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不如买基金”盛景再现 公募人士:小公司难出黑马基金经理
“2019年我感觉是公募基金成立以来最忙的一年,很可能也是分化最大的一年,冷暖自知。”沪上某公募基金人士对《金证券》记者感叹。
今年,公募基金创造了几个历史纪录: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015只,首次突破千只;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达13677.48亿份,创历史新高。
更让基民激动的是,“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盛景再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不仅有6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超过100%,更出现近年罕见的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收益远远超越主流指数的情况。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剔除当年度成立新基金)的平均收益达到43.36%、45.78%,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20.58%,沪深300涨幅为33.72%。
记者注意到,今年有五家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产品超过30只,更有多只爆款基金成立,“一日售罄”、“限额限时”等久违的词语再现。
“你看到的只是繁荣的一面,其实今年不少基金日子非常不好过,甚至比之前的熊市还要难过。”沪上公募基金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原本这行业主要靠看天吃饭,但今年业绩分化非常大,大大激活了基民的主动参与意识,业绩不好的赎回加剧,业绩优秀的抢着申购,导致基金公司的分化越来越大。
近期,信达澳银新机遇灵活配置、东方卓赵三年定开债券、长城沪港深行业龙头精选3只基金相继宣布募集失败,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至此,年内募集失败的基金已增至18只。《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在18只募集失败的产品中,万家基金和新华基金旗下各有两只;而在权益型基金大热的2019年,有5只权益产品发行失败。
“产品发不出去,很大程度上因为旗下基金整体业绩不行。现在投资者越来越成熟,资金逐渐向业绩优异的头部公司集中。”深圳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比如格林基金旗下产品格林伯锐年内亏超21%,基本锁定今年“最熊”权益类基金,创金合信基金旗下产品尊盈纯债亏超18%,基本成为债券基金中的“亏损王”,这两家公司今年各有一只产品募集失败。
沪上公募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补充,今年还出现两个新现象。一是小基金公司出黑马基金经理的概率在下滑,投研能力强的大中型基金公司产品业绩优势明显;二是次新基金、中小基金发售新基金的时间要比大公司长得多。“目前公募基金总数量超过6000只,比股票的数量要多很多,明显过剩。在新产品缺乏亮点、已有产品缺乏业绩沉淀、发行渠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小基金公司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也很难出现明星基金经理。”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