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热点

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存在7个致命的心智模式误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存在7个致命的心智模式误区

  组织变革绝非易事,商业模式转型更是难上加难。道理一听就明白,想要落地却太难,“知道”和“做到”从来就是两回事。

  与大量的企业接触,发现组织在商业模式转型的认识上存在七个致命的心智模式误区,这七大心智误区横亘于传统与新生,此案与彼岸之间,最终让企业的转型梦想成为泡影。

  “我们发展得好好的,业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每年有20%的增长,为什么要转型?”在做转型咨询访谈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疑惑。言外之意,只有当组织遭遇危机时才需要转型,这确实代表了许多管理者对转型的认知。

  自然界所有生命都遵循着孕育、成长、成熟、死亡的规律,企业的战略、业务、产品也是如此。英国著名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用S型曲线比喻这一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S型曲线的A点代表业务高速发展向巅峰冲刺,B点代表过了巅峰,那么,问题来了,企业应该选择在哪一点转型?

  长期以来,我们听多了诸如郭士纳拯救IBM,乔布斯拯救苹果的英雄故事,不自觉产生错觉,认为只有当重大危机出现时才需要转型。

  其实,当企业的业务发展到达B点时,正是组织开始裁员,组织领导者的能力开始受到质疑,内部人心涣散的时候,此时转型为时已晚,大多数企业只能接受死亡的命运。

  最佳的转型时机恰恰是在A点,因为这时业务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业务趋于稳定上升,业绩向好的方向发展,企业开始收获发展带来的红利,员工士气高涨,领导者具有较高的威信可以推动转型,组织也有比较好的实力进行转型。

  当我向企业管理者阐述A点是最佳的转型节点时,不少管理者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绝大多数管理者认为所谓转型就是把过去推倒重来,而业务发展到A点正是经过前期的艰苦奋斗,刚要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怎么能推倒重来呢?

  其实,这是对转型的重大误读。推倒重来是企业已经遭遇重大危机时迫不得已的选择,也是处于B点时的无奈之举。而在A点启动的转型,属于未雨绸缪,是完全不同的范式。

  在A点启动转型,并不是推翻传统业务,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启动一项新业务,传统业务保证组织生存的同时为新业务提供输血,新业务为组织探索未来。

  在传统业务进入B点前两套战略长期并行,当传统业务到达B点时,组织也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了新业务。

  其实IBM后期采用的战略转型正是这种模式,将PC业务低价卖给联想,绝大多数国人欢呼民族企业胜利的时候,却看不懂IBM的转型策略,殊不知IBM已经在传统业务到达B点之前完成了转型,只不过让联想充当了一个悲情的接盘侠角色而已。

  某次和一位民营企业董事长探讨转型,我注意到半小时内他三次用“闻到死亡的味道”来形容转型的迫在眉睫,可是当我和他的高管团队沟通时,却发现大家对转型一事颇不以为然,大家都觉得现在的业务发展得很好,认为老板是在危言耸听。

  大多数企业转型是老板发起,企业是老板的心头肉,有天然的转型紧迫感,然而绝大多数老板并不懂如何将这种紧迫感传递给组织更多人,以为转型也是按照传统的“指令—服从”模式即可,这是认知上的重大误区。

  人的行为同时受“感性”和“理性”驱动,而“感性”的情绪更为主导,群体行为尤其如此。我们回想一下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美国独立战争源自英国对“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强硬态度激发了殖民地民众的反抗情绪,二战源自希特勒煽动了德国民众的民粹情结。

  调动人的感性情绪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目睹”现状,读者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在你面前失控发飙的客户”和“Excel表显示客户满意度不足60%”,哪一个会对你形成更大的刺激?答案不言而喻。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约翰·科特在总结了无数企业变革案例之后,总结出企业成功变革的路径是“目睹—感受—变革”,成功的核心是要调动人的“感性”,激发人的情绪,从而促成变革发生,而失败的变革大多是采用了“分析—思考—变革”的纯理性逻辑。

  其实不少卓越的企业家都深谙此道,1984年张瑞敏挥动大锤“砸冰箱”,一锤下去,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1994年李健熙将价值500亿韩元的电子产品付之一炬,烧痛了三星人的“质量耻辱”。

  以上两个案例在当时不少人看来,似乎有点“小题大做”,至少在处理方式上显得并不经济,这正是普通人与卓越企业家的区别。

  卓越的企业家深知,人的行为背后是人的心智模式,如果不能促动心智模式转变,仅仅强调行为没有太大意义,而促动心智模式转变最有效的是直接激发人的感知情绪,而不是理性的数据分析。

