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品牌  餐饮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问题事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问题事例)

 

· 本文阅读时间约30分钟

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意识相近,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基本特点。文化的共融协同发展,是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精神基础。本文在上海大都市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大都市圈面临着文化协同共识性有待加强、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度及广度不够等问题,最后结合达成文化战略共识、突出文化强市、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重塑区域文化品牌的思路,提出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整体保护与活化遗产群、共建江南韵味的镇村联盟、构建魅力彰显的文化旅游圈、联合策划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开展大都市圈文化人才互通等基本策略。

关键词:上海大都市圈;文化;一体化

2019年12月,中央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上海大都市圈,这标志着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步入了战略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是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因此,构建上海大都市圈的合作机制,不仅是贯彻落实这个战略任务的具体内容,更是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的创新实践。从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来看,近年来,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间已开始积极探索推进文化旅游、文创产业等领域的点上联动或协同。如嘉兴、苏州吴江区、上海青浦协同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文化生态湖区,建设高标准建设水乡客厅,实现内河航运领域文化休闲旅游的无缝对接;南通贯彻落实南通:上海下一站扩大旅游品牌效应,加快提升南通大城市文化建设;舟山提出接轨上海、打造独具风情的最美海岛,推动群岛的全域发展。政府部门之间也逐步形成工作对接机制,如上海、苏州、南通、嘉兴、湖州等地民政部门开展地市级合作等。因此,结合各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全方位分析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明确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策略,是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现状

(一)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1. 公共文化服务能级不断提高

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尽管数量与品质存在一定差距,但总的来说硬件设施建设与软件服务已取得齐头并进的成效。

一是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城市空间计划里逐渐将文化赋能提升到重要位置,注重文化优势,增强各城市文化地标的辨识度,彰显江南文化的多姿多彩。如上海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临港新片区,拓展延伸从淀山湖到滴水湖的城市东西文化轴的文化设施布局;宁波的天一阁博物馆新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河海博物馆、文化馆新馆、新音乐厅、档案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新时代宁波文化地标。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覆盖。目前,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已基本建成市、区、街镇、村(居委会)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平均约0.3平方米,1+8城市拥有博物馆362家、公共图书馆158家、群艺馆、文化馆(站)902个。苏州提出2025年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15次,城乡艺术表演团体2818个。上海、苏州、宁波几个城市的艺术表演团体国内年度演出场次均已上万,观众人次也均达到1000多万人次。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取得新进展。近几年,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着力将数字影视、文化智造、数字传媒、数字音乐等数字赋能文化领域,打造公共文化领域的云建设,数字文化馆、智慧博物馆不断涌现,逐步实现了城市文化云平台的全覆盖,并结合城市区域产业优势,打造各具特色文化服务品牌。如宁波打造云上文化品牌;苏州通过云旅游云演艺云展览整合文旅资源,提升文旅服务品质等。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开启联动共享。由于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地缘相近,文化相亲,具有很多文化共通性,各城市间开始尝试通过公共文化的合作机制搭建文化发展合作机制,聚集各城市精英人物,会聚全国先进经验,开展城市间文化实际运作项目,通过区域内公共文化机构的联动共享,推动城市间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叠加。如2018年10月23日,由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局联合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浦东新区文广局、嘉定区文广局、苏浙皖三省示范区文化(广)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共同发起建立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39个城市(区)共同发布了《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虹桥宣言》,在该合作机制框架下,定期举办合作机制年会,搭建文化发展合作平台,商立具体实质性项目。

2. 传统优秀文化传承有力

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要素品类众多、数量巨大,有远近闻名的世界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城市的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和活化工作成绩显著。

一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稳步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文物管理部门均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一些城市的地下、水下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取得重大发现。如上海的广富林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到13000多平方米,在环太湖地区文明进程研究、福泉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取得重大突破。据统计,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现有11项世界级文化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3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具备较高的遗产密度,1000平方千米范围内包含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资源点不少于10处,且具有旅游热度。在文物利用方面,各城市引导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生产生活实践,拓宽传统文化多元利用方式。如宁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沿线文物资源保护传承,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水下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开展海丝、海防、海港遗存研究。此外,各城市还鼓励社会力量和专业机构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做精做强传统文化品牌。如上海通过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推进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利用。

