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产业

如何划分人类产业史?第四产业为什么是数据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如何划分人类产业史?第四产业为什么是数据业?

  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人类绘就了一幅虽不完美,但已极其壮观的产业地图。依托两次工业,世界经济史分成了三个阶段,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分别是以第一、二、三产业为主导,并以逐级递进的关系延伸发展。

  如果我们把已有的第一、二、三产业称为 “旧”,那么随着人类经济的蓬勃发展、科技的不懈探素,我们是否会发现第四产业的“新”?20世纪 70 年代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提出了各种产业“四分法”设计方案,可以看作为扬帆寻找第四产业“新” 绘制的航海草图。

  一是信息产业。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在《信息经济》中提出了四次产业分类法,认为国民经济可划分为四大产业部门,其中第四产业为信息产业,并形成了对信息经济的量化核算方法。波拉特的核算方法被 OECD 以及委内瑞拉、马来西亚等国家采用,国内也有一定数量的文献支持其主张。波拉特也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第四产业概念的经济学家。

  二是金融产业。1987年,美国统计学家肯尼西在《经济的第一、二、三、四部门》中提出,将金融业作为第四产业部门单独核算。他认为,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金融业的 GDP占比增长到 40%左右,是一次产业再升级。农业、工业、服务业和金融业四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占比、劳动力雇用、投人产出关系上都各有显著特点,符合库兹涅茨的产业部门划分标准。国内也有学者如张宏宇、陈丹提出,随着金融工具的服务型品著下降,金融已不能再被视为服务行业,应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

  三是绿色产业。2000年,北京大学学者叶文虎、韩凌提出,获取自然资源为一次产业,加工自然资源为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则旨在提高一次、二次产业的效率和效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演,转化废物为原材料或产品的相关产业,应当被划分为第四产业,从而将物资生产、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联系起来。有学者也提出类似看法,认为第四产业应当是处理废物、促进环保的绿色产业。

  诚然,这些设计方家都有其合理性,方案中推荐的“候选人”也都对理论探索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第四产业的“桂冠”花落谁家,唯一的裁判,只能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实践。

  跨越漫长的人类产业史,今天,历史将评判第四产业的使命交到了我们手中,面对各种方案,我们应该怎么选择评判,为谁转身”呢?

  正如挑“中国好声音” 最重要的是听声音而不是看长相,评判第四产业,最重要的也是先确立一个合理的评判标准,也就是明晰第四产业“独立”的内在逻辑和实际落脚点。

  回顾产业发展的历史实践,研判产业演进的内在趋势,从人类发展未来史的角度,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第四产业应具备的四条初步标准。

  三次产业在生产过程和成果上的递进衍生,也带来了社会分工合作的细化和生产力水平的阶梯式提升。第一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相对于仅依靠采集和渔猎的原始人类,是生产力的飞跃。第二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本身大大提升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又会为第一产业提供更为有力的生产工具和运输工具,以而提高第一产业的生产力。第三产业的出现和发展,除了本身提升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活质量,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为提供资本、技术、信息、市场、管理等服务,并提升了第一、二产业的生产力;而生活性服务业则通过服务第一、二产业的劳动者,降低其生活成本,间接提升了第一、二产业的生产力。因此,在产业高级化的过程中,随着第一、二、三产业的梯次出现和发展,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会产生跃迁式的提升,且新出现的产业不仅自身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会大大提升已有的产业部门的生产力水平。

  总体看,传统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无论是生产过程、生产结果还是生产力水平,都存在着不断衍生、层次递进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在英文中,第一、二、三产业用的是primary、secondary、tertiary(一次、二次、三次)这样表示衍生运算的词。根据这种衍生递进关系,第四产业应当是一个能够在第一、二、三产业基础上,衍生形成全新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产业,并且第四产业必将大大提升人类整体的生产力水平,也必将把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引领性。三次产业分类法,首先就是要反映科技发展的历史趋势,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第二、第三产业的GDP 占比也逐步上升。第二、第三产业曾代表经济前进的方向。产业地图的 “新”应当是新生的希望,而不是陈旧的古藏。

  第三,可区分性。正如地图上的各个之间总有清晰可见的分界,从实际认定核算的角度出发,第四产业还得符合一个最起码的标准——可以区分。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曾提出,第一、二、三次产业在自然资源使用、生产单位规模、生产过程、最终产品资源使用比重和总产出比重六个方面都各具特点,这六个要素相当于区分不同产业的 “界碑”。

  同样,这六条标准也可应用于第四产业。理想的第四产业应当与传统的三次产业存在系统性区别,在资源投入产出的关键特征上可区分,从而确保产业的认定、核算、规划具备可操作性。

