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经济

《财经》2020年度书单:在阅读中寻找共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财经》2020年度书单:在阅读中寻找共识

  2020年转眼就走到了头,这一年很可能成为我们大多数人记忆中最难忘的年份。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到年末仍未完全平息,与此同时,这一年中若干新闻事件不断牵扯国人的神经,每一次都形成激烈争论,观点两歧、相互攻讦,几乎成为网络世界里的常态。在这种价值观多元的氛围下,阅读变得异常珍贵,因为大多数争论在回归常识后,会变得轻松易解,也易于形成共识。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各行各业在2020年遭遇诸多困难,出版业也同样面对艰巨挑战,但这一年仍有大量优秀图书面世。

  在编选《财经》2020年度书单时,仍以“问题意识”为基本准则,即在这一年出版界所推出琳琅满目的作品中,哪些书把准了时代脉搏,哪些书回答了人们关心的问题,以及阅读哪些书有助于蓄积思想资源,作为对当下公共事务进行思考和分析的工具。以此为标准,在经过艰难取舍后,选入20本著作(排名不分先后),归为两类:“经济与商业”和“通识”。

  “经济与商业”类别中,《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特别值得一提。该书精选过去15年中,克鲁格曼发表于报章的专栏文章,汇集作者对美国数十年来积重难返的经济、、社会问题之深刻反思,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美国社会出现的问题与挑战。此书也可视为克鲁格曼对自己经济学研究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

  《极端经济》别开生面。作者本人就是经济决策者,思考经济问题时便能更具批判眼光。他结合田野调查与理论思辨,将注意力集中在“极端”情况,试图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一些面临极端状况的经济体,从而了解人类如何应对不同危机挑战,并探寻极端环境下的经济发展轨迹。作者提出一个新颖的理念,经济体的“韧性”有助于其应对极端危机打击,并在书中提出了增强经济韧性的现实路径。在面临新冠疫情等极端危机的当下,阅读此书正当其时。

  “通识”类中,《我的二本学生》颇有特色。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当大家都把目光盯着名校毕业生的生存境遇和奋斗历程时,作者黄灯则将自己的观察视角放在了“二本”大学生群体,用自己收集的大量一手资料,呈现出这些学生成长中的际遇和困惑,折射当下最为多数的普通年轻人的状况,并勾画出一批年轻人最常见的成长路径。这是一本冷静客观、有血有肉、有温度的著作。

  《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原版虽已面世多年,但中文版推出后在国内的学术环境下阅读,仍觉颇为新颖。此书关注一个国人常见的疑问,为何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却没有立即推行相应的外交和军事全面改革,而是一直延沓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洋务自强运动?作者在吸收前人不同解释范式的基础之上,作出了独辟蹊径且颇具学术野心的研究。作者认为,鸦片战争失败带来的巨大改革动力,被清廷内部不同文人集团之间的斗争所消解。

  本书是《经济学期刊》的125周年特辑。该刊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经济学五大期刊之一,也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学术阵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名满全球,诺贝尔奖得主多达12位。本书回顾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的贡献,也呈现了芝加哥学派的发展图景和当代经济学在过去100多年的演进脉络。

  《经济学期刊》为庆祝创刊125周年,邀请了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和商学院中的杰出经济学家,分别就各自专攻领域,撰文回顾该子学科目前取得的成就,借此展示《经济学期刊》和芝加哥学派的贡献。这本专辑容纳了各种不同观点和见解,体现各位作者特有的立场和个性特点。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是一位不那么“主流”的经济学家。他一身而具多重身份,既是闻名世界的经济学家,又是一位在知名报刊上拥有阵地的专栏作家。首先就经济学家这一身份而言,克鲁格曼成就相当了得,不仅著作等身,还于2008年凭借在经济学诸多领域,尤其是国际经济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国际贸易领域,他创建了“新贸易理论”;国际金融领域则建立了第一个“汇率目标区理论”规范模型;另外,他还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并提出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精选过去15年中,克鲁格曼发表于报章的专栏文章,展现了作者对美国数十年来积重难返的经济、、社会问题之深刻反思。全书涉及社会保障、医疗体系、房地产、税收改革、财政困境、危机管理、不平等、国际关系等经济的各个方面,可以视为克鲁格曼对自己经济学研究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

