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产业

工业实力量质齐升 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1-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工业实力量质齐升 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党的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四川省委省政府以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工业发展全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将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开拓发展新空间、激发新动力,全力推进工业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加速转换。十年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结构转型加快、动能转换加速,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步伐加快。

  党的以来,全省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各项政策措施,保持了工业中高速增长,规模稳步扩大、效益稳步回升,为全省经济稳步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一)速度保持中高速运行。2012-2021年,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了中高速增长,除了2020年疫情影响增长4.5%以外,均保持在8.0%左右,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列十个经济大省第6位。十年间,四川规上工业年均增速达到9.1%,高于全国年均增速2.0个百分点。

  (二)工业规模持续壮大。2021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达15428.2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1%,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2.3%。2021年末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5611户,较2012年末增加2892户。其中,世界500强本土企业1户,中国500强本土企业14户,营业收入超千亿的企业实现从无到有;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企业有33户,较2012年末增加9户,“工业挑大梁”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工业效益稳步改善。2012年以来,我省工业品价格随全国趋势开始长达4年多持续下跌,企业收入持续回落,效益大幅下滑。2013年至2018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不断回落,但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产品价格逐步回升,2018年筑底成功。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54215.01亿元,比2012年增长72.5%,年均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4546.72亿元,比2012年增长94.8%,年均增长7.5%。

  党的以来,四川加快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深入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突出发展清洁能源、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有力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五大现代产业迈上“新台阶”。四川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这五大产业,并构建它们和数字经济“5+1”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2018年至2021年,五大现代产业营业收入由3.8万亿提高到4.9万亿,占规上工业比重82.8%。2021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4611.5亿元,产业规模位居中西部第一。紧跟电子信息产业上万亿后,食品饮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030.2亿元,成为四川第二个跨入万亿级的产业,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正向万亿元级迈进。

  (二)高技术产业跑出“加速度”。四川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2021年,高技术产业比上年增长19.4%,增速高于规上工业9.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8%,比2016年提高3.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5%,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年均增速6.7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44.1%,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2.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9%。

  (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叫响“新名片”。四川积极抓抢绿色低碳发展新机遇,突出发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清洁能源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拿得出、叫得响的新“名片”,在新一轮发展中勇立潮头,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2021年,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6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增速比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快5.2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电池产业增长58.0%,晶硅光伏产业增长63.0%。实现利润总额9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晶硅光伏产业增长3.2倍,钒钛产业增长83.0%。

  党的以来,四川将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优势产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制造业扛起大旗。四川将“抓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筑牢稳定经济大盘“压舱石”。2021年,规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占规上工业比重为79.9%,比2012年(78.4%)提高1.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9.7%,高于规上工业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

  (二)清洁能源底气十足。近年来,我省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绿色发电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全省清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9670.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2%,规上工业企业清洁电力发电量达到3666.5亿千瓦时,增长3.8%,乌东德、白鹤滩、两河口等一大批大型水电项目相继投产发电,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三峡电站。全省深入推进“气大庆”建设,天然气产量529.2亿立方米,增长15.6%,清洁电力装机容量、发电量和天然气产量均稳居全国第1位。

  (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传统行业通过产业链价值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式不断实现转型发展,以白酒生产、电子制造、建材生产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进一步彰显。2021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1.7%、9.8%、9.2%,分别比2012年提高4.0、3.3、2.3个百分点。重点产品中,2021年白酒产量364.1万千升,占全国比重为50.9%;电子计算机整机9817.6万台,占全国比重20.2%;水泥14147.1万吨,占全国比重6.0%。

  党的以来,四川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活力逐步释放。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去杠杆方面,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十年下降,2021年末为55.1%,比2012年下降6.3个百分点;去库存方面,2021年末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13.7天,比2012年减少1.2天;降成本方面,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82.1元,比2012年下降3.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3%,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用工数量逐步减少,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平均用工人数293.3万人,比2012年(386.3万人)减少93万人。

  (二)工业新产品不断涌现。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顺应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也不断涌现。部分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实现从无到有,2021年,服务机器人产量为48套,比上年增长1.7倍;民用无人机1672架,比上年增长14.1%。科技创新驱动新兴产品快速增长。2021年,光电子器件产量达34.5亿只,比上年增长34.5%;太阳能电池246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0.3%;多晶硅6761.4万千克,比上年增长30.4%。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也为新兴产品带来了广阔市场和光明前景,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4万辆,比上年增长1.1倍;智能手表1256.7万个,比上年增长96.1%;平板电脑2011.1万台,比上年增长5.0%。

  (三)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98.59亿元,比2012年增长154.3%,年均增长10.8%,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5502.59亿元,比2012年增长78.4%,年均增长7.0%,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企业发展壮大,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096.18亿元,比2012年增长116.3%,年均增长7.2%,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整体水平1.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1年,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59.22亿元,比2012年增长102.8%,年均增长9.4%,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下,四川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工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加快转变,努力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跨越,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构建——党的以来四川工业经济发展综述党的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四川省委省政府以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工业发展全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将工业结构调整和产...工业实力量质齐升 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党的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四川省委省政府以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工业发展全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将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开拓发展新空间、激发新动力,全力推进工业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加速转换。十年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结构转型加快、动能转换加速,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步伐加快。

