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特征
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少数的大型、巨型制药企业在市场份额中占有突出优势。根据著名医疗保健调研机构艾美仕(IMS Health)的数据, 2008年,全球制药企业排名第一的辉瑞制药实现了433.6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而当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为7244.65亿美元,仅辉瑞一家就占领了6%的医药市场。紧随辉瑞之后,从第--N第十的分别是葛兰素史克、诺华、赛诺菲.安万特、阿斯利康、罗氏、强生、默克、雅培和礼来,同辉瑞一起,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87.57亿美元,占整个医药市场份额的43%。2009年,由于并购了另一著名的大型制药企业惠氏,辉瑞在全球医药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张,牢牢锁定了排行榜的首位,销售收入比排行第二的默克多出近200亿美元,所占市场份额高达7.6%,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升,达到了45%。而在1987年,世界排名第一的制药企业仅占有3%左右的市场份额,前十大制药企业市场份额也仅为27%。生物医药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显示出跨国公司和大型制药企业逐渐增强的市场渗透力。
少数大型制药厂在生物医药产业的支配地位还体现在其市场地位的长期稳定性及对市场的持续影响力。通过1996年全球十五大制药公司的榜单可以发现,今天世界生物医药市场上的大型、巨型企业大都在12年前就是产业内的佼佼者。1996年排名第一的诺华制药,如今的销售收入仅次于辉瑞和葛兰素史克,控制着5%的医药市场。1996年排名第二的葛兰素.威康和排名第九的史克必成,如今以合并后的新身份“葛兰素史克”位列第二。在1996年的这张榜单中,还可以看到默克、强生、辉瑞、罗氏、拜耳、札来等等当今生物医药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企业的名字。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少数大型制药企业长期稳定的在市场中占据突出地位,凸显出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全球生物医药企业数量极多,仅我国在高峰时就达到过近6000家回,而大型、巨型制药企业以极少的企业数量创造着全球一半左右的药品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整个生物医药市场。
药品因治疗领域不同,而显示出市场占有率集中与分散的差异性。在世界药品市场上,少数治疗类别的药品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2009年,Pharmexec的《ToP50》报告中显示,抗肿瘤药、调脂药、呼吸系统用药、抗糖尿病药、汞酸、血管紧张素、抗精神病、抗抑郁、自身免疫剂抗癫痫药、血小板聚集等十类药品共实现销售收入2817.03亿美元,占世界药品市场销售额的37.5%。其中,多次荣登榜首的抗肿瘤类药物销售额高达523.72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8.8%,占整个药品市场份额的近7%。在大多数具体的治疗类别市场上,还有一个特征值得注意,即某一两个关键药品通常占据着该类别市场的统治地位。例如,1998年辉瑞制药治疗男性ED的口服新药万艾可被FDA正式批准上市,此后的4年中,在该治疗类别,万艾可一直占据着全部的市场份额。直到2003年拜耳公司的艾力达和礼来公司的西力士先后通过FDA新药申请,市场份额被万艾可、艾力达和西力士所分割,三者在03年的占有率分别为8l%、10.3%和8.7%①。直到今天,治疗ED类药品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仍然被这三种主要药品所拥有。
一些关键药品在生物医药市场的全球垄断力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像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埃索美拉唑等少数几十种药品的市场份额占到全球药品销售额的三成左右。艾美仕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十种的重磅药品共计实现销售收入718.23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近10%。生物医药产业老大辉瑞制药的头号畅销药品立普妥全球销售额高达132.88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1.77%。紧随其后的依次是氯毗格雷、埃索美拉唑、氟替卡松、喹硫平、依那西普、英利西单抗、奥氮平和阿达木单抗。在生物医药市场,某个制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药品。根据Pharmexec的报告,在辉瑞制药的处方药销售额中,立普妥所占的比重达到了四分之一,2007年上市的治疗纤维肌痛综合症药物普瑞巴林胶囊占6.2%,它们以占企业全部处方药收入三成多的份额成为辉瑞2009年最赚钱的两种药物。赛诺菲-安万特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依诺肝素克赛和硫酸氢氯毗格雷片波立维为其主打产品,三种药物的销售额占其处方药收入的30%。诺华的缬沙坦和葛兰素史克的舒利迭分别占各自销售额的15.6%和20.9%,成为两家企业产品中当之无愧的“利润奶牛。
创新无疑是促进生物医药企业持续成长的核心因素之一,为了争夺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制高点,国际制药巨头在研发投入上从来都不遗余力。2007年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十个制药企业均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制药公司。辉瑞、强生、赛诺菲.安万特等十家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523.68亿美元,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R&D投入的近一半,其中,辉瑞制药以80.89亿美元位列第一,仅其一家就占整个产业研发开支的7.8%。安进的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22.1%,成为十强中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企业。另据PharmaLive的一份特别报告分析显示,2009年,全球二十强的生物医药企业中,超过半数的公司创下了各自研发开支最高的历史记录,制药巨头罗氏在这其中排名第一。而在2008年,它也是研发支出最多的公司,为81.8亿美元。