二是博物馆能级提升明显。(1)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质量显著提高。如上海博物馆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上海鲁迅纪念馆人之子鲁迅生平陈列、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馆寓情于史,以情传神宋庆龄陈列三个项目第十届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2)宣传推广方式多元化。如苏州博物馆运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现代设计手法,萃取传统园林的精髓,创造性地打造了一件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的双面绣建筑艺术作品。上海博物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展博物馆之夜等加大博物馆宣传,推出文化上海发布、导览、品鉴、典藏四大系列丛书及app手机应用软件等。

三是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成效凸显。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积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各城市各显其能,一方面深入推进非遗在社区非遗进校园,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和专业机构建立非遗传习所和传习点,支持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非遗品牌做精做强。如上海联合国内外高校建设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苏州结合文旅专项行动,通过创意设计,把非遗文化、手工艺转化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发展乡村旅游、江南水文化、大闸蟹文化、民宿文化等。

3. 文化交流影响力不断提升

进入新的时代,长三角地区跨域文化合作交流更加频繁,包括公共文化供给、市民文化活动、文化合作交流等呈现多元化发展。

一是城市文化合作交流项目增多。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间文化活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且不断开启文化交流的协作机制。2019年9月19日,上海杨浦与浙江嘉兴、浙江温州、江苏扬州、安徽宣城等长三角五座城市的文联工作者和书画家相聚上海浦江之滨,联手举办爱我中华携手共庆长三角五地书画交流活动。

二是市民文化节城市间影响力不断提升。创新办节机制,以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得益的方式举办上海市民文化节,力求最大限度调动市民的活动参与热情。2021年3月29日,上海市民文化节首次在江苏苏州、浙江温州和安徽芜湖设立长三角分会场,实现四地联动。

三是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如上海通过整合全媒体渠道,以上海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人民外宣建设,构建针对性强、富有成效的上海国际传播工作机制,通过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 joy)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鼓励增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艺术赛事品牌,提升节庆内涵品质。苏州充分利用涉外媒体平台、海外社交网络平台和国际合作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完善与海外城市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参与国家级品牌项目和主题活动,提高本土文化全球影响力。舟山开展多元化海员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海员服务国际影响力。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指数排行榜2020》显示,在上海大都市圈内文化交流功能方面,上海市区处于全面领先的地位,尤其是在活动演出场次和世界会议数量上优势明显。苏州市区位列第2,凭借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的优势,在外国游客点评指标上表现突出。宁波、无锡、常州、湖州、舟山、嘉兴、南通市区排名靠前。昆山市、桐乡市因分别拥有周庄、乌镇核心古镇资源,在外国游客点评指标上具有优势。

(二)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实现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目标。从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文化与多产业融合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信息化、数字化、体验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文化消费新趋势。

1. 文化产业实力稳步提升

文化实力就是经济潜力,近年来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通过不断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强化城市协同合作共促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平稳上升。

一是文化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文化实力就是经济潜力。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比较均衡,2019年大都市圈范围内城市文化产业产值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值为5.23%,高于全国4.5%的水平。上海近两年的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增加值略有所降低,但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基本维持在6%左右。苏州和湖州近两年借力文旅融合、产业互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得到有效释放。2021年1月苏州召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苏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年要翻一番2020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湖州市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提到到202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8%以上,结合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趋势、新需求,大力培育发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政府通过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保驾护航。各城市正在积极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文化的发展,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搭建服务平台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涌现出一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龙头代表。比如,苏州科技城文化科技产业园,利用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集聚一批软件与游戏动漫企业;依托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建立的virtual studio文化创意在线虚拟工作室系统平台等,吸引文化科技企业集聚。

三是城市文化ip产品化、品牌化。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已构建起以江南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共同体价值为引领、以国际化文化平台为载体的现代文化标志传播体系,并积极推进主打文旅融合、突出深度体验的城市文化形象营销推广策略,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下的城市文化形象营销新模式,通过各类线上平台赋能城市文化形象推广,推进城市ip的品牌化进程。

2. 市场发展多元化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形成兼收并蓄、开放平稳、繁荣多元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系。

一是电影市场发展加速。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积极培育各类电影制作主体,电影制作机构数量显著增长。如无锡着力打造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预计到2025集聚电影制作及相关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实现电影及相关产业产值超300亿元。上海通过提升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上海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等合作机制影响力,加强教育、文化、旅游、卫生、科技、智库合作与交流。电影票房每年保持快速增长,影院和银幕数量、观影人次持续增加。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实现了放映设备数字化转换。

