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评论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是什么)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是什么)

 

产业,指一个经济体中,有效运用资金与劳力从事生产经济物品的各种行业。经济学上,惯常把产业分门别类。

一般而言,产业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与该国的经济密切相关。石油、金融和观光,为全球前三大规模的产业。通讯业成长也相当快,物流业也是历久不衰。

各国GDP(上图)及劳动力(下图)和三类产业的分布概况,各国绿色、红色及蓝色的比例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

目录

1 产业分类

1.1 按生产责任分类

1.2 按技术含量分类

1.3 按利润分类

1.4 其他

1.4.1 第四产业

1.4.2 第五产业

1.4.3 第六产业

2 历史

3 产业结构变化

4 产业分类法的缺陷

5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

1 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式。中国所采用的为三次产业分类法。其中第三产业无论在产值和利润上都是最大。

1.1 按生产责任分类

第一产业,又称初级产业,是指位处一件产品的生产链最低层的行业,这些行业在一件产品的生产链中担任原料开采工作,是该产品自生产至供应市场的最早阶段。

第二产业,又称中级产业,是指位处一件产品的生产链中层的行业,这些行业在一件产品的生产链中担任原料加工的工作,是该产品自生产至供应市场的中间阶段。

第三产业,又称高级产业,是指位处一件产品的生产链中最上层的行业,这些行业在一件产品的生产链中担任物流、分销、中介等服务性工作。第三次产业需要接触产品的终端顾客,是该产品自生产至供应市场的最后阶段。一些特殊的例子,例如教育、学术研究、科技研发、法律专业、医疗等行业便是教科书、教学工具、实验工具、医疗工具这些操作性产品,和宪法、法律、科学理论这些概念性产品的第三次产业。由于概念性产品的生产过程很难厘定,因此概念性产品的相关行业有时会被另外归类成第四产业。

因为每样产品都有自己独有的生产链,所以第一产业对于不同的产品而言有不同的意义。

以下是按生产责任的产业分类定义表(三级分类):

产业类型定义第一产业产品的生产链最低层的行业,担任原料的提取工作,是该产品自生产至供应市场的最早阶段。第二产业产品的生产链中层的行业,担任原料加工的工作,是该产品自生产至供应市场的中间阶段。第三产业产业链最上层的行业,担任物流、分销、中介等工作。第三次产业需要接触产品的终端顾客,是该产品自生产至供应市场的最后阶段。

举例:

产品手机楼房建筑材料粮食第一产业硅矿开采商没有(可以是铁矿开采商→钢材提炼厂)铁、石矿开采商种植业第二产业零件制造厂→组装厂建筑工程商材料加工厂(钢材提炼)稻谷加工厂第三产业物流公司,批发商,分销商,维修商房地产中介物流公司,建筑材料批发商食品分销商,饮食业

1.2 按技术含量分类

低端产业

中端产业

高端产业

1.3 按利润分类

高利润产业

中利润产业

低利润产业

除此以外,产业也有其他分类的方式。像以市场为基础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及行业分类基准,就常用在财务及市场研究中,这些分类是用制造的商品、机能及市场为产业分类。

产业也可以依产品分类,如化学工业、石化业、汽车业、消费电子产品、肉类加工业、餐旅业、食品产业、水产业、软件业、造纸业、娱乐业、半导体产业、文化产业及贫困产业等。

1.4 其他

第四产业

第四产业是以提供智能服务为特征的产业领域,以非直接而隐藏性的服务(如设计操作系统给予人使用电脑、确保国家人员安全、未知科学理论探索)。一般认为,与资讯技术、科学研究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资讯产业属于第四产业。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生化科技等等。亦有人认为应更细分至第五产业,指提供非牟利为目的之公共产业,包括国防、司法、治安、消防等政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福利事业等等,但亦有人认为这类行业属第四产业。一国经济亦可以概括地分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而各产业一般被归入私营部门。

第五产业

也有分类方式是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定义为新的第五产业,包括出版业、动漫业、电子游戏业、戏剧、舞蹈、企划、装修等等能体现文化与创意的产业。

