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速放缓 偿债压力山大 久久王能否靠上市纾困?
公司成立20年之际,糖果代工企业久久王食品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久久王”)寻求通过上市纾困。2019年12月5日,久久王在港交所官网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拟募资用于扩充产能、偿还银行贷款和充实运营资本。
港交所官网显示,久久王曾于2019年5月首次提交招股说明书,但未能成功上市。半年多时间后,久久王再次提交招股说明书。那么,久久王为何急着上市,这或与其偿债压力山大有关。
不过,在其招股说明书中,久久王并未披此次IPO的露募资金额及发行股份数量。对于行业竞争对手,也只简单的以ABCDE代替。看似不走心的招股说明书,能帮久久王达成募资愿望吗?
01
近半收入来自代工
企查查信息显示,久久王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生产基地在福建晋江。公司主要生产胶基糖果、压片糖果、充气糖果及硬糖。目前,久久王共有32条生产线,年产各类糖果约为1.5万吨。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久久王拟募资新增9条生产线,用于生产压片糖果和胶基糖果。久久王预计,如果募资成功,到2020年10月底,公司将拥有41条生产线,年产各类糖果近1.9万吨。
不过,在久久王现有的1.5万吨产能中,大部分是为同行代工。该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前5个月,久久王代工产品的收入为1.43亿元、1.91亿元、2.16亿元和0.81亿元,在同期营收中的占比为45.7%、53.8%、56.6%和46.8%。
在代工对象中,格瑞兄弟糖果(北京)有限公司(下称“格瑞兄弟”)是久久王的第一大客户。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前5个月,久久王从格瑞兄弟获得的销售收入为0.41亿元、0.79亿元、0.96亿元和0.40亿元,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为13.0%、22.2%、25.1%和23.1%。
另外,久久王还是格瑞兄弟旗下压片糖果的唯一供应商。很显然,能否维护好与代工对象的关系,将对久久王的营收造成一定影响。
02
业绩增速放缓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内,代工为久久王贡献了近半收入,其他收入则来自久久王自有糖果品牌的销售。目前,久久王拥有酷莎、拉拉卜和久久王三个自有品牌。不过,受自有品牌业绩增长乏力的影响,近几年久久王的总营收也停滞不前。
财务数据显示,久久王三大自有品牌的收入主要靠酷莎。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前5个月,酷莎销售业绩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为43.6%、38.0%、34.3%和31.2%,呈逐年减少趋势。同期拉拉卜、久久王的销售业绩也是上下起伏。
对于自有品牌业绩下滑的原因,久久王表示,“与分销商数量减少有很大的关系。”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久久王直接分销商的数量为125家,较2017年减少了71家。而在同属业务重心的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久久王直接分销商的数量则合计减少了44家。
实际上,自有品牌业绩的增长乏力,导致了久久王总营收停滞不前。财务数据显示,久久王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前5个月的营收为3.13亿元、3.56亿元、3.81亿元和1.56亿元,2017年的业绩同比增长13.6%,2018年的业绩同比增长7.0%,2019年则可能是负增长。
03
上市融资只能救急
有分析认为,久久王的业绩增速放缓、经销商数量减少,与消费者对传统甜食需求降低,以及休闲食品差异化竞争都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吸收过多糖份可能引起肥胖、糖尿病等症状,这让不少消费者逐渐远离传统甜食;另一方面,打着“健康、营养”标签的炒货、坚果等休闲食品,甚至膳食纤维等功能性食品都在逐步蚕食传统甜食的市场份额。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我国人均年甜食消费量从1330g下降到1300g,年复合下降0.6%。预计到2022年人均年甜食消费量会下降到1280g。这种情况下,无论代工还是自有品牌销售,作为传统甜食生产商,久久王的市场份额都会因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继而最终影响到公司业绩。
虽然,我国甜食市场的逐渐萎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对久久王来说,眼前最大问题还是如何面对偿债压力。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19年9月底,久久王的净流动负债为0.65亿元,同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0.33亿元,而久久王的现金流动比率从2017年开始就已低于1.0,且成逐年下降趋势。
对于久久王来说,通过上市融资,或许是最直接有效的纾困办法。久久王在招股说明书中也表示,公司上市的募资用途,除了扩充产能之外,还有部分资金将被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而市场对久久王如何定位,也将对其估值造成重大影响。对此,独立港股分析师张三千对《投资者攻略》表示,“由于高成长性等因素,港股市场一般对快消品牌的估值较高,对代工企业的估值相对看低,如果只被看成是一家食品制造代工厂的话,久久王的估值或将大打折扣,继而影响其融资额度和股价走势。”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