二是文化演绎市场发展加快。文化演绎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在上海大都市圈呈现出历史新高。基于大麦网2019年12月的实时文化演出场次数据,上海市区集中了大都市圈内70%的文化演出,总共举办405场次,上海市区文化活动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优势明显。与上海相比,其他城市市区的文化活动场次数量明显较少,如苏州市区场次为60次,宁波市区为37次,无锡市区为23次,分列第二、第三、第四位。另外,苏州的张家港市、昆山市也进入十强,表明苏州市总体的文化活动丰富度较高。其他排名进入前十的还包括常州市区、嘉定区、舟山市区、南通市区。自杭州宋城后,2021年4月上海宋城在黄浦江畔亮相,通过游艺环节,将大型互动体验项目规划成旅游空间,打造了城市演艺新形态。

三是艺术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艺术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主体加速成长,文化艺术品保税交易作为一种保税+新业态,对促进文化艺术品市场主体加速集聚、推动市场高效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佳士得全球第11个拍卖中心的上海借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在国家对外贸易基地内建成3000平方米的专业艺术保税仓库,开展的保税艺术品拍卖活动。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亚洲画廊艺术博览会、art21当代艺术博览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国际设计创意博览会等艺术博览会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 文旅融合取得突破

在文旅融合已上升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基于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丰富,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取得较大成绩。

1. 文旅融合发展快速推进

拥有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别齐全、文化和旅游市场建设及相关设施配备相对完善的先天基础优势,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继长三角动漫产业合作联盟、长三角文创特展产业联盟、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长三角文旅产业联盟、长三角影视制作基地联盟、长三角文化装备产业协会联盟等联盟陆续成立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文旅联动、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一是文旅产业综合水平不断提高。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文旅产业近几年发展呈上升趋势。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产业冲击巨大,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以下均采用2019年的数据。根据各城市2020年鉴的统计数据,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的旅游收入水平比较均衡,除南通外,其他均已达到千亿元,接待游客总数达120466.8万人次,星级饭店总数510个以上。从全国层面上来看,2019年全国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旅游总收入1.89万亿元,占比28.51%,四分之一多。

// 表1 2019年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旅游产业情况

二是文旅产品不断丰富。近年来,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实施文化+发展工程,创新开发新业态、新产品,重点加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培育,推进红色旅游向文化、教育等融合发展。如上海红色旅游景区有34个;湖州正在打造南太湖文旅融合发展带,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项目,探索建立莫干山旅游经济特区,做大做强世界乡村旅游小镇、丝绸小镇、湖笔小镇、太湖演艺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集群;常州打造绝色江南•闲逸山水产品集群、江南门户•溯源运河品牌等。

三是数字文旅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积极推进文旅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开展文旅数字化协同发展。如苏州在着力打造数字文旅中心,为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奠定基础;南通依托市智慧文旅平台,加快推进城市文旅智慧导览系统建设。

企业内部网通过B2B网站与客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四是旅游人才培养得到重视。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都将文旅人才培养写进了规划,部分城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文化旅游人才整体培养模式,通过各项政策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旅游规划、创意策划、市场营销、智慧旅游等文旅专业人才。

2. 开启文旅品牌的融合共建模式

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积极结合各城市间优质文化资源互补,扩大江南文化的影响力。

一是点对点协同建设旅游区。如宁波共建大运河文化带和浙东唐诗之路,打造浙江大花园精品旅游带。无锡积极与常州市武进区深化合作,协同发展竺山湖生态旅游区,推动共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协同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和创新湖区,加快建设锡宜协同发展区,推进大拈花湾、渎村水乡、周铁总部园区等项目规划建设,打造长三角著名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嘉兴协同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强化与上海青浦、苏州吴江片区的示范协同,努力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二是积极探索协同打造文旅品牌。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近年来在开展文旅活动时开始有意识地积极尝试城市间的合作与共同协办,组织承办各类重大赛事、文体活动、会展论坛等,同时联合开发文旅线路产品。如常州太湖湾与无锡拈花湾、苏州东太湖地区文旅资源的合作开发,联手打造大运河世界遗产经典游环太湖休闲度假精品游江南古城古镇古村体验游等文旅品牌,推出旅游一卡通联名卡。

