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赛为何要让龟和兔“赛跑”
11月27日,首届“盐商杯”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三名青海参赛选手在固定他们的夏吾派唐卡,准备给评委们展示。这幅唐卡长约6米,是两位画师用一年多时间创作的。本报记者 赵迪摄
直到“盐商杯”全国赛小组赛结束,章野才听说,与自己一组之隔的“正式创业二组”,有一位和自己“渊源颇深”的选手。两个人都在前两年参加了“挑战杯”,不过,一个是广东省的参赛选手,另一个却是山东省的评委。
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生章野带着“屋顶绿化”创业项目来到今年“盐商杯”的赛场,而曾在山东省“挑战杯”担任评委的龚海涛则信心十足地把自己的项目“四海友家”搬到了赛场。
一个是刚刚起步的初创企业,另一个则是已拥有几十万套房源、上万客户的成熟企业。在这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赛场上,两个人相差的重量级不可谓不悬殊。
这并非个例。在今年的“盐商杯”赛场,不乏已获千万风投或融资的“大项目”,也处处可见成立仅一两年还缺乏后续资金的“小项目”。有人形象地把这些项目同场竞技的景象描述为“新龟兔赛跑”。
虽然“赢在了起跑线”,但龚海涛却并不认为自己到“盐商杯”的赛场上只是为了一个好名次,“没看是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吗?创新排在创业前面啊”。这个80后创业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毕竟,好的项目很容易被复制,如果发展停滞不前,早晚会被超越。
对“乌龟”来说,“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盐商杯”全国赛正式创业三组选手安剑秋很紧张,坐在椅子上的她一个劲儿地朝两边看,双手叠在胸前。桌子上摆放着她特地打印出的十几份商业计划书。这些计划书统一用文件夹装好,堆得整整齐齐。
这个两年前才开始创业的80后女孩好不容易“盼来了”这场“盐商杯”全国赛特设的投融资对接会。她的公司——日照艺安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亟待转型,可资金却是大问题。在日照,“很难找到合适的风投”,所以,安剑秋把宝押在了“盐商杯”的赛场。
要想闯过层层关卡来到全国赛场,并不容易,光是商业计划书她就几易其稿。不过,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一点点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方向”,等到真正走上赛场时,安剑秋按捺不住地有些跃跃欲试,“收获了很多经验,迫不及待想要检验项目成色了”。
和安剑秋一样,正式创业二组选手马莎也“特别感谢这次的比赛”。马莎是宁夏姑娘,自家的公司一直经营牛羊肉生意,这两年她接手了公司,这个80后姑娘时不时感到“迷茫”:互联网冲击下,原有的营利模式遭遇挑战,可放眼整个宁夏,也找不出一家可以借鉴经验的企业。
马莎看上了“盐商杯”。这个说话大大咧咧的西北女孩为了比赛,直到小组赛前一天的晚上还在不断修改展示用的PPT。虽然,在路演环节,她的项目被评委一致评价为“没有核心竞争力”,但马莎还是觉得这一趟,来得“值”。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开阔了眼界”,精美的PPT、表现力极强的演讲都让马莎印象深刻,她不停拍照记录,“偷偷跟着学”。
第一次听到“盐商杯”大赛甚至有风投上亿元的项目参加时,马莎的反应很激烈:“这让我们这些初创企业咋比啊?”参加完3天的比赛,她的想法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大家各有各的目标,起点也不同,互相学习做好自己就够了”。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