第六产业

非盈利公共产业会被定义为第六产业。

2 历史

工业革命产生了以大量生产为目的的工厂,对社会造成相当的影响。工业革命之后,工业成为提供国家生产力和就业机会的主要部门。在欧洲,工业发展打破了过去重商主义和封建制度主导的经济结构。许多科技上的突破和进展,例如煤和钢的生产,也促进了新产业的出现与发展。许多工业国家开始实施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资本家以铁路和轮船连接以往难以到达的世界市场,公司有能力扩充到昔日想所未想的规模并赚取数之不尽的财富。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此远远抛离农业。

产业分类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最早提出,他当时为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在其所著《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他把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之后产生很多分类方法,各国分法虽略有不同但是几乎都大致相同。近代又从第三类延伸出第四与第五类产业,也就是本身无明显利润但是可以提升其他产业利润的公共产业,以及体现出文化与创意的文化及创意产业。

3 产业结构变化

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柯林·克拉克透过费舍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在工业革命前,人类经济产业以第一级产业为主,农业、牧业、林业等等。

克拉克的产业模型(1950)

在工业革命后,第二产业大量出现,各种制造业利用机器生产,取代以往家庭手工业式的生产,生产力大大提高。第二产业占的经济份额日渐加重,取代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也带领人类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在国家发展的层面上,每个发达国家也必经这个阶段,称为工业化,著名例子有日本的明治维新。

产业结构与国家收入的关系

踏入二十世纪,在发达国家的大量资金及劳力流入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作主导的时代也日渐远去。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长久的工业发展使国民收入上升,工资率也连带上升。于是传统工业大国在劳力密集工业上的比较优势,渐渐转入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手中,例如香港的工业北移现象、亚洲四小龙的兴起,以及后来东南亚及中国的兴起。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于是转型成以第三产业及资本密集的高科技工业为主。国民收入决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也影响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两者是互为影响的。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太容易找到既可以衡量产业产值及经济效果,又可和以往相比较的指标。例如以往经济效果可以用制造的工作机会来表示,因此一个产业区块的雇用人数减少,往往代表此产业的竞争力不足,但近来精益生产也会带来这様的情形,可能一个生产线只由一至二个人管理即可,像目前香烟业就是如此。

而且先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实际的制造生产及其供应链其实已移到其他国家,产业产值对本国的经济贡献不大,形成某种程度的空洞化。因此自2008年起,欧美国家开始重新着重将部分制造业留在国内生产的经济政策,即再工业化。

4 产业分类法的缺陷

费歇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及以之为基本的五级产业分类法)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距今历时已久。而人类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及经济不断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兴行业,产业结构亦与费歇尔身处的年代大为不同。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法浮现了一些缺陷。

有些行业分类模糊。有些行业分在多于一种产业也说得通。例如装修,它既是一种服务,理应归入第三产业,但它亦是对未完成品(空单位)的加工,亦可作为第二产业。例如能源行业,它既是加工,又是服务,如果是一些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则可称为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过于复杂。由于生活水平提升,各种新服务出现,同样是第三产业,行业性质可以相距甚远。举例说,补鞋匠与医生、律师同属第三产业,以笼统粗略的分类企图对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显然是困难重重的。

针对以上一点,有人提出把科技知识的行业从第三产业独立出来(事实上这些行业也不一定是在提供服务),称为第四产业。但第四产业的说法仍未完全普及,也未统一,有人认为非牟利的公共事业为第四产业,但也有人认为那应该是第六产业。

近年来,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在各国发展迅速,因而出现了新的第五产业,用以指体现文化、创意等行业及其工作(包括文化作品、创意科技产物、艺术表演等)。

5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全名为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由联合国统计司开发,将所有经济活动分类。这个分类方法,被视为最完整及最有组织的分类方法,世界各地的统计机构亦由此发展自己的分类系统,如北美行业分类系统、北美产品分类系统、香港标准行业分类等。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根据不同实体(包括个人及机构)开展的经济活动,将不同的经济活动分类。最详细的一级(类)行业分类的类别是根据相关活动的物资去划分,在大多数国家,往往以传统习惯和重要性将类似的活动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统计单位,方便在境内使用。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第4修订版,如同以前的版本一样,以原料输入、运用和输出的产品作为分类标准,注重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性质,去界定和划分不同的主类、大类、中类、小类和小分类等。