二、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评价及问题

(一) 发展评价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资源丰富。提升文化国内外影响力,增强文化集聚力、扩大文化辐射力是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区域文化协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已成为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无论是在战略统筹规划上还是具体项目落实上都需把握文化十旅游十其他行业领域多方面的联动融合和协同推进。

1. 文化资源丰富,主流文化面向世界的多元表达

江南自古孕育了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情愫,江南的富裕、崇文重教、勤劳、雅致、文化繁盛、文人辈出、豪迈的家国情怀等在各种文学、历史、诗歌中不断深化和刻画,从而培育了一种中国本土文化体系中非常鲜明的江南文化。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的维度来审视,江南的精神纽带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集聚了江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运河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工业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

(1) 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并逐步成为城市形象提升的内涵支撑

据上海2019年鉴报告数据,上海拥有红色旅游景区34个。2020年上海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建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推动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和出版物创作生产,建设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形成红色文化宣教品牌,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深化长三角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提升上海红色文化的标识性和知名度。

京杭大运河在江南地区分为江北运河与江南运河两部分,流经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有常州、无锡、苏州和嘉兴。4城市结合各自文化特色,联手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常州,建成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期,打造常走大运,形成全国品牌;无锡,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进一步彰显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城市形象;苏州,以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的一段为目标,持续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建设全球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嘉兴,突出长三角湿地生态、大运河丝路文化旅游、天鹅湖未来科学城优势,致力打造长三角最优的高水准创新经济引领区、全国一流的高质量生态文明样板区、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城乡融合示范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承载地。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2) 文化建设呈集群发展,空间布局均衡、特色鲜明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资源丰富,据有关数据统计,上海大都市圈内共有文化资源点150处,其中国家级73处、省级77处;生态资源点128处,其中国家级46处、省级82处。从文化空间布局上看,已经形成了南北五大特色文化集群。一是以无锡、苏州、湖州、嘉兴为代表的环太湖山水、江南文化之水乡雅韵文化集群;二是以宁波为代表的南部书商文化之书匠儒商文化集群;三是以舟山为代表的融佛教文化和海洋文化之佛教仙岛的文化集群;四是以南通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文化地标为代表发展江海文化养生文化之养生福地集群;五是以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为代表的融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国际都市文化集群。这五大文化集群,通过相通相融又各具特色的文化输出,开展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展现了上海大都市圈文化的包罗万象、包容和谐的特质。

(3) 文化资源兼顾传承与利用,跨地市联动保护机制成为未来必然

近几年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上传承与利用的优势逐渐突出,除了运用新技术对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实施文物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全市文物、博物馆、珍贵古籍信息数据库,还重视开发其相应的社会文化资源,结合主题旅游等项目形成文化品牌。如苏州,通过构建文物建筑保护传承利用体系,规划建设苏州世界文化遗产展示馆,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策划组织江南水乡古镇申请世界遗产,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此外,城市间的非遗活化利用联动机制初步形成。比如大运河遗产保护,成立了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城市联盟,下设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能是协调、组织、实施大运河全线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跨区域、跨部门、跨专业的运河保护协调机制和管理体制,正在探索和形成之中。

2. 文化成为带动消费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人民生活中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旺盛,文化方面的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受文化方面的消费影响越来越大。

(1) 旅游产业基础优势明显,文旅大市场趋于成熟

从整体上来看,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的旅游业趋于成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化旅游大市场,是长三角区域都市文旅消费的代表。从横向来看,除上海外,其他8个城市差距不明显,且苏州与宁波表现突出。在旅游外汇收入方面,无锡和舟山也表现不俗。选取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国内旅游规模和入境旅游规模两项分析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与城市所属省份的全省相比,除个别城市,各项指标基本在均值以上。

// 表2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旅游与江苏、浙江省的旅游规模比较(2019年)

(2) 文化消费潜力为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现实动力

2019年整个长三角的gdp总量高达23.73万亿元,gdp超过万亿元的6个城市中,上海大都市圈占了4个,分别为上海、苏州、无锡和宁波。其中,上海超过3.8万亿元,苏州近2万亿元。长三角三省一市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占全国的22%,人均消费能力强劲。选取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旅游国内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两项分析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其对所属省份的收入有较大的贡献。