  作者之一的阿比吉特·班纳吉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当前世界面临许多紧迫问题与挑战,比如经济增长的挑战、移民难题、贫困和不平等,学者专家各抒己见,而真有见地且敢于直面问题核心者并不多。班纳吉和迪弗洛在这本性的著作中,深度解析了如何面对当下世界的核心挑战,阐述了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诸多富有创新和启发性的解决方案。

  《好的经济学》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两位作者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急迫问题,既展现出了犀利的批判视角,也提出了建设性解决思路,不仅指出了经济政策的失败之处,人们被意识形态蒙蔽之处,也阐明了在当前这样一个环境下,好的经济学在哪些领域会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在本书中以起特有的跨学科思维和深具人文关怀的道德精神,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的全新纬度。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的两个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定和完全信息假定。经济学家习惯用量化分析的方式,把许多容易感知、追踪、整理的指标作为经济研究的重要参数。本书则独辟蹊径地将“叙事”引入经济学研究,将过去依赖于抽象建模和数理统计的经济学还原到有温度、有感知的生活切片和历史场景中,将人们的言谈、议题和故事,作为解构经济现象的重要视角。

  此外,作者还通过诸多重大事件的回顾,辅以数据分析,展示了流行叙事对历史进程及其中个体人生的深刻影响,表明对这些流行叙事的经济学思考,可以提高对金融危机、衰退、萧条和其他经济事件的预测能力,帮助我们未雨绸缪,将各种负面冲击的危害降到更低。

  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流中,投机商和骗子从不鲜见,从“大娱乐家”巴纳姆到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案制造者伯纳德·麦道夫,商业骗局的盛行在美国短短几百年的历史中十分突出。对商业自由精神的信奉,要求适度放松监管,而这使得应对商业欺诈变得十分复杂。因为放松监管带来了一连串代价高昂的欺诈问题。与此同时,来自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对欺诈的关注和斗争从未停止。

  本书追溯了美国的商业欺诈史,提供了理解美国历史的一个独特视角,即从巴纳姆时代到麦道夫时期的美国商业是如何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私人部门对于欺诈行为的态度如何演变,以及这反过来又如何促进和改变了政府的监管态度,从而对商业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理查德·戴维斯的新著《极端经济:韧性、复苏与未来》是一本别开生面的著作,结合田野调查与理论思辨,并透出对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批判”意味。该书通过对诸多鲜明实例的分析讨论,提出面对放眼可期的挑战与危机,增强经济韧性的路径。

  《极端经济》中所说的“极端”(extreme)不是简单的现象描述,而是对一种社会经济状况的特定指称,更可视为经济研究方。以社会经济状况来说,这里的“极端”也不应仅仅理解为金融危机、资产泡沫破裂等现象,还包括发生在特定经济体的突发情况,比如海啸造成的经济瘫痪、人口老龄化达到较高水平后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和政府低效导致的市场失灵。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极端”情况,试图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一些极端的经济体,从而了解人类如何应对不同的危机挑战,并探寻极端环境下的经济发展轨迹。作者预言,最晚到2030年,大多数人都将生活在本书所描述的极端环境中——人口老龄化、破坏性技术进步成为常态,以及不平等问题愈加严重。戴维斯提示我们,要想妥善应对这些挑战,须考察各种极端情况以寻求借鉴。

  《要领》是斯坦福大学原校长、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会主席、图灵奖得主、“硅谷教父”约翰·汉尼斯的新作,被誉为“要成为领导者”之新生代的领导力讲义。作者本人同时在科学研究、大学管理、公司管理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功。他在本书中以诸多真实案例来现身说法,总结出10条归真求是的“领导要义”。

  《要领》不是一位教育家谈教育或者大学谈如何领导大学,汉尼斯希望提供的,是一套针对一般领导者而言更普适的领导要领。与此同时,他以自己的领导经历作为案例和总结提升领导力的源泉,构建出一种“校长式领导”模式。

  苏世民,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他与彼得·彼得森以40万美元创建黑石集团,并将其发展为全球私募巨头,被媒体称为“华尔街的新国王”。

  苏世民以独树一帜的投资原则和管理原则,带领黑石集团一步步成为全球私募股权和房地产投资公司巨头。他花费一生时间去学习、去思考如何成功、如何实现梦想,他将这些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教训都浓缩在这部书中。本书字里行间蕴涵着苏世民的投资管理技巧,以及取得成功的经验与教训,更融入他一生持守的处世哲学。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专业领域为金融理论、股票、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另著有《金融的逻辑》《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等知名畅销书。

