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道歉并关闭网站:犯众怒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说实话,做这样的生意太招人恨,或者说是非太多,得罪人太多,何况你得罪的好多都是有话语权的媒体和文人。
视觉中国这家公司,说是从前年开始,开发了一个系统,开始有组织地大范围未授权疏忽使用他们图片的各种企业,然后漫天开价的要求巨额赔偿,通常一个小疏忽一张图片也不接受删除,直接索取几十万人民币的天价赔偿,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从该公司收入角度来看,据说“战果颇丰”。侵权确实不应该,但这种漫天要价的商业模式更不应该,现在还变成了这家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也是好笑了。我就不相信这样勒索的商业模式能延续且能维持。等着吧,总有一天......
如果你的企业用了一张没有任何版权标记的图片,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视觉中国”的法务找上门来,告诉你你的图片侵权了,一张图片几百到上千元,甚至是数千近万的赔偿。
去年还看到有朋友的被这种公司逼得只能是把所属主体的公司注销——官司实在是打不起,也不值得——图片的赔偿要耗费他公司一年多的营收......
对,版权突然就成了视觉中国的了,“此图是编辑图片,如果用于商业用途,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致电400-XXX-XXXX或客户代表。”
但大概是意识到不妥,视觉中国随后将图片说明改成了“此图片是编辑类图片,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并将标明为欧洲南方天文台(ESO)。
人家早就声明,这张黑洞图片是共享性质的,“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行本作品”,哪怕是你用作商业目的,比如杜蕾斯就拿去用了。
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图版权归属于欧洲南方天文台,用此图蹭个热点用于公司广告等商业目的有风险。”
关键是,现在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提供图片版权交易的平台,实际上很多高价的图片混在各种无版权的图片里,你不知道哪张是需要付费的。
另外,很多媒体的文章不过是插图增色用的,也不是商业目的,一篇文章能有多大的经济效益?你一个图片版权就要价数千块,这也太不合情理了。
从技术上说,视觉中国开发了一套“鹰眼系统”(图像版权网络追踪系统),可以24小时巡逻执法,那你为什么不提醒用户你是付费的版权呢,或者是给用户一个提示,要么付费使用,要么删除图片。
这才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如果消费者连知情权和选择权都没有,那消费者算什么?被强买强卖、狠宰一刀的羔羊吗?
“视觉中国”们的商业模式很简单,一边低价拿图片版权,一边高价收费,而且是以一种非常“不商业、不道德”方式。
视觉中国是上市公司,据悉4月12日它们将有3.88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55.39%,以今日收盘价28元/股算,解禁市值逾百亿元。2018年视觉中国曾对投资人宣称,“通过”鹰眼“新增年度协议用户比去年同期增长54%”。
2018年三个季度营收就7.01亿,其中图片版权增值服务占了5.73亿,一年大赚约3亿,每天约16个官司,这个市值、数字背后,不知是多少“付费”用户的无奈和屈辱。
4月12日,视觉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配合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彻底整改,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内容审核的质量,坚决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截止目前,公司尚不能准确预计整改完成并恢复服务的时间,公司正在积极、认真履行整改工作,力争早日恢复服务。网站恢复服务的具体时间,公司将另行公告。
视觉中国“黑洞”刷屏后,张颖再发微博:“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视觉中国的。”
做生意赚钱无可厚非,但还是要考虑好你做这个公司的动机和性质,不然就算是一时赚到了钱,也早晚还要还回去。
- 标签: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实时热点】突发!芯片价格暴跌90%!
今年以来,芯片荒问题虽然比去年有所好转,但有些领域的芯片仍然供应偏紧,针对芯片市场上的新变化,有的企业不断扩大产能,有的企业则…
-
人民银行: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黄盛、罗知之)“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
- 数字化:中国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 实时热点 !2021徐汇金巢铂瑞阁~劲爆新闻~官方推荐!简直不要太牛了!!!
- 2021年国家大事件有哪些 2021国内十大时事热点
- 大数据:贵州新动能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批中小学数字教材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