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经济

我与《经济日报》的往事——为《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而作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与《经济日报》的往事——为《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而作

  我是1982年初大学毕业的,入学前在工厂干了两年。因为学的是经济专业,用我们校长的话说,“经济学院的学生干经济工作,就是专业对口”,所以,我就干了一辈子与经济有关的工作,直至退休。

  上学的时候我就有爬格子的业余爱好,这个爱好一直延续到退休之后。从没想在哪个领域整出啥名堂,只是笔随心走,想哪说哪,专业论文、时评、随笔、杂文、影评、散文等等,形式各异,内容庞杂。我是写统计论文的人里还写经济评论的,写经济评论的人里还写电影评论的,写电影评论的人里还写时事评论的,写时事评论的人里还写统计论文的。几十年来,大约有2000多篇文章、数百万的文字见诸报端,而数量最多且小有影响的还是与经济有关的文章。

  记得我参加工作后不久,《经济日报》创刊了。学经济的又从事经济工作,当然要看《经济日报》。从此以后,无论工作单位和岗位如何变化,《经济日报》都是必读的。退休7年,我也一直自费订阅这份报纸,一路同行将近40年。

  作为一个学经济又爱爬格子的读者,我当然在读报的同时也经常有感而发,向不同报刊的不同版面和栏目投稿。当年经济日报社在王府井大街277号办公,有一个杂文时评类栏目就叫“王府井随笔”。我曾经把该栏发文作为一个目标,努力使自己的“小评论”向杂文、随笔方向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有一些文稿在这个栏目变成了铅字,比如针对各地纷纷兴建“世界公园”而写的《“世界”有几多》,针对“洋鸡”“国鸡”一哄而起而写的《我们不会天天开百鸡宴》,等等。1996年年底,我接到来自经济日报的会议通知,并请假获准,来到迁至白纸坊东街2号的报社新址,参加评论部关于办好“王府井随笔”栏目的座谈会,见到了时任部主任张曙红老师和当时还是小姑娘的齐东向老师。会后大家一起在报社食堂用餐,时任总编辑艾丰老师还过来看望了与会作者。记得我当时表达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虽然报社从王府井搬到了白纸坊,但这个栏目最好不要改名,因为王府井是一个响当当的地名,期待“王府井随笔”也能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这次会后,我更加频繁地给“王府井随笔”投稿,也不时有拙作见诸报端。比如针对一些地区一哄而上葡萄酒厂而写的《葡萄酒,悠着点儿来》、针对行贿受贿现象而写的《先有鸡后有蛋》、针对麦当劳开售公交月票而写的《公交月票与麦当劳》……1999年,作为首都报业“仙人掌丛书”之一,评论部出版了张曙红老师主编的《假如都来真的——经济日报“王府井随笔”杂文精萃》,其中收入了我的两篇杂文,即《“世界”有几多》和《说说打折》。2002年,齐东向老师通知我,评论部主办“发展就在我身边”征文,于是我就写了发了《今天和昨天不一样》。

  除了评论部编发的杂文、随笔,无论作为毕业于经济专业的经济从业者,还是作为京城市民,我对《经济日报》涉及的许多经济话题同样关注,也常常有感而发,变成铅字见诸于不同版面和栏目。比如在每周末见报的副刊“星期话题”专栏上呼吁《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思考《我们是否需要大上“零售航母”》、探讨《北京旧城改造能否实现双赢》……我还在“企业文化”专版评说“广告与企业文化”,在“经济与法”专版论述“怎样才是爱护企业”,在“理论周刊”分析“如何振兴国产重大装备”。

  记不准是哪一年哪一日起,《王府井随笔》这个栏目还是消失了,而评论部主办的言论园地却从一个栏目扩大到一个整版,且从不定期发展到每个工作日加一个周六。容量大了,我投稿和见报的频率也随之上升。仅2013、2014两年,就在“经济时评”版上发了20多篇评论文章,如《耕地红线要牢牢守住》、《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簋街为什么依然火爆》,等等。投稿、发稿、约稿、改稿的过程中,又与马洪超、杨开新、牛瑾等多位新晋老师建立了工作联系。

  2014年5月,有政府部门官员提出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跨入“中高国家行列”,在社会上引发不同反响,报社希望我写一篇理性分析文章。于是,一篇《我国人均GDP质量确需提升》刊发于五版头条“正本清源理性看”专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新浪网主页在“新闻”和“猜你喜欢”两个栏目同时显示,若在百度搜一搜文章标题,至今还可出现多条相关链接。

  同年6月19日,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下了班天依然很亮。我正准备去继续走京城胡同,杨开新老师打来电话,说国家近期参加国际活动时多次谈及中国有信心完成7.5%的年度增长目标,却有媒体过度解读说“即使7.49也是没完成”,因此需要写一篇文章予以回应,当晚10时就要交稿。于是,我放弃逛胡同的计划,赶紧回家,按时完成了任务。第二天,一篇《不要把7.5%当作一个“绝对数”》的言论见诸于《经济日报》头版。杨编辑后来告诉我,该文当天就上了中国政府网的要闻位置,并与出访消息排在一起。

  2016年9月30日,京津两市同时推出一系列调控措施,拉开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楼市调控序幕。此后数年,一些地区又曾多次出现试探性的松动反弹。我多次在《经济日报》和其他媒体发文,强调要坚持调控方向、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动摇,不能为短期经济增速而给投资投机性购房重开方便之门。几年来,仅在经济日报评论部的约稿中,我提及2016年9月30日这个时间点的文章就有22篇。2018年新年伊始,《经济日报》时评版首次推出专家系列评论,1月2日的开篇就是“潘璠看楼市”,连发4篇。同年8月,“潘璠看楼市”再发4篇,中心思想仍是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

  最近两年,由于身体原因,我给《经济日报》写稿投稿少了,但依然订报看报,时时关注着报上的新闻和报社的信息。这不,看到《经济日报》创刊40年的征文活动,我就想起了“我与《经济日报》的往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经济日报社的杂志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