// 图1 2019年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旅游与江苏、浙江省旅游国内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综合分析

(3) 文创产业发展为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文创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城市聚集人才的聚力器。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建设都市文化圈提供了产业支撑。如上海确立了建设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2018年上海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4227.72亿元,同比增长8.9%,跻身上海八大重点产业。苏州也成为重要的创意产业基地,聚集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宁波集中力量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科学布局建设文创港、软件园等一批创新单元,推动科研设施、大院大所、科创企业加速集聚,打造以甬江为主轴的创新带。由文创、科创催生的长三角众多现代都市的时尚文化资源,如演艺、设计、赛事、游戏、购物等,以及由文化、旅游、商业、体育、会展融合形成的都市活力与风情,体现着上海大都市圈最新发展成果和当代魅力。

3. 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往高品质方向发展

区域合作、文旅先行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经验,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在文化旅游发挥好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大消费、大合作的特征和环境友好属性方面,为探索区域一体化新机制提供良好范例。

(1) 区域文旅融合的政策环境向好

文旅融合是国家战略设计,上海大都市圈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扮演着先行发展的角色。近年来各城市之间签署加强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协议。2018年6月,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旅游管理部门拟签署《长三角地区高品质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战略合作协议》。

依据这份合作协议,三省一市将深挖中国文化、江南韵味内涵,围绕长江、大运河等水系和历史文化名城、精品民宿等独特资源,打造区域旅游精品项目;建立统一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共同制作统一的旅游宣传品,共同开发一程多站区域旅游精品线路,推出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系列快捷旅游产品;瞄准旅游新消费、新体验趋势,放大资源互补优势,联手打造跨区域特色旅游线路。

四地还将突出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并联手创新入境旅游便利政策,共同营造外国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的良好环境,引导境外游客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有利政策;建立长三角外文旅游网站,加强信息联合发布、产品联合展示、活动联合宣传;建立中外来宾接待联动机制,开发若干条体现美丽中国及长三角地域特色的考察采风精品线路,为中外来宾提供更多更优选择,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共同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建立健全重大节事展会旅游资源调节机制,联手做好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扩大进口博览会在旅游住宿、景区游览、购物旅游等方面的带动效应。

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产品,鼓励和支持建立租车异地还车一体化的便捷体系,完善提升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是此次协议重点。三省一市将以智能化、便捷化为导向,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机场、码头、高铁重要站点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旅游咨询中心,形成相互开放、标准统一的区域旅游服务网络;建立全覆盖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大数据库,实现旅游信息互联互通,建立旅游安全提示、旅游景区(点)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

四地还将探索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拟订了长三角旅游领域信用信息数据清单行为清单应用清单,建立完善长三角旅游联合执法、综合监管机制,联合打击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共同整治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健全长三角旅游诚信系统和失信登记制度,对列入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名单,实现信息互通互联。畅通长三角区域旅游投诉通报和处理渠道,建立健全游客投诉即收即处的快速处理机制。构建旅游应急突发事件的联动协调机制,建立跨区域旅游重大事件和旅游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旅游交通事故异地救援和保险理赔体系。

(2) 区域文旅消费、文旅惠民成为文旅项目开发重点

目前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都比较注重提升文旅产业的内涵、品格和境界,着重对旅游产业人文化、民族化、特色化发展的有效促进,有效发掘,弘扬地域、区域和不同领域的特色文化。如苏州,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建设,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建设君到苏州文旅总入口平台,与各大旅游电商合作,实现文旅场所线上预约全覆盖,与数字文化产业结合,实现苏州特色文旅资源云旅游云演艺云展览全方位展示,精心打造江南小剧场,推进江南小书场三进工程,策划开发一批体验感强的文旅消费项目。宁波,深化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顺着运河来看海等推广活动,打造大运河海丝之路浙东唐诗之路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甬菜百碗等一批文旅金名片,推进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和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

随着黄金旅游线杭黄高铁、上海青浦至吴江黎里、吴江黎里至嘉善西塘2条公交专线开通等一系列的交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不断放大同城效应。2019年长三角pass旅游年卡推出沪杭宁版沪杭版多款产品,成立长三角文旅消费一体化联盟,推出一票游玩长三角的文旅消费解决方案。长三角7市1区文旅局与阿里文娱集团合作,推动各城市文化资源和消费者数据共享,政企合作开展文旅惠民,打造具有各地特色的文旅消费季。

