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商帮任何构成与其商业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一直到明清时期商品行业繁杂和数量增多,商人队伍开始与日俱增,这也使得其中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统治者向来都是推崇重本抑末的政策,因此在社会阶层的排序中,“士、农、工、商”,商在最末位,属于最低等的一类。这导致国家并没有明文的法律来对他们的进行合理的保护,而民间又对商人由来已久的歧视。
使这种情况长久以来,使得商人利用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和衷共济,于是便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和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和左右者。同时,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更加可以使用集体的力量来保护自己,而商帮在这特定经济、社会背景下开始应运而生。
商帮是一种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而在中国历史一共有“三大商帮”分别为粤商、徽商、晋商,同时也有陕商、晋商、徽商的说法。而粤商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又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一直的到来了清朝时以晋商,徽商,粤商,秦商,山东商帮、苏南商帮、浙江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河南商帮等十大商帮为主。
但是他们的存在绝对不仅仅是经济体制带来的,他们更类似于一种与经济打交道的文化群体,因此对于商业教育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商业教育往往分为商业道德教育和商业家庭教育,这是我国儒家思想下的缩影,比较讲究宗族血缘关系。而商帮的形成往往是宗族下的管理进而壮大,通过同族人一起结伴经商这也是宗族意识的体现,而拥有血缘纽带的商人们将这些商业教育在宗族内传递并且垄断。商帮文化形成的 “三缘”因素:即血缘、地缘和业缘。
在明清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大时代下,除了科考以外,经商是获得成功的另一个不错的捷径。一些知识分子在教育方面,不但会教导子女经商经验,还会将自身的商业教育进行了系统化的传授。然而,经商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商业其雄厚的财力的后盾,时候许多商人也有着求仕的想法。而商人首先要学的就是商业文化知识,即现在大学时学习的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希望此能够掌握市场形势判断供求关系从而获得最为优厚的利润。同时会从不同的角度为教育进行物质支持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
而从小的儒学教育让道德成为他们经商的最根本的支柱。主要体现在不准欺骗不准贪婪,对于商品的质量必须亲自把关。并且在儒家思想下经商是商人与顾客的互利共存而不是互相剥削。往往碰到的顾客也会纵容,使其良好商业信誉在商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
最直接最粗暴的方法就是将子弟放到商业中自己摸索应对,实践出真理,商业活动因为涉及范围多,且又复杂繁琐,所以往往拥有不确定性。而不同的商业老板成功的方法都是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商业的应对往往是自身在其战场上不断的摸索。能够让子弟真正成为商人的方法就是亲自带入商界进行闯荡,而这是一种真实而又残酷的商业实践成为真正优秀的商业人才。一些成功的商人把自身成功的经验记录成相关的书籍留给子孙后代供他人阅读。这些书籍促进了商业知识的繁荣。而书籍分为商业技能和商业经验,前者是技术后者是理论。是商人能够有序经商。
同时社会动荡能够给商品经济带来极大的影响,商人可以获得利也可能落败。加上随着儒家思想的强化,家族兴盛才是商业教育最为深层的目的。随着明清市场的扩大,商人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进而产生了空间地区的扩展,导致了很多的商业进行了对立和竞争。而在封建王朝没落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他们因为其经营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而开始衰落。
- 标签:中国商业文化知识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明清商帮任何构成与其商业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一直到明清时期商品行业繁杂和数量增多,商人队伍开始与日俱增,这也使得其中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
弘扬优秀中国商文化 以创新的理念传承经典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冉隆楠)以商贸富国为核心的中国商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 2010中国商业文化蓝皮书发布
- 权健淘汰恒大
- 网友快评:曹德旺因税重“跑路” 能人都走了
- 玻璃大王曹德旺又刷屏了!出资100亿筹建科技大学网友一致好评
- 新商业文化民族复兴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