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经济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新发展阶段经济实践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循环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懈奋斗,各方面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发生重要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了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习总强调:“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这必然要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统一市场,这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更是实现独立自主的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道路,“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我们必须强调自主创新,突破产业瓶颈。打造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并以此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逐步实现从国际规则的参与者转变为积极的制定者。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我国企业的利益已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要注重了解国际事务,深入研究利益攸关国、贸易伙伴国、投资对象国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趋利避害。我们要进一步激发中国市场潜力,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的对外合作将不断深化,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与各国人民一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的关系。只有先畅通好国内大循环,才能有效带动国际循环,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保证二者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把握与运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国民经济运行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往复的过程,关键在供给侧要通畅,产业上下游、产供销、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各系统各部门能够协调一致、高效顺畅地流转衔接。习总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强大国内市场,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新的内外均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出,国民经济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只有这四个环节之间有机衔接,相互协调,从而实现畅通的循环流转,国民经济才能正常地运转和发展。新发展格局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意味着在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要让这些环节更多地发生在国内。这就要求打通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关键堵点,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等重要断点,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畅通全国大循环。

  在我国发展现阶段,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我们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强大的生产能力形成的有效供给可以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可以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从而形成强大的需求能力,从而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实现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

  在分配领域,一个时期以来,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收入差距过大,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我们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行业、区域和城乡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我们既要不断“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通过“分好蛋糕”来更好地“做大蛋糕”。解决好分配环节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需要。

  在流通领域,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维,克服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加快打通各种堵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此,还需要加强软硬件建设,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标准,尽快建成一个统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生产的目的在于消费,最终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的比重长期偏低,从而导致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出口和投资,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受到威胁。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消费政策,通过促进就业、完善社会建设、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等措施来不断扩大消费,同时吸引国外消费更多地回流国内,从而形成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

  这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全国大循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努力解决各个环节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更要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统筹考虑,尽快解决各个环节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从而使得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原有的再生产理论中更加强调技术进步以及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均衡升级路径,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的投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了新阶段,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遇到了瓶颈,旧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这意味着旧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已经难以持续,走向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在新的发展阶段,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要求我们全面加强部署,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集合优势资源,打造合适的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同时要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突破产业瓶颈,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并整合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优势和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展了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内涵。除了传统的劳动、资本和土地之外,更加注重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的投入和水平。在新一轮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愈加凸显。随着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质量的不断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断延长,在生产过程对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的作用也更加重要。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其他产业的不断渗透,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对这些新的生产要素及其与传统的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更加充分发挥其作用,推进高质量发展。

  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必然是发生在一定的空间。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在新发展格局下,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也是新发展阶段题中应有之义。这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底线思维,加强对于形势的预判,做好预案,加强国内再生产过程的韧性和安全。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形态,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中国从贫穷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逻辑。实现共同富裕要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上不封顶,二是要保底,三是要扩中。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如愿地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地享受生活和追求幸福。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刻、准确地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要准确认识和适应全球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变化,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历史进程谋求战略创新,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地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让每个人的能力、人的丰富性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直播电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当前市场迫切呼唤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正面引导,为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国经济发展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