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赚钱”二字的经济学意义——与左小蕾商榷
左小蕾认为良性循环是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话的确不假。任何人都希望经济能够良性循环。但是,厂商以成本加利润来定价的这种操作方式,必然无法达到我们所期盼的“良性循环”。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痼疾,是市场经济本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借助于外部的力量进行干预。更加准确地说,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均衡的系统,要维持这个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必须持续向其注入货币。
前几年经济之所以能够维持高速增长,就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美元进入中国,充当了对中国这个经济实体持续注入货币的重要角色。虽然这种货币注入模式让我们损失了大量的实物财富,造成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但却维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2008年末,国际经济风云变幻,突然之间出口坍塌了,依靠吸纳美元注入货币的机制出现了问题。于是,中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大面积破产、倒闭、歇业,大量民工失业提前返乡,目前危机仍在进一步恶化的过程中。左小蕾似乎认为目前的情况还不是很严重,但我觉得很不乐观。《社会蓝皮书》公布的调查失业率达到了9.4%,而曾湘泉说调查失业率已经达到24%。如果对目前的危机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可能会错失治理危机的最佳时机,从而使得危机扩大化。
在左小蕾看来,财政赤字、印钞票是一件十恶不赦、严重违反道德的事情,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做的,也是不应该做的。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误解。近年的国外文献指出,如果考虑储备的需要,则财政赤字、银行坏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搞市场经济,到了今天这个阶段,对企业主而言,赚钱是它的唯一目的,而生产只不过是赚钱的手段,如果资本市场利润丰厚,甚至可以不必从事任何生产活动,就直接赚钱去了。然而,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是以负债的形式发行的,任何人赚到了钱,就必然意味着另一个人要为它承担相等数量的负债,不断赚钱就意味着不断增加负债。这里面暗藏着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一旦其他人的负债不能持续扩大,就会爆发经济危机。今天这场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就是因为美国消费者的债务规模无法持续扩大造成的。全球资本主义已经陷入一场“利润枯竭式”危机。
中国要率先从这场危机中走出来,就要从制度上彻底解决印钞票、满足企业赚钱要求的问题。企业没钱赚,市场经济就搞不下去。左小蕾文中提到的方法及目前的降息等一些列措施,总的来说,仅仅是对经济体补充资本的措施,这些措施无法解决企业赚钱的问题(也就是利润来源的问题)。市场需要的是利润,而不是资本。利润(钱)是企业生产不出来的,生产仅仅是赚钱的一种手段。只要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市场不缺资本。
货币名目主义者认为,货币是国家的创造物,印钞票是国家与生俱来的特权。由于政府允许用它发行的货币来交税,因此,毫无价值的纸币才得以流通。由国家发行一种无需担保、不必支付利息、不必赎回的纯货币,是满足市场经济赚钱要求的最佳途径。在经济形式不景气时,由国家发行这种纯货币,扩大消费需求,等经济形势好转以后,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国家可以通过加大税收的办法,收回这些货币。由于人们储蓄金钱的本性,很多纯货币是不必收回的。这意味着国家可以获得一大笔的铸币税收益。
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由于我们在医疗、养老、上学、就业等各方面的保障不健全,每个人都需要自己储蓄一部分钱来应对自身的收入波动。目前的以负债形式发行货币的货币供应政策,根本就无法满足这部分货币需求——因为没有人愿意为别人负债、也没有任何人有能力承担这么庞大的一笔债务!这部分需求也是对纯货币的需求,也对应着一笔巨大的铸币税收益。
按照德国经济学家虎博教授的方法估算,我们每年在铸币税方面的损失就高达2万亿之多。本人分析,这项损失可能更多,大致高达4-5万亿之多。如此天文数字的铸币税损失,是流失了的社会财富。如果能够拣回其中一部分用于改善社会福利,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左小蕾把我们的建议说成是“让政府闭着眼睛给钱”也是不妥的。钱,对于企业或个人,是一件大事,要靠劳动挣来。但是,对于具有印钞特权的国家来说,是一件再也小不过的事情。老百姓并不吃钱。钱,仅仅是一种维持经济正常运转的工具。如果国家能用发钱的办法,把经济搞上去,把社会福利提上去,何乐而不为呢?发了钱,工厂就会开工、工人就会劳动,经济就运转起来了。让政府发钱的物质基础,是我们有过剩的生产力。现在出口萎缩,几乎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大量的产能过剩。这些过剩产能都是政府印钞的物质基础。
我们建议的发钱措施,绝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政策措施。我们认为,全民发钱应当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因为,赚钱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哪天企业不想赚钱了,发钱的政策也就可以停止了。只要企业想要利润、老板想赚钱,就要不断发钱,就具有不断发钱的微观基础。
主流经济学并不研究赚钱,也不知道赚钱是怎么回事。但是,现实的经济学,要首先从理解“赚钱”二字的经济学意义上开始入门。
良性循环是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当消费这一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提出发放消费券成了最直接的修复循环系统的办法,可这也正是很多人争论的焦点。
“消费券政策是一次性的短期效应,没有后续的投资和资金,不能形成消费——投资——生产——收入——再消费的循环,不能达到刺激经济恢复正常增长的目标。”左小蕾认为。在经济低迷、民间投资明显下降、经济增长缺乏持续动力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有13亿人口的中国,以刺激消费增长为目的、人人有份的消费券,可能使经济增长缺乏民间推动力,因而成为竭泽而渔的一次性短期经济行为。
“我们还没有到那种地步,中国还有调控空间。”左小蕾说,“我们很多人都老想着政府闭着眼睛给发钱,这种思想是很不好的,而且发消费券都是一次性的效应。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并没有恶化到必须超常规扩大财政赤字,靠印钞票来发放消费券维持经济运行。”
虽然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呈下滑态势,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的风险也存在。但中国经济并没有处于所谓“流动性陷阱”的困境,货币政策还有调控空间;特别是前几年经济增长增强了国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只要政策更有效率地使用财政资源,比如说有效利用4万亿元政府投资,拉动民间投资而不是排斥民间投资;大力启动农村消费、改善城市消费结构;稳定一般消费品出口,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在有序恢复正常运行的同时,开始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
年初八的时候,我和一群亲戚吃饭。其中一个亲戚是多年的农村中学校长,认真负责。当我问到现在的初中生和十年前的初中生有什么不一样的时候,他回答了一句简单的话:“现在农村孩子好像没有野心了,打架都打不起来。”在其他地方调研的时候,我也听说过类似的答案。对于老师来说,相对于90后来说,同年龄段的00后少年越来越“乖”了,他们不再拉帮结派,不再打群架,最大的问题只是玩玩手机。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失去活力满满的
美德,美法与秩序——谈谈“当代武训”,教改良主义者钟祺翔那披着后现代皮的前现代游戏作品《明日方舟》
- 标签:经济是不是钱的意思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理解“赚钱”二字的经济学意义——与左小蕾商榷
左小蕾认为良性循环是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话的确不假
-
打破“消费禁区”第一人 消费经济学一代宗师
28年来坚持创办《消费经济》杂志,只是尹世杰毕生开拓中国消费经济这门新学科的创举之一…
- 【特别推荐】历史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上中下篇)
- 解局消费新时代 分享消费新模式消费金融学派发起人刘洋研究员接受《经济》杂志采访“
- 专业解读丨国民经济管理: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
- “智”变消费升级 “慧”及经济发展“第二届中国消费经济论坛”媒体发布会在京召开
- 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