  第四,产出有形性。在库兹涅茨提出的六条标准中,最重要也最有力的区分标志,是产业的最终产品,这一标准需要单列说明。如果按照最终产出特征分析第一、二、三产业,我们会发现:第一产业是利用自然生产形成有形、固定的产品,无论是农业产出的粮食、水果、蔬菜,还是畜牧业产出的动物制品,都“看得见、摸得着”,是“实打实”的自然产物;第二产业则是以第一产业的产出作为原料,通过对有形的自然物进行加工,形成有形、固定的工业品,其产出 “看得见、摸得着”,是人工产物;第三产业则是以第一、二产业的产出作为投入,形成有形、流动的服务,其产出“看得见、摸不着”,是人工产物。在这一情况下,理论上第四产业形成的最终产出应当是无形的、流动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样才能与第一、二、三产业形成鲜明的区分,否则,就应当并人第一、二、三产业的范畴。

  综合以上分析,理想状态的第四产业,应当符合前述的递进性、引领性、可区分性、产出有形性四大标准。那么,学者们曾提出的信息业、金融业、绿色产业,哪一个能入选呢?

  很遗憾,如果我们是历史的评审,只能对这三个方案全都给出一个大大的 “0分”。它们不是不优秀,只是还不完美。

  首先看大家最熟悉的金融业。金融业在可区分性方面十分优秀,国民经济核算中,金融核算也是相对独立的一块。但是,金融业在递进性这条标准上并不合格。

  金融业在投人上是具有递进性特征的,是针对各行各业的资金衍生形成的融通服务,但金融业在产出上完全没有脱离为传统产业提供服务的范畴,仍属于 “看得见,摸不着”的人工产物,并未形成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在递进性和产出有形性上不及格。

  而在引领性方面,从公元的 2000 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6世纪希腊寺庙的货币保管与放款业务,到1694年英国建立的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再到现在的网上银行和支付宝,金融业的技术内核和商业模式一直没有脱离资金借贷融通的范畴,创新相对有限,难以说具有引领作用。

  再看绿色产业。绿色产业在引领性方面比较可圈可点,毕竟绿色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前进的方向。

  但是,绿色产业和金融产业一样,在递进性和产出有形性标准上不合格。绿色产业的核心投入要素,例如生活和工业废品,尚未脱离初级产品或工业制成品范畴,形成的产品也并非新产品或新服务,往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业品,因此不符合递进性和产出有型性的标准。

  同时,绿色产业在核心投入产出模式上与第二、三产业难以形成系统性区分,总不能说用木头造铅笔是第二产业,用废报纸造铅笔就是第四产业。

  最后看最热门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在可区分性方面也很优秀,目前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核算方法总体比较成熟,能较好地在国民经济中认定和区分出信息部门和信息产业板块。

  信息产业在引领性方面也十分突出,电脑、操作系统、互联网等信息工具和媒介的发展普及,极大地便利了人类生产生活,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对人类生活的性影响毋庸置疑。

  然而,信息产业在递进性上却存在“硬伤”。一般认为,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三个具体的行业部门,信息处理设备行业、信息处理和服务行业、信息传递中介行业。作为信息产业中的“硬件”部分,电脑、手机制造等信息处理设备行业这些生产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工品的行业,总体上属于第二产业,并未促类生产活动出现新层次。至于信息产业中的 “软件”部分,即程序、咨询等信息处理和服务行业,以及邮电、新闻等信息传递中介行业,则要进一步分开讨论。

  但是可能会有观点认为,信息处理和服务行业,通过“处理” 这一过程产出或者新增了 “信息”,这是不是一种全新的产出,从而形成了全新的人类生产活动层次呢?

  我们回到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对人类社会活动一切有用的數据、资料的统称,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数据、资料,二是对人类有用。归根结底,信息是对人类有用的数据。

  而信息处理和服务,一般而言,是对数据、资料进行加工计算集成,然后形成指标、程序、解决方案等,服务于人的生产生活需求。

  一是“信息处理”,本质上是数据加工整合,产生了 “数据”这样一个与传统的产品和服务都不相同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产出。这些产出既有可能对人类有用,从而成为 “信息”,也可能对人类无用,从而成为所谓的信息冗余即 “噪声”。二是“信息服务”,本质上是运用数据为人们服务,使数据变得对人类有用,从而使人通过 “信息” 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处理和服务行业可以说既包含了传统的服务业,也包含了某种符合递进性标准,第一、二、三产业难以定义的生产活动。它的 “信息处理”部分,本质上也就是“数据处理”,随着数据技术的蓬勒发展和系统化、标准化,数据生产继承活动将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从而更应被纳人新的数据业而非传统的服务业范畴。

  而“信息服务”部分,本质上仍是让人“知晓”,降低人的不确定性,在某种意义上与传统的教育、会计、律师乃至金融担保行业是类似的,为人的具体決策服务,并未脱离第三产业的范畴。