(3) 通过文化十旅游+其他行业领域多方面联动融合、协同推进形成新的文创载体

总体而言,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集聚了三角区域内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包括海派文化、吴越文化、淮扬文化、运河文化等,通过发掘丰富多样的本体性文化资源,恰如其分地呈现其文化特色,并通过都市、乡村、非遗、文创、研学等领域的文化与旅游融合途径,初步形成了从文化传承、资源利用、创意设计、空间营造、内容组织安排、媒体营销、整体管理多方面打造的整体性、品牌化的文旅圈。如苏州文化标志性项目在体现本色、独具特色又恰如其分地表达方面具有典型性。

(二) 主要问题

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文化协同的共时性有待加强;二是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度和广度不够。

1.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协同共识性有待加强

文化协同的共识性问题体现在整体规划、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市场流动不足等方面。

一是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的整体文化建设规划相对较弱。从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规划可以看出,相对来说,对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协同方面的统筹规划相对缺乏,文化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点对点的阶段。各城市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协同,而对文化产业、文旅产业、包括体育健康产业的协同推进缺乏整体的规划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另外,一些政策领域因存在跨区界溢出效应与行政辖区的边界冲突,从而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文化建设尤其公共文化建设的传播交流方面还未真正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力量,文化市场开放、生产要素整合、文化遗产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存在各种地方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做强做大。

二是文化创新要素市场流动性不足。由于文化产业成为各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各城市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补贴政策或者建立投资基金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出于对政绩的追求,这些行为往往具有短期化的特征,影响了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造成要素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虽然开启了区域协同创新,但在区域创新机制与创新制度、规则等领域忽视了文化上的同根同脉,存在文化断层,致使各自创新资源与特色优势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功能互动。尽管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多年来有一些联动合作的举措,但是涉及城市间文化价值、区域文旅整体品牌层面的意识与实践还是不够。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主导产业布局往往与主体发展期待相呼应,主要是为提高经济效益、品牌效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等项目集聚效应最为突出,而对于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产业协同的考虑不够。

三是文化产业结构同质化明显。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从产值总量的角度分为了三个梯队。作为第一梯队的上海、苏州拥有相对成熟且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上海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人才高度集聚,以国际大都市为引领的都市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根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显示,2019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980亿元,同比增长7%,占gdp比重达13%。苏州重点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聚焦动漫游戏、影视、网络文化等细分行业,拓展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旅融合、工艺美术、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预计到202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5%,其中核心领域占比超过50%。作为第二梯队的无锡、常州、南通、宁波、湖州的文化产业各有长短。无锡依托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构建电影产业生态圈,推进国家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在数字内容产业方面提高数字传媒、数字娱乐、数字出版、数字装备、网络视听等领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常州着力建设国家级视音频版权进出口平台及溯源数据管理平台、市级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基地),同时注重文体融合;南通打造崇川区艺东方艺术品综合体、左岸动漫产业园、1895文创园区、家纺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开发区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海安市523文化产业园、如皋市一下未来科技城、海门麒麟红木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基地),形成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集群;宁波在国家动漫基地游戏产业方面有所成绩,目标是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湖州聚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影视传媒等符合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产业。作为第三梯队的嘉兴和舟山,从gdp占比到文化产业规模与第一梯队相距甚远,虽各自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生态优势,但产业发展方面缺乏生产资本与专业人才。可以看出,尤其第一和第二梯队在文化产业方面都集中在数字文化产业、动漫产业、游戏产业领域,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形成优势互补。

2. 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度和广度不够

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业态模式处于初级水平,相比国际都市圈的文化+的融合力度,上海大都市圈在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以提升城市创新高度,通过文化与金融的融合以拓展城市产业的深度,通过文商旅贸多元融合拓宽城市经济广度这三度方面还未发挥实效。

一是文化+的提升作用发挥不充分。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融合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科学技术从文化产业消费端向生产端渗透不足。互联网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为文化+科技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因此而产生的许多新业态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缺乏行业规范,部分内容落入低俗。科学技术对于文化生产的作用不够深入,以上海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城市在科技创新+文化方面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其他文化+体育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金融等跨界融合,仍然处于概念创新的阶段,实践效果不明显。大多数的文化产业存在规模小、能级低、增长放缓的情况,且缺少打响都市文化产业的品牌,没有产生具有足够影响力和辨识度的上海大都市圈的特色文化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相关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结合的路径在未来消费升级的趋势中需要继续探索。