  继《金融的逻辑》之后,陈志武教授再论“财富的逻辑”,从不同角度讨论了金融、法治、新闻媒体对于“财富”的基础性作用。在《财富的逻辑(上)》中详尽地分析并回答了一系列关于“财富”的根本性问题,提供了看待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全新视角。在《财富的逻辑(下)》中,作者则列举中外金融市场的各种泡沫,提供丰富的前车之鉴,透彻解析了现代财富机器的运作机制。

  萨缪尔森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代凯恩斯主义集大成者,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学派,被称为“最后一位经济学通才”。但除了其专著和声望外,人们对萨缪尔森所知不足,也缺少相关的权威传记作品。《萨缪尔森传》是一本有关萨缪尔森,也是有关一个庞大的经济思想帝国的书。

  作者结合书信、作品和相关人物回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档案室,美国国家档案馆、哈佛大学出版社档案室等存档的文件,以及萨缪尔森的朋友、家人提供的其他材料,不仅呈现了萨缪尔森丰富多彩的人生、职业生涯和思想发展,也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经济学家群像和经济学的演变;不仅是萨缪尔森个人的传记,更是一段经济学发展的断代史。

  作者称,本书是一本“教学札记”,是对其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更是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以及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的成果。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的普通年轻人的境况。《我的二本学生》是一本非虚构作品,作者从自身的教学日常写起,通过任教公共课、当班主任以及“导师制”等不同教学形式,尤其是在接受学生求助和咨询等琐碎的职业体验中,获得了学生群体成长的第一手资料。本书是对这些学生成长和困惑的体认,折射出当下最为多数的普通年轻人的状况,并勾画出一批年轻人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项飙现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等。本书是项飙教授与《单读》主编吴琦的访谈录,讲述了项飙个人思想的形成,身为人类学家的经验,以及一个中国学者的焦虑。

  项飙教授在讲述丰富经历的同时,也正视自己的缺陷、危机与焦虑,实实在在地去应对学习、研究及生活中的问题。他一路追溯了自己的童年、青年、大学时代、“浙江村”的研究,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了田野现场,从中理解自己面对的社会环境,做出个人选择。

  “民粹主义”(populism)是西方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近年来成为公共中频繁使用的热词,以此描述一种令人注目的新兴势力。这些热衷于民粹主义路线的人物,表现出一些相似特点,比如他们的演讲极具煽动力,鼓吹极端理念和政策,宣称代表底层民众,诉诸民众被漠视的利益和被压抑的愤怒,发誓彻底改变和无能的建制派精英们所造就的黑暗现状,并许诺民众一个崭新的光明未来。

  米勒的《什么是民粹主义?》是一部介入思想争论的著作,被誉为“对民粹主义现象最好的理论解释”。本书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释,并由此针对当下的现象提出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

  本书作者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是美国知名社会学家和作家,其所创作的书籍皆与当下美国社会中备受关注的议题相关,而本书则是她对极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的美国保守派人士的一次深入调查。作者探索了保守派人士的许多生动的深层故事,被誉为理解特朗普胜选的关键作品,也是迄今对特朗普背后对抗情绪的社会基础及右翼平义整体最清晰的记叙性说明。

  霍赫希尔德在路易斯安那州选取了60个人进行交流与访谈,又在其中40个核心访谈对象中选出了6人做深入剖析,在大量访谈记录的基础上写成了此书。通过展现他们生活的多个方面,挖掘了当下美国社会中保守派人士内心的深层故事,揭示此前不太为人所知的美国社会的另一面相。

  贾雷德·戴蒙德有时被称为“环境史学家”,以其《枪炮、病菌与钢铁》《崩溃》等著作闻名于世。这些作品事实上早已超越环境史范畴,更多从环境等因素出发,考察社会与文明演进的逻辑。2020年4月,他的新著《剧变》推出中文版,一改此前的“环境史”写作理路,应用了全新的研究方法。

  他在《剧变》中抛却前几部书中使用纯熟的环境地理等变量,转而将心理学视角引入对一个国家和社会如何因应危机的研究。从个人应对创伤的心理过程抽绎出若干变量,再将其施用于分析国家如何应对危机。作者认为,用这些心理学变量来解读国家应对全国性的危机,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解释力。戴蒙德称,不论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将在未来数年中迎来一系列严重危机,比如核武器问题、社会不公正、气候变化。而对美国来说,最严重的问题莫过于极化和社会阶层趋向固化。