  党的以来,全省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各项政策措施,保持了工业中高速增长,规模稳步扩大、效益稳步回升,为全省经济稳步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一)速度保持中高速运行。2012-2021年,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了中高速增长,除了2020年疫情影响增长4.5%以外,均保持在8.0%左右,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列十个经济大省第6位。十年间,四川规上工业年均增速达到9.1%,高于全国年均增速2.0个百分点。

  (二)工业规模持续壮大。2021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达15428.2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1%,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2.3%。2021年末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5611户,较2012年末增加2892户。其中,世界500强本土企业1户,中国500强本土企业14户,营业收入超千亿的企业实现从无到有;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企业有33户,较2012年末增加9户,“工业挑大梁”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工业效益稳步改善。2012年以来,我省工业品价格随全国趋势开始长达4年多持续下跌,企业收入持续回落,效益大幅下滑。2013年至2018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不断回落,但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产品价格逐步回升,2018年筑底成功。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54215.01亿元,比2012年增长72.5%,年均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4546.72亿元,比2012年增长94.8%,年均增长7.5%。

  党的以来,四川加快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深入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突出发展清洁能源、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有力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五大现代产业迈上“新台阶”。四川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这五大产业,并构建它们和数字经济“5+1”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2018年至2021年,五大现代产业营业收入由3.8万亿提高到4.9万亿,占规上工业比重82.8%。2021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4611.5亿元,产业规模位居中西部第一。紧跟电子信息产业上万亿后,食品饮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030.2亿元,成为四川第二个跨入万亿级的产业,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正向万亿元级迈进。

  (二)高技术产业跑出“加速度”。四川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2021年,高技术产业比上年增长19.4%,增速高于规上工业9.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8%,比2016年提高3.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5%,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年均增速6.7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44.1%,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2.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9%。

  (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叫响“新名片”。四川积极抓抢绿色低碳发展新机遇,突出发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清洁能源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拿得出、叫得响的新“名片”,在新一轮发展中勇立潮头,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2021年,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6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增速比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快5.2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电池产业增长58.0%,晶硅光伏产业增长63.0%。实现利润总额9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晶硅光伏产业增长3.2倍,钒钛产业增长83.0%。

  党的以来,四川将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优势产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制造业扛起大旗。四川将“抓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筑牢稳定经济大盘“压舱石”。2021年,规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占规上工业比重为79.9%,比2012年(78.4%)提高1.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9.7%,高于规上工业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

  (二)清洁能源底气十足。近年来,我省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绿色发电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全省清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9670.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2%,规上工业企业清洁电力发电量达到3666.5亿千瓦时,增长3.8%,乌东德、白鹤滩、两河口等一大批大型水电项目相继投产发电,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三峡电站。全省深入推进“气大庆”建设,天然气产量529.2亿立方米,增长15.6%,清洁电力装机容量、发电量和天然气产量均稳居全国第1位。

  (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传统行业通过产业链价值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式不断实现转型发展,以白酒生产、电子制造、建材生产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进一步彰显。2021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1.7%、9.8%、9.2%,分别比2012年提高4.0、3.3、2.3个百分点。重点产品中,2021年白酒产量364.1万千升,占全国比重为50.9%;电子计算机整机9817.6万台,占全国比重20.2%;水泥14147.1万吨,占全国比重6.0%。

  党的以来,四川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活力逐步释放。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去杠杆方面,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十年下降,2021年末为55.1%,比2012年下降6.3个百分点;去库存方面,2021年末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13.7天,比2012年减少1.2天;降成本方面,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82.1元,比2012年下降3.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3%,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用工数量逐步减少,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平均用工人数293.3万人,比2012年(386.3万人)减少93万人。

  (二)工业新产品不断涌现。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顺应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也不断涌现。部分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实现从无到有,2021年,服务机器人产量为48套,比上年增长1.7倍;民用无人机1672架,比上年增长14.1%。科技创新驱动新兴产品快速增长。2021年,光电子器件产量达34.5亿只,比上年增长34.5%;太阳能电池246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0.3%;多晶硅6761.4万千克,比上年增长30.4%。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也为新兴产品带来了广阔市场和光明前景,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4万辆,比上年增长1.1倍;智能手表1256.7万个,比上年增长96.1%;平板电脑2011.1万台,比上年增长5.0%。

  (三)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98.59亿元,比2012年增长154.3%,年均增长10.8%,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5502.59亿元,比2012年增长78.4%,年均增长7.0%,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企业发展壮大,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096.18亿元,比2012年增长116.3%,年均增长7.2%,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整体水平1.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1年,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59.22亿元,比2012年增长102.8%,年均增长9.4%,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下,四川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工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加快转变,努力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跨越,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