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品牌  时尚

中央定调2020!99字聚焦资本市场 “稳”字高频出现 财政货币政策表述生变 看五大要点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既要对过去一年经济工作做出评判,也要在此基础上部署来年的经济发展规划。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格外受到关注,在内外部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中央如何定调明年的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来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和投资机会。

  12月12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先看本次中央经济会议的重点表述:

  1、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是明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4、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

  5、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线,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6、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8、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要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加强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等建设,加快农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设施建设。

  9、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10、关于资本市场方面,此次则涉及如下99字内容: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出机制,稳步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引导保险公司回归保障功能。

  要点一:四点总结今年经济工作认识

  会议在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时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党全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精准脱贫成效显著,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会议指出,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工作中,我们形成一些重要认识:

  1、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

  2、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3、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

  4、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从上述四方面认识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的经济政策主线是稳增长和防风险并重的双底线思维,其中,“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表明尽管在稳增长的诉求下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但这并非等于重走“大水漫灌”强刺激,这从今年货币政策维持结构性宽松,强调精准滴灌可见一斑。而“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强化风险意识”也表明经济稳增长的同时也要兼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宏观杠杆率目前从去杠杆变为稳杠杆。

  要点二:“稳”字高频出现

  在肯定今年经济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会议也重点强调当前经济运行所存在的挑战。会议强调,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

  不过,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形势所做的判断:

  1、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2、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

  3、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4、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

  基于上述对当前经济形势所做的判断,会议定调,明年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会议指出,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这些定调表述与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脉相承,可以看出,“稳”字出现的频率较高,体现了稳增长的重要性。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通常被认为是实现诸多政策目标的关键,预计明年会进一步小幅放松宏观政策以确保稳增长。

  不过,汪涛也强调,虽然稳增长依然是首要政策目标,但防风险(包括金融体系风险等)也同样重要。预计决策层可能会将2020年的经济增速目标下调至“6%左右”,而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需要大规模刺激措施。

  要点三:三大攻坚战顺序生变 地产因城施策“全面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的经济工作体现出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双底线思维,但从上述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定调看,政策重心会更向稳增长一方倾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也要在稳增长的前提下稳妥推进。会议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是明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会议基于上述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定调,制定了明年具体的重点工作,包括六大方面: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

  二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

  有意思的是,本次会议对三大攻坚战的表述顺序有所调整,曾经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了第三位,对于防风险的工作安排表述较少,也体现出明年宏观经济工作的稳增长压力加大,防风险的政策诉求边际弱化。

  三是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线,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政治局会议未提房地产,彼时不少分析认为,明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望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更加突出因城施策。从今天的会议内容看,在再次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因城施策政策提出要“全面落实”,且强调建立“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预计明年不少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边际放松。

  “我们认为政府不会放松全局性的房地产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或者大幅放松信贷政策;但可能允许部分地方政府小幅放松限购政策,比如通过简化落户要求和人才引进政策等方式,房地产开放商偏紧的融资条件也可能会边际松动。”汪涛称。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也表示,在经济阶段性回落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策着力稳增长。虽然短期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放开仍将较为谨慎,信贷结构性调节思路仍将延续,但在因城施策的背景下,近几个月部分城市边际调整其地产政策,体现出房地产调控的相对灵活性,预计若经济回落压力进一步加大,房地产政策可能会结构性放松一二线城市的刚需。

  要点四:财政货币政策表述微调 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码

  除了上述三项重点工作外,会议提出的第四项重点工作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需注意的是,关于明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定调,尽管继续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针对两大政策领域的具体细节有多处新表述,总体反映出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码,以为稳增长保驾护航。

  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财政政策从过去提出的“加力提效”升级为“大力提质增效”,表明明年积极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实际上,这一苗头近期已有,近期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分析人士普遍预期,明年财政政策将更积极,体现为逆周期调节的加码。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货币政策从过去的“松紧适度”变为“灵活适度”,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侧重根据经济发展新变化加强预调微调,在稳增长的压力下,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边际宽松,明年降准降息依然可期。中信证券研究院副院长明明表示,明年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方向不变,但节奏和力度上会更加灵活:一方面是结构性货币政策更多地创设、完善和使用(比如PSL),另一方面是宽松政策不会一蹴而就。

  此外,会议强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消费和投资是从总需求端发力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其中,投资包括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对于基建投资着墨较多,体现出稳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会议指出,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加强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等建设,加快农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设施建设。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强基建”将是下一阶段“稳增长”重要抓手。从近期政策导向看,专项债用作资本金领域进一步拓宽,部分基建类项目最低资本金要求也有所下调,说明基建投资进一步发力。

  “从效果看,‘强基建’一方面会体现在银行体系的信贷资源对这一领域支持力度的加码;另一方面,也体现为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体系扩容,专项债和一般政府债券均有望实现较大幅度扩容,用以支持地方基建体系稳定。”王一峰称。

  要点五:经济体制改革两大方向着手

  会议确定的第五项重点工作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会议指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要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要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要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第六项重点工作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退出机制,稳步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引导保险公司回归保障功能等。

  可以看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金融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既包括资本市场改革,也包括银行保险体系改革。不过,从具体金融领域的部署看,与今年金融领域体制改革基调一脉相承,并无太大变化,仍是延续今年初中央明确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例如,对于资本市场的改革,前不久证监会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涉及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短板、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等。银行体系改革则重点聚焦在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从结构上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对民营小微的支持力度。

  此外,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改革国资国企,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是具体着力点。尤其是在国资国企改革方面,会议指出,要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实际上,11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明确,抓紧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此外,在会议提出的几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放在首要位置,提出强化财务硬约束,明确任务举措,制定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

  这是首次提出的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备受关注。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表示,本次会议是对国企改革的重大部署,是具有历史阶段性的重大消息,意味着国企改革进入关键历史阶段,新三年国企改革方案,是国企改革的“行动纲领”,值得期待。按一般规律,预计从现在起到明年两会前,应该是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重点时期,最迟也应该在明年上半年公布。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郑志刚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围绕国企改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会议提出的制定三年行动方案有着现实背景和特定含义。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寻找阻止经济增速下滑失速的突破口主要有两个:一是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二是切实发挥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稳定器”的作用。但考虑到当前国企自身经营也面临着杠杆率高企、产能过剩、僵尸企业等问题,从稳增长的需求出发,需要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