著名的商业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认为,只有一直注重研究与开发,重视长期的公司战略,企业才能持续的成功。他曾断言,进入壁垒的形成,将使其他边缘企业很难介入核心制药企业的竞争回。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新药的专利保护是最大的进入壁垒之一,数据和事实证明,医药领域的专利基本集中在产业中少数核心制药企业手中。从1963年到1999年,FDA批准的新药中,默克、强生、礼来、罗氏、辉瑞等大型生物医药企业差不多平均每年获批一种,占新药总数的23%。默克公司在36年间获批了36个新化学实体,占所有新药比重的5.2%,强生以33个排在默克之后,礼来和罗氏均以31个排名第三。从2000年到2009年9月,诺华开发的新分子实体最多,为19个,其次是惠氏和辉瑞,它们联合开发的新分子实体药物共16个。
2008年,FDA批准的21个新化学实体中,有6个来自我们所熟知的制药巨头。创新人才也呈现出典型的20/80现象,即20%的生物医药企业拥有产业内80%的人力资源。以全球429家在各类证券交易所中挂牌交易的上市研发公司为例,2007年大中型研发企业约有73家,占独立研发企业总数的17%,其雇员却达到了总数的76.4%。而微型企业多达271家,雇员人数仅占不足10%。
4、大型和小型企业共生效应明显,CRO在生物医药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共生最初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的互利关系。在自然界,动物、植物、菌类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生物医药市场也存在共生现象,少数的跨国公司和大型制药企业同时与大量的中小型制药企业相伴而生、共同发展。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中,中小制药企业数量众多,十几家大型、巨型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数量的50%多,而90%的中小型制药企业销售收入仅占40%。但中小型制药企业为人类社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它们生产了一些临床上需要但多数大企业因为利润较小不愿意生产的小品种药品,满足了一些边缘市场特别是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药品供应,同时完善了医药产业布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成本,提供了价格便宜的仿制药品。辉瑞、安进等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巨人也都是从零起步、由小变大发展起来的。纵观辉瑞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是从供应商到制药厂商,从家族企业到公众公司,从单一生产到自主研发,从一个小型的家族企业经过不懈的创新成长为世界最大制药公司的历史。
作为制药企业可借用的外部资源,CRO可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高度专业化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研究队伍,并有效降低药企研发成本,提高效率,在生物医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RO服务是制药企业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实现快速新药上市的重要途径,通过CRO,生物医药企业达到了节省整个R&D开支、提高新药收益的目的。研发外包最常见的是早期临床试验外包,如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将早期临床试验委托专门的CRO完成,自己坐收试验成果。除早期临床试验外,CRO业务正在扩展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包括临床前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试验设计、监查、稽查、数据管理与分析、政策法规咨询、产品注册以及各类相关的商业咨询等诸多领域,几乎涵盖了新药研发的整个过程。1994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仅有4%用于外包,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35嘣蜀,增长了近十倍。现在CRO服务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正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规模将达到360亿美元。
- 标签:产业市场的特点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2014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特征
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少数的大型、巨型制药企业在市场份额中占有突出优势…
-
2022新疆招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产业分类知多少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 六种农村创业项目大盘点每项都比外出打工赚钱!
- 2021农机市场:六大特征表现
- 常识干货丨三大产业是什么?
- 分散产业的特点是什么
- 适合农村创业的项目有哪些 适合农村创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