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产业

特色产业促脱贫有独特优势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9年是我国消除贫困、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经过多年的产业扶贫,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的模式和案例。带动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产业,主要是一些特色的种植、养殖和加工业。兔产业是不少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产业扶贫的行之有效措施之一。各地多年来的实践都充分证明了产业扶贫的显著成效,但是在产业扶贫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不同的问题。

  为了深入交流产业扶贫的经验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11月1日举办了“产业扶贫”研讨会,会议由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武拉平教授主持,研讨会特邀请来自国务院扶贫办、农业农村部、中国畜牧业协会、《农民日报》社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与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的科学家共同研讨产业扶贫问题,把脉扶贫产业,促进产业扶贫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自2011年起每年对近500个兔养殖户(场)进行调研,覆盖20多个省(市区),并于2016年对11个贫困连片区进行了兔产业扶贫的专题调研。近年来,配合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集中体系相关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力量,着重对深度贫困地区又进行了点对点帮扶,直接参与指导了新疆和田兔产业扶贫发展、贵州普安长毛兔扶贫发展等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工作。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从各地实践、国家政策、农户组织以及技术支撑等角度,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秦应和教授介绍了兔产业体系近年来在扶贫领域开展的工作,认为规模较小的产业在扶贫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他充分肯定了贫困地区发展兔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可行性和取得的成效。另外,兔产业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家兔养殖没有全国性的政策补贴,已经适应了市场化的发展。因此,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必须尊重市场规律,政府不应过多地参与生产决策,否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最后,他特别强调兔产业扶贫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各地应因地制宜谨慎选择适合当地的扶贫产业。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成员、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鞠荣华就兔产业体系在扶贫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对新疆和田、贵州普安以及陕西和吉林等地的案例进行了总结,各地模式虽然有所差异,但基本的核心点是一样的,包括“市场导向,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头,农户/合作社参与,科技支撑”的发展思路。

  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发展基金总监郭建军对我国农村贫困现状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对2020年后的“后脱贫时代”进行了展望。他强调,后脱贫时代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必然会继续存在,扶贫的重点将转向相对贫困。对于相对贫困人口,可以采取申请认定制,并考虑区域性特点,差异化对待。在消除相对贫困的过程中,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为了实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采取一些超常规政策是必需的,但培植一个产业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因而“后脱贫时代”对扶贫产业也还必须进一步关注。他认为家兔养殖是很适合扶贫的产业之一。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认为,特色产业扶贫的效果总体来看是比较明显的。但需要注意几点:第一,考虑农民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能采取强制的手段;第二,产业的发展要注意对当地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第三,产业扶贫必须有政策的支持,但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关于扶贫产业的未来发展,他认为首先应逐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提高组织化程度、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以及建立农业保险等风险保障制度。而政府应回归本质,推动技术研发,加强人才培训和教育,完善公共服务,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为整个产业链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包括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市场营销等。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副秘书长颉国忠博士,长期从事兔产业的调研和对相关企业、养殖户的服务工作,他认为农户养兔具有盲目性,需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同时,产业政策需要稳定,要考虑产业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兔产业的关键是产业链的后端,重点在消费,应强化兔产品的市场营销,促进兔产品的消费。应特别加强兔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尤其是电商销售。另外,政府、协会、企业和农户应合理定位,政府应做好规划,协会加强行业指导,提供技术、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企业应特别关注技术和市场,强化加工和销售。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马骥教授长年从事蛋鸡产业的研究,结合蛋鸡产业的特点,对产业扶贫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收入消费结构转变过程中,产品的非同质性不断提高,这些扶贫的特色产业有很广阔的前景。同时,他指出特色产业也要升级,不能仅停留在前段养殖环节,应特别关注三产服务,关注“微笑曲线”的两端。另外,他还结合蛋鸡扶贫的例子,特别强调产业扶贫,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产业上,应多元化,这样可以分散风险,增加价值。扶贫要重视精神扶贫,要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政府、协会要积极参与,整合当地区域内的资源,面向市场,实现产业的多功能化。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红英教授认为产业扶贫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从长远来看,应特别强调特色化和规模化。同时,在养殖环节,应特别关注安全。他特别提出,产业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应创造条件,鼓励年轻人进入兔产业,这样产业才会有朝气。可以在一些主产区或某些区域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兔产业。

  企业界代表——成都逮个兔子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张亚军先生,从企业角度对兔肉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公司多年来从小到大实行滚雪球式发展,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同时,企业狠抓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退出了一系列兔肉加工品。他也特别强调市场有风险,企业要警惕,另外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在面临风险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拉平最后发言,他指出产业扶贫是消除贫困、取得脱贫攻坚战最后胜利的重要举措。但产业扶贫还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可以扶持生产,但政府扶持不了市场,因此产业扶贫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第二,“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应逐步向“合作社+农户”或“合作社企业+农户”方式转变。第三,谨防消除了“农户的贫困”而引起了“公司的贫困”,要防止风险从农户转移到公司;第四,兔产业的波动,很大原因是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小规模农户缺乏科学决策能力,导致一窝蜂上或一窝蜂下,这也说明了农户需要合作社为其生产决策提供帮助;第五,兔产业扶贫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的销售,为此需要企业积极加强宣传推广,协会和兔业体系积极推动公益广告和宣传。

  本研讨会是第二届中国农业大学兔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文化节由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本年度的主题为“宣传兔文化知识,促进兔产业扶贫”。活动内容包括兔文化展示、兔产业扶贫研讨、兔产业创新创业讲座、兔文化及兔产业讲座、兔肉美食品尝、兔文化知识竞赛等。(记者 徐恒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