  “工厂”是什么,它从何来,会到哪里去,又为这个星球留下了些什么。这些疑问在历史学家乔舒亚•弗里曼的新著《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中都能找到线索。《纽约时报书评》对这本书的评价可谓中肯:它提供了一个犀利的视角,说明工厂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巨兽》讲述了过去300年间工厂从出现到发展的历史,提醒读者,我们今天就生活在一个“工厂造就的世界”。工厂的确如同一头巨兽,他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但他的存在也促成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乔舒亚•弗里曼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研究者,执教于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和研究生中心。严格来说,弗里曼的研究路数应该归入“社会史”,或者更具体一点说“劳工史”。《巨兽》之前,另著有《纽约工人阶级》(2000年)和《美利坚帝国》(2013年)。

  本书在现代社会演进的大背景下,讲述关于工厂的故事,探讨它如何作为工业化和社会变革的具化物,为这个世界同时带来梦想和梦魇。作者在时间和空间等维度上进行大跨度的比较研究和分析,不仅谈到18世纪英国德比郡的纺织厂,也观照20 世纪美国、东欧和苏联的钢铁和汽车厂,最后将目光转向中国和越南的巨型工厂,探讨其在新技术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许倬云先生是享誉世界的史学大家,先后执教于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等。许先生在美生活逾60载,通过本书以历史学、社会学相结合的视角,延续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的精神,把在美国所观察到的人、事、地、物等真实案例还原到它们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源流,并摆回它们所属的文化、制度与社会脉络之中。

  本书讲述了从“五月花”号到特朗普的美国发展,以及近年来的衰败、冲突与问题,把美国作为观察西方现代文明的窗口,来以此总结和反思人类的发展与走向。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不算一个新题目,此前已经有大量经典著作问世,对于这一段的历史也有过多种不同解读。其中一个重要讨论主题是,为何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如此“创巨痛深”却没有立即推行相应的外交和军事全面改革,而是一直延沓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才举步维艰推进洋务自强运动。

  西方汉学界对此有两种主流看法,一种将鸦片战争前后占据统治地位的保守主义观点归咎于儒家传统;另一种则认为清政府的对外守旧决策源于太平天国运动所带来的冲击和注意力转移。在吸收前述不同解释范式的基础之上,《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作出了开创性且颇具学术野心的研究。作者认为,鸦片战争失败带来的巨大改革动力,被清廷内部政争所消解。作者将清朝在战后的外交僵化,归因于鸦片战争前后的内部政争,并指出不同文人集团之间的斗争,不仅塑造了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满清的外交决策,而且持续影响着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

  著名左派学者乔姆斯基认为,美国在南北战争前后争持不下的议题,并没有在战争结束、奴隶制被废除之后就得到彻底解决,而是流播绵延,及于今日。本书作者方纳先生也持此论,认为美国南北战争后“重建”时代的许多与社会议题,对今日美国依然产生着持续影响。本书名为“19世纪美国的遗产”,就点出了全书核心关切所在。

  对于“重建”时代及其运动,方纳教授提出了与“唐宁学派”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意义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将前奴隶“变成自由的劳动者和平等公民”。在方纳先生看来,美国社会今天所面对的许多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仍是“重建”时代的问题之延续,或者说它们在当代美国社会的回响。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建”从来就没有结束。

  约翰·巴里写过一本关于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书,即出版于2005年的《大流感》,全景式再现了该次疫病灾难,及其所激发的科学、隐喻。布朗先生这本书则接续《大流感》的线年以来发生的多次疫病大流行,从多个维度上考察疾病与文明之间的互动与攻阀。事实上,过去百年间人类虽然对流感病毒有了更深入了解,但仍然有许多未知领域。此外,人类还遭遇了SARS、MERS、埃博拉等病毒的挑战。

  作者是资深军医和急诊科医生,目前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急救护理研究办公室负责人。医学是诊断和治疗的艺术,也是防止历史重演的艺术。作者通过考察1918年流感在内的几次大流感,审视了与流感相关的重要议题:比如抗病毒药物和疫苗问题;最新的流感预测机制;医疗应急物资储备策略;流感相关的商业活动等。本书凝结了人类与病毒性大流行疾病抗争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前世界对抗新冠疫情的困难与挑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经济学五大刊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