  值得指出的是,随者未来 “数据处理”这一环节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甚至还可能诞生足以取代人类的全新人工生命形式,届时生产数据将不再需要考虑是否 “对人类有用”,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两个环节将可能完全脱离。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产业在递进性上的“硬伤”,主要在于这一产业负担的“坛坛罐罐”太多。尽管信息处理行业(本质上是数据处理)具有一定的递进性,但信息产业还包含了主要归属于制造业的信息处理设备行业,主要归属于服务业的信息传递中介以及信息服务行业,如果按产值来看,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信息产业的大部分仍将归属于传统的产业部门,难以独立成一个新的产业部门。这可能也是学界和实务界多年来对将信息产业作为第四产业的观点反应平平的原因,这一产业从递进性的标淮来看,只是有一定革新的“改良派”,还不是纯样的“派”,还不足以引领产业划分理论的“”,真正指出产业地图“新”的方向。

  不一定,为了找到注定成为第四产业的“真命天子”,我们首先需要再一次系统地回顾产业结构演进和分类的历史主线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两次根本性转变。第一次转变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变,时间是1760至1970年。第二次转变是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结构转变,时间是 1970年至20 世纪末。

  以美国为例,其第一次转变是从农业向工业转变,1839年农业占 GDP 的比重为 43%,1950 年农业占比降到7%,工业占比则从26%上升到 38%。第二次转变是从工业向服务经济转变,2010年美国农业占 GDP 的比重降到1%,工业占比为 20%,服务业占比则达到 79%。

  这两次产业结构的转变,遵循的是完全不同的主线。第一次转变的主线在于供给端,是人类制造产品的丰富和升级。这次转变带来的产业分类,主要基于供给的成果,根据自然造物和人造物的不同,形成农业和工业的区分。

  第二次转变的主线在于需求端,是人类制造产品的丰富和升级。这次转变带来的产业分类,则是基于人类不同需求的分类,根据间接提供能量载体和直接赋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物质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产业。综合这两次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人类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优化升级,形成了目前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

  产业结构第三次转变的主线,在于连接供给和需求。随着数据持续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人们的供给和需求将能够更为精准、快捷、智能地匹配和实现。

  这一主线发展的最终形态,很可能是供给与需求智能化、自动化的匹配和实现,在这种条件下,主义的“按需分配”将不再是梦想。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如果人类产业已将供给和需求完全整合为智能的闭环,那么这个系统也可能诞生出新的生命形式,制造出 “新人类”,人类在产业结构第三次转变的过程中,将更加接近“上帝”的角色,但也可能就此为大自然创造出自己的替代品。

  从递进性看,数据业的投入是非常鲜明的新生产要素一一数据。数据业从各类生产生活实物、进程和场景中获取数据资源,运用特定技术进行存储、传播,通过加强算力、改善数据资源加工成各类数据产品或服务,未来甚至可能形成独立的人工智慧。这意味着数据业在传统三次产业的基础上,已经衍生出了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层次递进关系。

  从引领性看,数据业突破了要素稀缺性的制约,为经济爆发式增长提供了可能,通过数据产业化催生新业态、激发新模式,产业数据化引领带动传统产业变革,显著提升经济效率和增长潜力。数据业还能有效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推动先进技术扩散,引领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从新资源、新技术运用、低交易成本、价值链及网络重构等多方面为商业模式提供创新,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从可区分性看,数据是独特的生产要素,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往往是零距高,传输和复制也接近零成本,边际效用递增,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使得数据业在库滋涅茨的六条标准上与传统三次产业也存在系统性区别,可以进行清晰认定和核算。

  从产出有形性看,数据业的核心产出是 “数据产品”或“数据服务”,这种由算法形成,以数据为载体的产出,虽然用产品或服务命名,但与传统的农产品、工业品、服务相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具有无形性、流动性,形成了与第一、二、三产业都截然不同的生产成果,也为数据业与传统的第一、二、三产业划出了一条比较清晰的界线。

  此外,包含研发、文创等行业的创意产业,有时也被叫作第四产业,其产出 “创意”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具有无形性、流动性的生产成果。如果仔细辨析创意产业和数据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类似于手工业和工业之间的关系。创意产业主要是使用人脑对广义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形成成果的行业,而数据业则大规模采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加工。随着技术的进步,大算力成为可能,数据业实际上是人脑创意的数据化、模型化、复杂化。因此,创意产业作为第四产业的雏形,可被纳入数据业的范畴,成为第四产业的一部分。

  因此,在这场由人类历史举办的“擂台赛”中,我们由衷相信,第四产业的“桂冠”最终将由数据业摘得,它正是我们向往和找寻的第四产业新。

  15世纪,美洲新的发现和开拓客观上为欧洲人带来了海量的土地和财富,也让欧洲在之后数百年成为世界的中心。

  而在产业地图上,发现和开拓数据业这块新,将为人类带来更多无尽的机会和创造,从而为人类历史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创立于2002年,是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发展集团。我们立足呼叫中心产业发展、专注客户管理研究方向、推动服务科学实践创新、拓展数字经济全新疆界。透过媒体出版、认证测评、产业研究、管理咨询、会展服务、产业投资、教育培训、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全方位、度、高度整合的产业链基础业务,对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产业的几种主要分类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