  看起来的“小题大做”,实质上是花最小的代价让大家提前“目睹”危机,展示变革决心,进而促的转变,如果等到真正的重大危机来临再去寻求转变,往往为时已晚。

  任何变革都是如此,商业模式转型更需要让大家提前“目睹”危机。因为新战略离不开老战略的支撑,需要所有的利益关系人的同心协力,如果不能建立起紧迫感,匆忙上马转型项目,必然受到质疑、,转型战略在制定之初也就注定要失败。

  组织转型往往是高层发起,中基层遵照指令执行。当然,转型战略一旦确定,企业一般也会征询执行者的意见。

  然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金字塔结构下的组织,让这种征询意见会变成形式和过场,任何质疑都会遭遇防卫、辩护和敌视,这样的会议往往是大家一团和气,纷纷称赞领导的伟光正,表面上看建立了转型共识,而实质上这是典型的伪共识。

  “我们为什么要转型?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模式转型,而不是别的?”这是深埋在战略实施者心中的质疑,不过这些质疑往往止步于私下议论,领导很少有机会听到。

  这种情况下,战略共识远比战略正确更重要,因为只有共识才能带来承诺,一个得到共识的错误战略会通过实践进行修正,最终带来正确的结果,而一个没有共识的所谓正确战略,从一开始就因为缺少承诺而被质疑和,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呵呵”。

  大多数企业制定转型战略时只注重财务预算,需要多少资金投入,未来会带来多少潜在收益,甚至把这当作务实的表现,而不重视愿景的感召,认为愿景太虚,这是对愿景最大的误读。

  人会为了远大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而不是冷冰冰的财务数字。愿景看起来至虚,其实至实,会给转型者提供最大的精神动力,激励转型战略实施者为了伟大的梦想不断地探索实践。

  在启动一个转型项目之前,要使和转型有关的人员能够看到未来,大家一起启动一个激动人心、崇高的愿景,让大家对未来拥有共同的期望,当拥有共同愿景的时候,就会让大家自愿奉献更大的气力,迎接更多的挑战。

  转型愿景是为了共同的目的,要体现所有人的希望和梦想,要激发大家的能量,所以,领导者必须要了解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要懂得如何与他们对话,获得大家的赞同。

  绝大多数企业将转型业务拆解给现有的部门去执行,这些部门既不具备转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也不具备转型的意愿和动力,而组织对现有部门的考核仍然是传统的财务指标考核,在现有体系下,短期内不能创造出业绩的新业务让位给老业务也就成为必然。

  也有部分企业制定了转型战略之后,交给一个内部团队去推动,或者收购一个互联网团队来执行,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原地打转,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脱胎换骨。究其原因,即使成立了独立的团队,如果纳入到现有的运营体系下管理,转型战略同样会被传统运营体系所扼杀。

  传统运营体系是为确定的日常工作提供支持的,而转型面对的是高度不确定的环境,需要快速有效的应变,需要对新团队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这些都是传统的运营体系所不具备的。用传统的运营模式管理一个新物种,最终的结果不是把新团队变得像老团队一样,就是管散了伙。

  其实商业模式颠覆的背后,首先是制度体系的颠覆,更深层次的是文化的颠覆,沿用过去的文化,过去的制度流程,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葬送了转型。

  2015年底,一丁集团宣告破产。这个以组装电脑和卖配件起家的企业,曾获得“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称号,为了赶上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在全国各地开了十几家智能体验生活馆,提前为传说中2018年即将到来的物联网布局,宣称要做全宇宙最牛B的互联网公司,然而巨额资金砸下去后,真正的客户少之又少,每家店的亏损额度惊人。

  其实原因很简单,重视体验的新生代因购买力不足不会光顾这些体验店,而购买力充足的中老年人又囿于传统,不接受这种过于新潮的购物方式。实际上这是典型的模式:不进行试错、不进行小范围市场探索、直接铺开大范围投入,最终结果是死路一条。

  没有认知到新业务和传统业务的重大区别,将二者等同之,“混淆了探索与执行”是不少企业尝试转型时的重大心智误区。

  转型新业务是一个脆弱的新生命,七个心智模式误区任何一个都足以将其葬送,如若不能解决七大心智误区,转型不过就是一场徒劳。我见到过许多转型失败的案例,失败表象上看起来有各种原因,诉诸根本是源自没有解决好这七个心智误区,掉入了转型的死亡谷,没有到达成功的彼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商业模式的致命缺陷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