时代变迁的速度和深度,往往能从城市的发展中得到最直观的呈现。在疫情长期化的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绿色生态意识的提升,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通过全球范围的城市调研和观察,德勤对2030年的城市发展进行了展望: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普及的智慧健康社区、以人工智能实现城市运营自动化……这些趋势打开了未来城市生活的想象,也能够为当下城市发展的技术方向与理念提供借鉴。

01

规划绿色公共空间

城市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空间。尽管人们对城市的传统印象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是随着全球碳减排目标的推进,以及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未来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将更以人为本:街道绿树成荫,公共空间灵活新颖,成为兼具生活与社交属性的宜居中心。

清洁、绿色的城市也将有利于碳中和的实现。城市绿化带可以有效储存和消耗二氧化碳,而合理的绿色规划将有助于降低2-8度的气温,从而降低空调需求量,减少城市电力消耗。

02

构建智慧健康社区

在老龄化背景下,预防医学需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人工智能、GPS定位、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支持下,未来城市有望构建更成熟的智慧健康社区,即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个人积极管理自身健康;同时基于社区,逐步打造运行于传统医疗体系之外的实体,形成有效的疾病预防机制及医疗生态。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互联网医疗将在城市社区服务中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来助力不同场景的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升级需求。

03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打造15分钟城市

15分钟城市即通过城市规划,在步行或骑行15分钟范围之内,提供大部分便利设施(尤其是杂货店、生鲜食品超市及医疗机构)。

在这种新型方案中,城市将建立集工作、居住、医疗、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社区,降低居民不必要出行的需求,从而减少碳排放;并进一步增强社区归属感,提高可持续性和宜居性。而在老龄化趋势下,15分钟城市也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一站式养老服务。

04

加速低碳智能出行

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催化城市出行的飞速发展。在未来十年中,随着电气化、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和互联基础设施等逐步普及,以及对碳减排需求的增长,低碳智能出行的趋势将进一步加速。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渗透率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78万辆,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据测算,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26万辆。

05

实践循环经济与本地生产

资源决定着城市发展的上限,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实现长远发展?未来,城市将形成基于生命系统的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共享。

一方面,通过在产品和材料的生命周期结束时进行回收和再生,形成循环经济,发挥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同时,增强城市的本地生产能力,如在屋顶或其他可利用土地上进行城市耕作,以提升城市应对粮食供应的韧性。

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

06

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城市运营自动化

在AI、5G、大数据等技术的驱动下,城市将逐渐形成大规模连接的生态系统,拥有广泛的物联网、数字解决方案和应用程序。未来,依托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以数据洞察为驱动,智慧城市将提供城市的整体景观,实现预测分析和事件管理,并提供运营建议。

根据住建部统计,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快速。截至2020年4月,我国累计智慧城市在建试点数量达到749个,占全球总数近一半,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

07

强化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数据与服务变得高度整合、互联,近年来网络威胁不断增加。据咨询公司Cybersecurity Ventures预测,2021年全球因网络犯罪导致的损失将达6万亿美元,几乎达到世界经济的10%。因此,维护网络安全、防止隐私泄露成为智慧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目标。

2021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项法律法规,释放了更多极具操作性、执行性和实质性的规定,也进一步驱动网络安全技术产业的发展。

08

聪明的销售员感受客户的情绪,而不是了解客户的事实。

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监控和警务预测

随着生物识别、智能摄像头、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城市将采用更广泛的智能解决方案,以实现城市改善、重大事件管理等。

除了安全和犯罪侦查预防之外,人工智能等追踪系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用于追踪城市污染排放,助力形成合理的碳排放指标,并在赋能碳中和目标达成方面贡献力量。

时代正在抛弃不爱学习的人

掌握知识才能赢得未来!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智慧黄页 全球招商)

文章来源于网络转发

广告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公众号:qcbdlm

动机是你的内心之火。如果别人想从外部点燃你,那么你容易被伤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