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使得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了更加清晰的指向,即自主可控。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被列为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如果从链的角度来诠释,现代产业体系是由创新链—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服务链等串联而成,产业链供应链是链接的核心。因此,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是产业链供应链具有自主可控能力,要从根本上增强我国产业体系的技术竞争优势和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既切实顺应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的需求,又充分发挥我国的大国经济优势和制度优势,整体提升我国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
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应当具备创新引领、要素协同、结构优化、链条完整、竞争力强、体制顺畅等特征,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的分工协作,实现产业整体从比较优势到核心竞争优势的塑造,使现代产业体系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有四种自主性来源:一是核心技术,二是标准,三是商业模式,四是资本联盟。其中,核心技术是其他自主性来源的基础。因此,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是能够控技术控标准控市场控品牌的产业体系。
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意味着所有产业都需要自主可控,也并不需要自主可控的产业在同一时序内都能实现自主可控或所有地区的产业都自主可控。按照现代产业体系的一般构成,可以分为要素—主体—结构—制度环境四个层面,对照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前述特征,针对当前我国产业体系面临的有创新、无精尖有要素、弱协同有主体、缺活力有产业、少融合等突出问题,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构筑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产业技术体系。着眼于核心要素,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突破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判断某一技术是否为关键核心技术,主要由技术的核心价值性、延展性和难以复制性决定。判断某一产业是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则要看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对该技术所在整个技术体系的掌握程度,是否有足以克服该技术发展瓶颈的科学理论支撑体系和技术装备能力,以及稳定的高端研发人才队伍。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首先要实现创新链、技术链与产业链的畅通高效与有机结合,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一方面,多渠道加强基础研究人才、资金等支持投入,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另一方面,推动创新链从知识创新到核心技术环节的有效转化。其次,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补足技术链,瞄准重点产业,优先进行技术瓶颈突破,聚焦技术链薄、弱、缺环节,补足技术的短板和弱项,增强商业投资对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技术的驱动,加强技术链跨国合作;推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注重产学研融合。最后,要发挥引领性科技成果的头雁效应,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畅通成果转化链条。
第二,培育链主企业,构建以我为主的价值链体系。首先,明确链主企业的特征和培育标准,从技术创新能力、行业标准制定、品牌效应和市场控制等层面,系统构建链主企业培育标准,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和具备关键性卡脖子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的培育。其次,增强链主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主体地位,对已具备一定创新链、技术链的控制力的企业,帮助其掌握标准制定权,逐渐培育其形成产品和企业品牌效应;鼓励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使企业间补短做长相结合,进而促成链主+中小企业的产业组织生态格局;引导多样化企业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价值链地位。再次,巩固实体经济和实体企业的基础性地位,围绕提升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技术体系,扭转资金脱实向虚,保障制造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建立教育培养使用激励全方位支撑制造企业需要的人才体制,以及以市场竞争力为标准的制造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筛选机制。最后,利用大国经济所具有的技术结构多元化支撑企业的多样性,以开放的大国市场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入,以及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的早期市场吸引力大和竞争效应充分等优势,为不同产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链主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个领导者最大的错误是,他自己总是正确的。一个好的领导不会离他的部下太远。
从经济学来看,正常利润属于成本的一种。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三,建立全方位协同融合发展机制。首先,以要素协同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性,做到要素为我所有和为我所用并行。这就要求要素配置高效率和居于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如科技与制造业的高效对接、金融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人力资本与制造业的高度匹配,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充分融合。其次,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在传统产业的硬件基础、供应链通路、产品累积等资源基础上,结合新兴业态的科技变革与朝阳属性,交互赋能形成具有巨大增量潜力的新兴产业;针对传统产业存在的技术、资源堵点,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延展其产业周期;加快发展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打造让中小制造企业更多释放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平台载体。再次,促进区域间产业体系的协同,通过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形成国内产业价值链网络,畅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引导各地区依据要素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产业集群。最后,发挥要素存量丰富和种类多元的优势,为不同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间产业体系协同提供要素基础。利用大国市场的要素虹吸效应,加大对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的吸引聚集,完善地区要素结构。
第四,完善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制度环境。首先,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实体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改革科技要素的产权有效激励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和法治监管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与资本的融合,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探索建立人力资源资本化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其与科技、金融、人力资本等要素的紧密结合。其次,消除区域间竞争壁垒,推进均质化的营商环境。构建公平、统一、开放的国内要素与产品服务市场,建立差别化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构建统一市场规则;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跨界融合,提升数据共享共用的深度与广度;以法治化为基础持续优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最后,完善全球合作下的开放产业建设支持机制,加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的招商引资,建立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本地化供应比例相挂钩的制度;注重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健全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完善产业走出去支持机制,鼓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带动装备、技术、标准、品牌等输出,提升与发达经济体经贸规则的相容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大国经济条件下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大问题研究(21&ZD099)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19日第A01版发表,作者:白雪洁,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大国经济条件下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大问题研究(21&ZD099)阶段性成果。
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所罕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使得我…
-
产业在线(产业在线空调销量2021)
近年来,商用空调产品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已成为企业采购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对于商用空调的需求也日益飙升。…
- 食品产业网(中国食品产业分布)
- 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基地是什么意思)
- 中体产业股吧(中体产业股吧东方财富网)
-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调整目录2021)
- 第一产业是什么(美国的第一产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