019年A股市场演绎小牛市,主要指数年度涨幅明显,甚至不少指数在全球居于前列,市场的活跃度和风险偏好等方面均有极大改善。2019年科创板开通并试点注册制,整体运行平稳,为资本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积累了经验。2019年外资加速流入A股,北上资金净流入创历史新高。进入2020年,资本市场将继续深化改革,一系列重要措施将在2020年逐步落地,市场对2020年A股市场充满期待。
A股以全线飘红的姿态宣告了2019年行情的结束。
2019年12月31日,沪指上涨至3050.12点,上涨0.33%;深证成指、中小板指与创业板指各自上涨至10430.77点、6632.68点和1798.12点,分别上涨达0.63%、0.95%和0.44%。
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全面上扬,也让A股全年的上涨行情完美收官。数据显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2019年分别累计上涨达22.30%、44.08%、41.06%和43.79%。其中,上证指数创下了2014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深证成指虽不是全球所有股票指数中表现最好的,但是在全球主要股票指数中涨幅最大,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涨幅未超过40%,也不及A股创业板指涨幅。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注册制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资本市场改革,以及制度安排上为市场积极引入长期资金等,多种举措有望推动2020年的A股市场活跃度和机构投资者的配置力度进一步获得提高。
指数、活跃度“双升”
2019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成功守住了3000点。
交易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沪指虽然累计上涨超过22%,但全年六次围绕3000点整数徘徊,最终于年末成功站稳这一整数关口。
纵向来看,2019年全年累计上涨达22.30%的沪指创下了近5年来的最大年度涨幅,而同年涨幅分别达41.06%和43.79%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也创下了近4年来的最大涨幅,深证成指则以44.08%的年度涨幅创下近10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横向对比,A股市场的表现也优于一些成熟市场。例如富时100指数、日经225指数2019年全年表现均落后于上证指数,同时纳斯达克指数上涨情况也落后于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19年A股指数整体涨幅优于美国、欧洲等成熟市场,但在2018年的市场下行阶段,A股市场的回撤力度也更高。
例如2018年全年,上证指数下跌24.59%,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仅下跌5.63%;创业板指下跌达28.65%,同期纳斯达克仅下跌3.88%。
“A股2019年表现好于其他市场,本身和市场弹性有较强的相关性,因为通常在下行期,A股也会呈现出更大的跌幅,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比例较少,导致A股波动性更强。”北京一家上市券商美股分析师表示,“如果2020年全球权益类资产有较好的表现,那么A股行情领先于其他市场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在指数上扬的同时,A股的活跃度也进一步得到复苏。
从成交额来看,2019年全年沪市成交额达54.20万亿元,创下了2015年牛熊震荡行情以来的最大年成交规模。
不过从沪深两市综合来看,2019年全年的成交额与2016年仍有距离。交易数据显示,万得全A在2019年全年成交额达126.03万亿元,较2016年的126.51万亿元相差0.48万亿元。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从这一成交额所反映的实际成交量来看,2019年的活跃程度已成为4年来之最。
“从成交额来看,2019年已经接近2016年的水平,但考虑到当前市场点位较低,这一成交额反映的成交量实际上已经创下了2015年以来的新高。”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指出,“因为当前的股价是比2015、2016年更低的,规模相当的成交金额会带动更大的成交量,因此2019年已是A股活跃程度在近4年来最高的一年。”
乐观预期的共识
除了指数和成交额的上升外,信用交易账户和两融水位的变化,也呈现出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
数据显示,沪深信用账户在2019年9月底重新升至500万户,截至2019年11月底,达507.76万户。上一次信用账户数量突破500万户,还是在2014年的11月份,但伴随A股在次年的剧烈震荡,监管层出手核查导致信用账户出现锐减。
“从信用账户的指标来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满足开立信用账户的条件,同时选择进行信用交易。”北京一家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
与此同时,两融“水位”也自2018年4月16日以来重新回归万亿规模。截至2019年12月30日,两融余额规模达10194.50亿元,而自2019年12月18日以来,A股两融余额已连续九个交易日站上万亿规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A股历史上共出现过三次两融站上万亿规模的“周期”。第一次、也是最长一次发生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第二次发生在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第三次发生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而此次则是第四次。
“两融规模的扩缩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信心和情绪,在两融标的扩容的基础上,两融信用交易在2019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上述非银分析师表示,“如果市场的乐观情绪能够持续,那么两融有可能迎来一个较长时间的高水位状态。”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A股注册制等改革措施以及境外资金、长期资金的涌入,A股市场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配置机会。
“国内在权益类市场上仍然存在低配,即便一些中小盘股看上去存在高估值的问题,但一些蓝筹股、大盘股和科技股的估值的确和国际成熟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与配置空间。”上海一家外资私募机构基金经理表示,“从制度安排层面,资管新规、外资开放等政策也将进一步利好权益类市场的表现。”
“2020年A股仍然有非常大的估值修复机会,一方面‘冻房’的情况下,市场上资金仍然是过剩的,需要寻找配置标的,而且稳增长预期下,整体货币政策有一定的宽松空间。”前述策略分析师坦言,“另一方面,虽然基本面压力比较大,但经济和企业部门盈利增速就算有进一步下行,也仍然会好于其他市场,所以对资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