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新基建”方案出炉!未来三年总投资2700亿
5月7日,上海市公开《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下简称《行动方案》),要求三年内推动上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强调“社会资金加大‘新基建’投入”成为上海版“新基建”方案的重点之一。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透露,据初步梳理,未来三年上海新一轮的48项重大项目总投资大概2700亿元,其中2100亿元都是社会投资。
政府还将支持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建立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新基建”信贷优惠专项,通过财政资金贴息等各种方式使得社会资本、社会建设主体能够获得低成本的长期融资,从而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新基建”领域。
如何撬动社会投资
“‘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社会投资是主体。政府要引导、市场是主体,其中政策是基础和关键。”马春雷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4月27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要抓好规划引领,进一步发挥好社会资本作用,适度超前布局。
在5月7日公布的《行动方案》中更是解释道,推进上海特色“新基建”,政府要引导、市场是主体、重大政策举措是保障。进一步加强市区协同,在创新支持方式、加强指标保障、推动资源开放、优化规划布局、完善规则标准、培育市场需求等方面加强引导,为社会资金加大“新基建”投入营造良好环境。
如何撬动社会投资,鼓励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马春雷认为,目前“新基建”建设中,主要存在建不了、建不好、建不快、建不强这四方面问题。有些领域市场主体已有较大积极性,但单凭市场力量落地还比较难,这时就需要通过优化规划布局、加强指标要素保障等加强引导。
比如,5G领域存在新增站址选址难、进场难等突出问题,下一步上海市就将编制5G移动通信基站布局规划导则,并指导各区开展5G基站布局规划。
为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新基建”,《行动方案》明确,这次新基建的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支持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建立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新基建”信贷优惠专项,通过财政资金贴息等各种方式使得社会资本、社会建设主体能够获得低成本的长期融资,从而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新基建”领域。
上海还计划进一步推动数据资源开放,促进应用生态链形成。
马春雷表示,有些领域的资源和市场主要掌握在政府手里,没有政府率先开放数据、拓展应用场景,将无法形成规模有影响力、有带动作用的应用。
针对“新基建”建不强的问题,上海计划进一步推动数据资源开放,特别是在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数字内容、智能制造、数字商贸、智能物流、数字生活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养老服务等行业,未来将加快建设一批显著改善制造、服务方式或社会治理模式的示范应用工程,以规模化应用需求带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三年新建10万个充电桩
近段时间以来,上海加速推进“新基建”建设。
3月28日,上海市召开统筹推进建设工程复工复产暨市重大工程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提出2020年全市共安排市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52项,年度计划投资1500亿元,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4月2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动方案》并于4月30日召开了全市层面的推进大会。
在《行动方案》公布当日,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还会见了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一行,提出希望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集成电路及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智慧政府建设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
上海未来三年“新基建”如何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四大具有上海特色的“新基建”重点领域并提出要求:
率先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
率先形成全球综合性大科学设施群雏形;
率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大规模城市公共数字底座;
率先构建一流的城市智能化终端设施网络。
到2022年底,推动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交通物流“新基建”方面上海下一步将有较多动作。
上海市交通委一级巡视员蔡军透露,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三年内新建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引导公用、专用充电设施接入市级平台,强化对充电设施管理和提高使用效率。重点推进经营性充电桩和新能源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建设,提升平台服务功能,加强充换电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一网支付,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不仅如此,疫情期间在线消费逆势上扬,截至目前,上海市智能取物柜已超3万组,社区智慧微菜场超过2000个。为加快拓展智能末端配送设施,将新兴消费、升级消费以及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进行固化和推广,打响“上海云购物”品牌,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表示,下一步上海要将智能取物柜等智能配送设施纳入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范围,三年内新增智能取物柜1.5万台以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标签:阿凡达bt下载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