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底回升后 A股有望进入理性整固期
鼠年交易首周,A股市场表现出了很强的韧性。截至上周五收盘,创业板指全周上涨4.57%,不仅收复失地还创下阶段新高;深证成指仅微跌0.66%;上证综指全周收跌3.38%。
在经历了疫情的短期冲击后,伴随本周开始的陆续复工,A股又将如何表现呢?
机构观点认为,决定市场短期风险的核心变量仍是疫情,但投资者情绪有望趋于稳定,市场风格将从超跌反弹的“交易期”进入渐趋理性的“配置期”。同时,对于A股未来的领跑主线,多数券商研究所一致认为,科技板块仍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市场进入更理性的整固期
对未来市场走势,中信证券较为乐观,认为上周指数的低点已经定格了2020年的市场底部。这是因为:首先,疫情对市场和基本面仅是一次性脉冲式影响,这点已逐步成为共识;其次,短期波动的背后是政策及时而全面的预期管理;再次,偏松的宏观流动性支撑估值,短期不会有反复;最后,“两融”和股权质押风险可控,受迫性卖出风险低。
中信证券强调,决定市场短期风险偏好的核心变量依然是疫情,市场关注点将从疫情脉冲转向疫情演化和节后复工。但投资者情绪有望趋于稳定,市场波动幅度也会变小,市场风格将从超跌反弹的“交易期”转到渐趋理性的“配置期”。
招商证券张夏策略团队同样表示,2月10日开始,全国各地各行业将陆续复工。短期内,市场将会由巨幅震荡进入窄幅震荡或震荡上行,波动率将会明显下降。而行业层面将会从一边倒地偏向医药、TMT转向新的分化格局。
海通证券荀玉根策略团队判断,此前市场急跌从空间上看已较充分,但急跌后仍需时间来充分调整。市场要再度上行需等待疫情拐点,并得到后续基本面数据的支撑。
A股弹药充足
国金证券李立峰团队认为A股目前弹药充足:自2月3日起,公募基金管理人纷纷发布公告以自有资金认购/申购旗下基金产品,以实际行动来补充A股的流动性。结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月8日,行业中的31家公募机构累计自购规模已达23.745亿元。从资金来源看,自购资金除公募自有资金外,还包括其高管、员工等的个人资金。除公募主体外,部分券商资管、私募机构也展开了对自家产品的认购/申购。李立峰表示,上述自购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潜在的赎回压力,同时提振市场信心。
上周,北向资金逆势大幅净流入300.59亿元,同样也是市场中一股重要的增量资金。中信证券分析表示,上述300亿元外资中,属于配置型的资金净流入约244亿元,属于交易型的资金净流出约39亿元,而托管于内资、港资机构的资金净流入约99亿元。
中信证券判断,随着市场超跌后的修复,预计外资流入规模会向均值回归。同时,基金自购有助于稳定预期,公募基金会继续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科技主题将继续演绎
对A股估值修复后的配置主线,各大机构观点相当一致,那就是科技股。
海通证券表示,从这次披露的年度预告数据看,代表科技股的创业板公司业绩整体回升。市场盘整期的结构行情中,创业板个股集中的TMT、医药、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这三个行业有望领跑。
招商证券张夏策略团队表示,从行业角度看,科技板块仍处在上行周期中,未来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5G带动技术进步,使得科技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而2C端信息消费、2B端信息化建设的提速,使得科技需求进一步提高,形成科技供给能力和需求的共振。无论短期波动如何,其坚信科技板块将会是未来几个季度景气向上的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国盛证券张启尧策略团队则分析认为,科创板未来有望成为A股的“主战场”之一。国盛证券表示,未来将是股权融资的大时代,而科创板也将迎来历史性机遇。未来科创板的企业数量、权重占比和板块地位均将持续提升。与此同时,科创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势必将成为A股的“主战场”之一,也将成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国盛证券表示,回顾上周表现,春节前科创板也经历了短暂的集体回撤,但节后首周便迅速收复失地并再创新高。2月3日至7日,科创板股票平均累计涨幅达3.26%,表现仅次于创业板指数。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