二是特色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在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的发力后劲不足,基于文旅产业价值链耦合重构、文旅融合促进城市及都市圈功能提升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城市文旅融合一体化的精品供给欠缺。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资源具有互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也各有特色,但是整体对于特色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缺乏有效整合;没有将散落于各城市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江海文化、佛教文化、海洋文化等资源串珠成链,推进融合互动及创新;基于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品牌体系没有系统性地规划、管理和运营。

三是城市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效果不强。以上海为例。上海在十三五时期积极推进文化与金融融合,与市金融办签订《文化金融合作发展备忘录》,完成了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并成立上海品牌发展基金,扶持相关产业发展。但目前来看,由于部分城市财政支持政策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范围失当,效率低下,无法达到预期的资本支持效果。

四是缺少上海大都市圈整体文化形象的走出去。上海大都市圈是多元文化共存及国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中华文化的传播需要在对外开放的前沿与世界展开交流与合作。在对外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需形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整体文化形象,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讲述好中国故事,从而能在文化碰撞中创新创造文化成果,应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上海大都市圈的对外文化贸易和传播中国文化。

三、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展望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建设应该是鲜活的、具体的,是外在现象与内在精神的高度契合,文化软实力提升不是各个文化子系统文化特色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各个系统协同作用基础上形成的新特质。面向未来,上海大都市圈在文化规划上应坚持因地制宜,既立足本地实际,又要与时俱进地丰富现代文化特色和优势,塑造国际品质、江南韵味的栖居典范,培育与活化遗产群,开发大都市圈的文化之路;应顺应新的消费趋势,着力建设国际品质服务设施群,提升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应顺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把具有江南韵味的镇村建设成为新兴经济的载体空间、诗意栖居的立项家园;应共建旅游与精品游线路,串联、链接都市圈内的各类特色资源;应策划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与体育赛事,吸引各类国际机构入驻,让文化软实力提升与精神培育相统一,让上海大都市圈成为历史与时代、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区域。

(一) 整体保护与活化遗产群,塑造传承地域文脉的文化之路

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要素品类众多、数量巨大,有着远近闻名的世界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及全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亟待系统性保护与深度价值挖掘。上海大都市圈的协同规划设想培育都市圈遗产群。一是江南水乡古镇遗产群,将西滨太湖、东抵虹桥,总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的地域作为江南水乡古镇遗产群予以重点打造,挖掘山水江南与风物江南的文化底蕴;保护最具水乡特色的空间基层,恢复江南水乡河网阡陌的肌理,重现水乡的韵清幽尽在河的生态本底和鱼米之乡的历史古韵;通过以塘行水、以泾均水、以塍御水、以埭储水等方式,重现蓝绿水网络脉络与自然生态空间;建设最具优雅诗意的栖居典范,再现家家枕水小桥多的水乡生活场景,通过传统江南民居的保护与建设,营销精致、优雅、闲适的生活意境,打造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人文精神家园。二是围绕世界级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结合其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文化资源点,以及太湖北岸4a级及以上景区,打造中国古典园林遗产群,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与现代魅力山水风景融会贯通。三是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瓷窑遗址结合周边遗产资源打造世界级的露天青瓷博物馆,通过讲述与传承中国瓷器的制造工艺,将江南工艺之美与工业文化产业融合。在文化遗产群打造中,积极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开发旅游产品,打造遗产群特有的文化商品,实现文旅商贸的深度融合。

(二) 共建江南韵味的镇村联盟,共推都市圈休闲文化发展

上海大都市圈的浓厚的江南韵味离不开特色小镇、水乡村落的发展。在镇村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培育小镇联盟和乡村联盟。将上海大都市圈镇村地区建设成既能链接历史的江南理想人居载体,又能链接未来的新兴经济成长摇篮。根据上海大都市圈协同规划的设想:第一要以促进上海大都市圈特色小镇之间的链接联动为导向,将地理邻近、要素资源关联紧密的特色小镇串联打造小镇联盟,实现资源互补、线路互推、客源护送、信息共享的新型业态,通过共同打造旅游黄金线路、举办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强化江南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二,立足乡村特色,形成有主题的统一的、富有魅力的乡村联盟,通过统一旅游品牌、标识标志、统一旅游推广,合力提升文旅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推动跨界风景旅游公路建设与旅游线路组织,促进魅力乡村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的文旅风景线。

