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建设周年:基建互联稳步推进 “软联通”仍需进一步加强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正式发布一周年。《纲要》的正式发布,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绘就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蓝图。
一年来,湾区内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包括通关便利化等在内的“软联通”也实现了一些突破。
在受访专家看来,在硬联通的基础上,大湾区内部如何进一步实现软联通,更好地便利湾区居民的交流往来,将会是湾区发展的下一步重点。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湾区建设下一步需要更多地聚焦规则衔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珠三角九市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向国际一流自由港体系对标,这些可以在深圳先行试点。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耀辉则建议,大湾区应进一步促进人员流动,并通过建设“人才飞地”等开放的措施,吸引更多人才在大湾区创新创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序推进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便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看来,自《纲要》发布以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已在多方面取得了亮眼的进展,比如,在促进基础设施联通、推进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落实港澳居民同等待遇、对标港澳专业标准以及各个城市的城市定位等。
“从体制规划到实际的行动,再到政策的落地,我觉得各个方面都有一些进展”,郭万达说。
在诸多进展当中,以基础设施方面的进展最为亮眼。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葛长伟在1月15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表示,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方面,2019年主要推进了大湾区内地九个市之间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下一步,尤其是从2020年开始,将围绕加速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大湾区内部的互联互通,大湾区和外部连接的互联互通。
葛长伟透露,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专项规划2019年11月6日已经经过中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通过,目前还有大湾区城际铁路的规划已经报国家发改委,2020年上半年应该可以通过、组织实施。
除了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大湾区的建设在软联通方面也做得比较突出。曾智华举例称,在出台各项具体的政策举措和三地规则衔接方面,广东省出台了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推动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全面落实,首期200亿元的粤澳合作发展基金运作顺利,建筑、旅游、医疗等职业资格认可取得新进展。出台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若干重大措施,以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建立特事特办工作机制,赋予两市更大改革发展自主权。
在创新创业方面,曾智华也认为颇具亮点,例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获批实施先行先试政策,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的科技计划项目,首次实现省财政科研资金跨境港澳使用。同时,把港澳创业者纳入内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与港澳共建13家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启动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
“我们2019年时在香港发布了一份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人员往来、就业、生活等多个方面,大湾区在过去一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湾区的理念形成、网络形成方面都取得了务实进展”,王耀辉说。
王耀辉表示,《纲要》出台后,大湾区由从前的一个概念、理念,逐渐被大家意识到、去了解,大湾区正在发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
规则衔接仍需强化,深圳可做好“排头兵”
在湾区元年,大湾区内已有诸多措施出台,实现了规则的初步衔接。在2019年年底,新横琴口岸旅检大楼落成,“两地两检”变“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的背后体现了内地与澳门的法律协同。
但受访专家均指出,跟纽约、旧金山、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要素流动、发展质量、产业体系等领域还存在差距,尤其是湾区内港澳两大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不同,这给三地规则和制度的衔接方面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
曾智华提出,聚焦规则衔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是大湾区建设的下一个重点。
“我们在去年研究如何进一步促进湾区规则的衔接,其中有一个建议叫‘标准先行,单向开放’”,郭万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这就是内地在规则上对齐港澳,向港澳开放。
在“标准先行,单项开放”的模式下,大湾区可以率先形成一套国际化的标准,大湾区实现人员内部流通的便捷化。郭万达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湾区技术人员开放,多类生产要素也随之流动,技术手段也能够逐渐倒逼规则的改革。
王耀辉则建议,可以推动市场化的机制,形成“人才保税区”,比如说在深圳和香港人员交往密切的地区,对接香港税收等诸多规则,吸引全国乃至全球人才的投资、创新,随后逐步推广,让包括港澳人才、居民在内的湾区人在大湾区内有获得感。
曾智华则援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数据称,粤港澳大湾区在以现代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方面呈现明显的优势,中国深圳-香港蝉联全球第二大创新集群,超过了美国硅谷的圣何塞-旧金山创新集群,排名在日本东京-横滨之后。
以民营企业为主力的“塔型双创体系”驱动了高发展水平的创新活动。曾智华称,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市场体系建设上,正在逐步构建多层次创新市场,形成多市场驱动模式;在创新市场空间范围上,中心-外围融合互动趋于强化;在创新市场的产业领域上,数字经济持续推动创新变革;在创新市场交易模式上,网上创新交易市场日渐兴起。
但大湾区的创新仍然需要营造一个高度自由的市场化环境。曾智华表示,这就需要很多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法制化的环境。同时要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到湾区就业和生活。不光是技术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和金融人才,从而打造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链。
此外,曾智华还建议出台政策,吸引国际大公司到湾区设立研发中心,以及国内外高校更多地到湾区设立分校或合作办学。这方面一些高端的科教和研发平台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另外,国家采购政策也可以用来刺激一些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壮大。
“通过形成一个高度自由的市场化的环境,使得创新要素在此自由高效流通,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技术、企业和资金都可参与其中,”曾智华说。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在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的“双区驱动”下,深圳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们也对大湾区建设中的深圳角色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郭万达表示,可以进一步便捷通关措施,对口岸经济带进行改造优化,此外还可以在像前海这样的地区打造一个“离岸特区”,形成一个“研发的保税港”,让人员、资金和信息等能够在该区域进行自由流通。
曾智华则建议,要赋予深圳更加充分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率先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平台建设,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