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经济

华中科大校长丁烈云:大学要做社会发展的引领者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大学的“学”字实际上包含三方面要素:学生、学者和学术。学生是立校之本,学者是立校之道,学术是立校之魂。

  ●高校的办学特色既要体现“教育的自转规律”,又要体现“教育的公转规律”。

  ●如果中国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路径中,脱离中国实际,不考虑为中国社会经济作贡献,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历来有创新创业的传统,“微信之父”张小龙、PPTV姚欣、海豚浏览器杨永智等创业明星均出自该校,除此之外,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有效对接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

  重要的是办出特色,不能简单地追求综合性

  教育在线:您先后在华中师大、东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三所大学担任校长或书记,您认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丁烈云:我认为是特色。所谓特色一定要从大学自身实际出发,这个特色,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形成的,而是从开始办学至今的一个延续,其很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大学精神,比如我曾就职过的华中师范大学,把“忠诚博雅、朴实刚毅”提炼为百年华师的精神,把“求实创新,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校训,主要还是基于学校培养教师的定位,博,是要求学问;雅,是要求道德;还要有脚踏实地的朴实,自强有为的刚毅,这是对师德的要求。这种精神和定位根植于学校的百年传统,是百年传统的升华。

  东北大学最早是由张学良创办,其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这从校徽可以看出,东北大学的校徽最早由林徽因设计,被称为“白山黑水”。校徽整体是一面盾牌造型,正上方是“东北大学”四个古体字,下面则是狼和熊对望的白山,寓意东北当时受列强欺侮,形势危急,白山之下是滔滔黑水。而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要继承并发扬东北大学的爱国主义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与行统一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再说华中科技大学,我们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明德厚学”,就是把涵养人文素质、培育道德品格、造就责任担当放在办学育人的首要位置;“求是创新”,就是要前瞻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国家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引领社会进步。说简单点,就是培养学生既要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十多年前我校就有“学在华工”的美誉。如今,我们要让“学在华中科技大学”品牌更响亮、让文化素质教育的旗帜更鲜明、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新名片。在实践中,我们把这些办学精神和理念物化到整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过程中。

  作为一所大学,要做引领者,要坚守大学精神,要办出特色。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综合性。

  教育在线:如何理解“学在华中科技大学”?

  丁烈云:大学的“学”字实际上包含三方面要素:学生、学者和学术。学生是立校之本,学者是立校之道,学术是立校之魂。这三者是紧密相关的。拥有大学者和大学术,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而培养优秀学生、培养具有创新性素质的学生,就是大学的使命。所以,大学就是学生的大学、学者的大学和学术的大学。其实最根本的就是“以人为本”,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人”展开的。也因此,学校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学生配置。

  每个产业链环上都可以创新,最终应该是创新驱动创业,需求拉动创业

  教育在线:为什么把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

  丁烈云:提倡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基于我们的校训———明德厚学,我们的老校长杨叔子院士曾疾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华中科技大学很早就扛起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而创新创业不仅仅是“求是创新”的延续,也契合当前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这个发展定位既是继承,也结合当前国家发展需要。

  教育在线: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华中科技大学在这方面有哪些实践探索?

  丁烈云:我先说一个数字,去年福布斯公布了一个中国30岁以下创新明星名单,一共有30位,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有3位,占到1/10。像“微信之父”张小龙、PPTV姚欣、海豚浏览器杨永智等创业明星均出自我们学校,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时在宿舍里就完成了原始产品。所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是我校的一个传统。

  华中科技大学除了每年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500多万元的创新创业基金,还提供专业服务场所。已经有一个创新研究院,现在计划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创新创业大厦,内部设有风投、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学生如果有好的点子,可以到创业大厦里咨询,把理想变成现实。未来,要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不是从宿舍里走出来的,而从创新大厦走出来的。

  教育在线: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呢?

  丁烈云:不能一窝蜂、盲目地去创业,能创业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另外,创新创业也是应该有门槛的,不仅仅是资金门槛,最好先接受一些创新创业教育并进行一些创业体验。创新创业也不是从零开始,技术的创新、营销模式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每个产业链环上都可以创新,最终应该是创新驱动创业,需求拉动创业,如果盲目地创业,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我不太赞成。

  作为高校来说,还是要跟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教育在线:刚才您提到创新驱动,去年您曾呼吁关注国家实验室建设,好像也是基于这个考虑?

  丁烈云:是的。我们要建设创新性国家,不仅要有创新的体制机制,还要有越来越多的创新基地。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能力的汇聚。创新基地的设立,应该是金字塔形,底层是企业、机构的创新基地,往上有各地方政府,再往上是部委一级,最顶层是国家级的创新基地,包括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国家实验室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设而成,具有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等特点。华中科技大学历来重视国家级创新基地建设,我们不仅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等。作为高校来说,还是要跟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所以,我希望,对于这些国家实验室的发展,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使其引领原始创新,推进协同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教育在线:高校容易出创新成果,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经验?

  丁烈云:高校是科研成果聚集地,以前高校专利成果转化有两个难题:一是审批程序较长,耗时久,没有半年根本就弄不下来;二在于激励因素,主要指成果比例分成问题,科研人员个人与学校占比谁大谁小。

  作为国家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改革试点,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有了专利成果转化项目的审批权,在比例方面,是个人拿大头还是单位占大头,由学校自己来定。比如我们有一项1000万元的项目,就确定项目团队拿70%。去年我们上千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一共有五项。

  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这个特色也反映在我们对接武汉经济发展上。武汉正在建设“中国光谷”,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教授提出来的,此外,我们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光谷工作,或者就业或者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创业。

  教育在线:直接服务当地产业?

  丁烈云:对,就是“接地”。我们希望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光谷的关系能像斯坦福大学和美国硅谷的关系一样。另外,学校有光电国家实验室,还有一个光电工业研究院,国家实验室研究出来的产品通过工业研究院进行孵化,转移到光谷。这样就打通了技术创新的链条,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投产—进入市场。

  教育在线:这就是科技与经济的对接。

  丁烈云:对。除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外,我们还有一个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精密重力测量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也马上开建,在一所学校里面拥有多个顶级的金字塔尖上的创新基地,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大特色。

  世界一流首先是学科一流,我们还会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上寻求学校新的增长点和学科增长点

  教育在线:为什么华中科技大学能做到?

  丁烈云:我认为,高校的办学特色既要体现“教育的自转规律”,又要体现“教育的公转规律”。所谓“教育的自转规律”是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如探索学术前沿,发现知识,其学术成果更多以发表论文的形式展现。一些大学排名也主要以论文评价为标准。

  而“公转规律”则指的是大学与其外部关系的规律,要求高校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很多成果难以量化,更无法相互比较,也没有列入大学排名,致使一些高校重视论文,忽视成果转化,但还是要做。

  我们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筹备建设国家级的实验室,从筹备到开建到发挥作用,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这就是超前意识。

  教育在线:以前大家更关注的是一个学校的综合排名,实际上听您这么一说,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特色。

  丁烈云:是呀。实际上,建设一流大学,首先是学科一流,比如我们的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三个学科排名都是国内第一。下一步,我们还会从学科的交叉融合上寻求学校新的增长点和学科增长点。我们新成立了一个国际医学中心,就是要进行医工、医理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如质子刀项目、环境与健康大数据中心等,这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才能完成好、建设好。

  总体来说,如果中国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路径中,脱离中国实际,不考虑为中国社会经济作贡献,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还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起支撑引领作用。(解艳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