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跌时间表:一线2万、二线8000元、三线2000元,有无可能?
现在国内商品房价格过高,让购房者很头疼。一边是现在国内居民4000多元工资收入,勉强维持日常开销,另一边是,居高不下的房价,从2013年全国平均房价5850元,涨到现在的10000多元,基本上翻了一倍。而像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起码都在7万元以上。工薪阶层收入与当地高房价产生了明显的差距。这也难怪,很多年轻人都结不起婚、生不了娃。在高房价的压力之下,生活过得非常不易。
现在大家都希望国内房价能够再跌下来一些,让买房人能够轻松一点。再加上国家一直提出的“房住不炒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于是,网上现在都流传着,未来几年后,房价下跌的时间表,一线2万,二线8000,三线2000元。而很多网友看到这样的房价,马上就感到压力轻了不少,那么房价真的能够下跌到这样的“亲民”价格吗?
对此,专家们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三条:第一,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国内房价根本跌不下来。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必然会推高购房需求。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城市化率仅为36%,但是在2019年的时候就突破了60%。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成为市民。这样不仅能消化掉城市的库存新房,也会阻止房价的回归。
第二,现在真正刚性需求是很少的,96%的家庭都有一套房产,大家都想多卖一套房子,能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由于受到国内每年的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投资渠道的收窄,再加上房地产具有明显的赚钱效应,所以居民投机性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要想让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
第三,房价若是大跌会对国内经济和金融体系会产生影响。举个例子,现在一线城市房价都在7万元,如果未来几年,一线城市房价都跌到2万元,房价这么大的跌幅,会使很多家庭选择弃房断供,届时银行大量收进的是房子,又一时无法将这么多房产变现,银行的坏账率会快速上升,届时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专家们希望房价稳定的高位,既不要大涨,也不要大跌,这种想法有点一厢情愿了。正是因为,国内高房价才迟滞了国内的城镇化进程,目前国内农民进城速度将会大幅放缓,很多农民喜欢待在家乡发展。另外,现在央行收紧了银根,房贷难度越来越大了,各银行的房贷利率连续上升,炒房者在缺少资金的支持,根本无力推动房价的上涨。
更关键是,国内高房价软着陆也并非不可能,只要每年房价跌掉10-15%,百姓们的收入也逐步提升,只要用个三至五年的时间,让房价由原来的金融属性,回归居住属性也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很多人并不相信网上流传的房价下跌的时间表:一线2万,二线8000,三线2000元。而我们认为,这样的房价才是去除投机投资化后,回归到原来居住的属性。反正你们都不信,而我是相信的:第一,国内房价并非是只涨不跌的。北京附近的香河的房价从25000元跌到7100元,不也跌去了七成吗?
此外,离京30公里的燕郊的房价不也是从2017年底的4万元,跌到现在只有1.8万元。就连北京的房价也从之前的7万以上,现在跌到了6万以下,要说国内房价只涨不跌,那肯定是神话。而局部性的房价下跌,也没听说有多少购房者敢于断供弃房,并且发生什么危机!
第二,中国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房产,拥有一套房产96%,二套房产40%,三套房产10.5%,本地人真正的刚需是不多的。更何况,中国居民家庭的杠杆率已经用到了极致,房产占居民家庭总资的77%,只有23%才是金融资产。未来中国居民继续加杠杆的空间并不大,将会进入一个全民降杠杆,去金融化的房价调整周期了。
第三,从2021年开始,国内棚改货币化安置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旧区改造,就是在不大拆大建的情况下,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这就会导致拆迁购房需求会下降,而当地商品房库存会越来越多,房价只会下跌不会上涨。更何况,我国正在推进房地产长效机制,不仅是房产税要出台,我国正在规范房租市场,保护租客和房东的利益,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共有产权房、廉租房投向市场,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事实上,在房价远远脱离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迟早去投机化、去金融化,回归居住的属性。或许有人会说,就算未来一线2万、二线8000元、三线2000元,也会有很多人买不起房,而我们认为,只要让50-60%的家庭有能力购房就可以了,像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就应该选择暂时租房居住,并不一定非要急着买房,只要做到居者有其屋就可以了!
- 标签:高跃辉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6月11日你要知道的15个股市消息|投资简报
海南自贸港法通过;八部门联合惩戒非法医美,将于6到12月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舍得酒业经自查不…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其中本土病例9例均在广东
广东广州: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
- 滴滴出行递交IPO招股书:全球年活跃用户4.93亿,年交易额3410亿元
- 科技早报 | 滴滴赴美递交IPO招股书 阿里巴巴正在研发无人卡车
- 打破连续9周个位数纪录!本周上会企业数量重回两位数,A股IPO回暖信号来了?
- 猪肉价格下跌,“这2类产品”却迎来大涨价,生活成本又要提高?
- 2021年新规定,银行这4类存款不能再存了,存了的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