(三) 构建魅力彰显的文化旅游圈,以演艺文化为契机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可借鉴国外都市圈广域观光游线的经验,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共建魅力彰显的文化旅游圈和精品游线,将都市圈塑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繁荣地、吸引各国游人的世界文旅目的地。根据协同规划,上海大都市圈文旅发展,第一是集中的文旅资源进行跨区域整合,培育多个旅游圈。通过旅游圈的建设,深化旅游合作,共同推广旅游品牌,强化客源导入,形成共建共享的旅游平台。每个旅游圈打造一个特色的主题。可通过对旅游圈内资源要素的识别,提炼旅游主题,形成统一的文化形象、宣传标识、整体风貌和纪念商品,共同培育面向世界的共同旅游品牌。同时通过品牌培育、要素建设,与其他旅游圈形成差异化竞争,吸引上海大都市圈内的高端游客群。第二,由于上海大都市圈具有山水相依、文脉相通、文化相近、城乡相融的特点,在上海大都市圈内可通过深化跨区域合作,统筹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统一的旅游品牌,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沿线的旅游景区实现一票通游、民宿联盟,推动沿线旅游景区品牌共建、客源互送,打造世界知名的精品旅游目的地。鼓励沿线旅游景区与各城市的演艺要素互联互通,实现各城市的演艺产品和服务在都市圈整体区域市场进行营销和供给。共同提升城市演艺场馆的可达性和信息透明度,极大地激发观众和游客的观演欲望。

(四) 联合策划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将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塑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繁荣地区

通过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展示、时尚发布、影视文化、体育赛事等多主题的世界品牌活动,提升上海大都市圈鼓励文化影响力;通过进一步加强国际化交流活动和实践的组织,承载更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和事件,将都市圈塑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繁荣地区、具有特色活动的中国文化体验地区。根据规划设想:要积极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优势,带动都市圈地区的系统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创新。结合各地资源本底,吸引各类国际文化组织在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设立总部或机构;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近现代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庆和展会活动,形成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鼓励社会力量自组织文化活动,培育各界艺术团体、文化名人、国际知名文化品牌等,形成包含时尚发布、影视文化、博览展示、会议交流等多元内容。通过进一步提升文化活动组织能力,提升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地位,从而强化都市圈在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

其中,上海应采取更加综合多元的举措,成为国际赛事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积极利用进博会等国际大型会展的溢出效应,扩大集聚力;苏州、宁波、临港新片区作为综合性城市,应进一步缩小与上海在文化活动组织上的差距,培育成为国际文化交往副中心;无锡、常州、南通三市应结合自身智能制造发展长板,提升其在专业领域内组织世界级会议的能力;嘉兴、湖州应结合互联网、水乡人居文化体验的长板,组织文化类国际会议。舟山应结合海洋特色产业及佛教文化组织国际会议,联合打造具有多元文化品牌的国际文化活动品牌。通过打造健康、活力、美好的都市圈体育氛围,策划组织多类跨区域的重大赛事,共建都市圈赛事联盟,搭建一级国际赛事平台,促进都市圈内重大赛事的常态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国际组织入驻都市圈,不仅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助力中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五) 实施文化人才聚焦战略,开展大都市圈文化人才互通政策,加快文化创新发展

上海大都市圈内开展孵化器模式联合培养文化创业创意人才,鼓励孵化器与优秀社会资源、部分高校资源合作,建立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产业链式培养。发挥龙头企业人才溢出效应,带动中小微文化企业及人才加快发展步伐,提升行业整体人才素质。加快基层公共文化人才培育,建立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和资质认证办法,加强岗位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形成一支有良好素养、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灵活化文化人才培训模式,整合行业培训资源,变独立分散为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互补互惠。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企业的专业优势,通过政府服务购买形式,鼓励企业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搭建文化人才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社会类文化人才管理效率,做好人才跟踪服务。积极宣传社会类文化人才先进典型,创新人才荣誉激励机制。

(来源: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作者:凌燕)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金提供的免息贷款和补助金虽然数目不大,但能够即时提供援助,以济燃眉之急,纾缓突发的经济困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