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冲击 各国财税政策如何发展
自3月始,世界各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份的预测,疫情将导致2020年全球经济急剧收缩,发达经济体预计GDP降幅达到6.1%,其中美国达到5.9%,英国达到6.5%,日本达到5.2%。因此,各国应对疫情的财税政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总体而言,有以下几个趋势。
政府支持的力度在逐步增大
由于疫情的发展速度超过许多国家的预期,更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疫情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因此,政府的财税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大。
许多国家从刚开始的仅颁布一些延期纳税的规定,到目前多个国家增大财政资金支持的规模以及对冲的政策也渐趋多元化。例如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新的和扩大的贷款计划,提供高达2.3万亿美元的融资。加拿大计划通过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向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已达到了650亿美元,并且由简单的商品税等退税政策到覆盖至紧急工资补贴、免息、增大贷款等多元综合性政策。英国宣布了史无前例的一揽子政府支持和担保贷款,以支持企业,初步提供了3300亿英镑的担保,相当于GDP的15%,在2020年预算中宣布的一系列措施的基础上,政府宣布为因新冠病毒而面临财务困难的公共服务、个人和企业提供300亿英镑的额外支持,其中包括新增50亿英镑的新冠病毒应急基金,以为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和其他公共服务提供所需的任何额外资源来应对该病毒。英国还将来自冠状病毒应急基金的140多亿英镑用于公共服务,包括参与抗击新冠病毒的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和地方当局。此外,如果个人需要英格兰地方当局的财政支持,则有权从5亿英镑的困难基金中获得支持,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将用于现有的地方议会税收支持计划或类似措施,以提供更多的议会税收减免。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疫情对世界经济冲击的严峻性,也开始执行更强有力的对冲政策,以抑制世界经济的衰退。
更多国家的政策着力于对个人的扶持
由于就业及社会稳定对于每个国家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面对疫情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要加大对个人的扶持力度,以保障民生及稳定就业。这包含有多方面的政策,例如给予个人递延纳税、停止支付贷款利息、领取社会补助,或者提前支取养老保险、商品税退税等,以上政策主要基于个人的角度,希望通过减轻个人的财务支出压力并获得退税或补贴的现金流入以稳定基本的生活状况。
同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还从雇主的角度进行政策激励,通过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带薪休假工资予以税前扣除,或雇主为雇员缴纳的工薪税、社会保险予以退还等方式,以稳定就业以及保持雇员原有的工资水平。
在企业财税激励方面更趋向于分别施策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小企业的脆弱性以及其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开始实行一揽子的综合性中小企业救助计划,既包括税收、社保的减免,也包括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有相应的安排。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世界各国的政策已从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覆盖到各种类型的企业,更趋向于分别施策。如英国规定,因新冠病毒而面临现金流问题的大型企业,可以通过新的新冠病毒公司融资安排由英格兰银行从公司购买短期债务以缓解财务困境。如果是个体经营企业,因为新冠病毒而无法缴纳税款,则有资格通过英国税务及海关总署的即时支付系统获得支持,这些安排基于个案基础而商定,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责任量身定做。
更多国家根据对疫情控制的预期调整了纳税期限
例如,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3月18日发布了2020-17号通知,规定美国纳税人于2020年4月15日到期的美国联邦所得税逾期不会产生罚款或利息,并且允许个人和其他非企业纳税人延期缴纳最多100万美元的美国联邦所得税,公司纳税人也可以延期缴纳最多1000万美元的美国联邦所得税,但是申请截止日期仍为4月15日不变。
3月20日,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发布了第2020-18号通知,将美国纳税人的联邦所得税申报表提交截止日期从4月15日进一步推迟至今年7月15日。该通知重申并扩展了17号通知中的相关措施,允许美国纳税人将4月15日到期的联邦所得税推迟至7月15日缴纳且无需支付罚款或利息。与17号通知不同的是,18号通知规定,延期支付的金额不再受此前限制。
英国规定,从3月20日至6月30日增值税延期缴纳,所得税可将7月31日到期的税款推迟到2021年1月31日缴纳。由于增值税更能及时反映经济业务行为,所以英国对于恢复正常纳税申报的日期预期为7月之后,而由于所得税汇算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延迟至明年1月。
同时,3月份,美国国税局网站还规定提供多种在线工具,帮助纳税人提供24小时在线的交互式税务助理服务,以回答纳税人常见的税务问题及办理退税情况。由此可见,更多的国家根据对于疫情可控的预期来延长纳税时间,并且对于疫情的严峻性有充分预期,尽量通过“非接触式”办税来进行管理,目前不少国家预期正常纳税的时间为今年7月之后。
国际财税政策应对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纵览世界各国应对疫情的财税政策,有几点启示:
一是充分预判逆周期财政政策调节的空间。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世界各国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期并不乐观,因此通过加大政策对冲的力度来抑制本国经济的衰退。但是,在本国政策对冲的同时,世界经济又是相互联动的,尤其是一些国家为了保障短期的国内利益,甚至不惜以逆全球化作为代价。因此,不排除一些国家将会极力促进资本、贸易、技术及消费的国内回流。
我国在这种世界大变局之中需要找准定位,准确预判经济预期增长的空间,内需潜在带动的空间,以及就业增长的空间,从而选择合理及适度的财政政策对冲规模及范围。同时,还应该高度关注到财政与金融之间的联动效应,一些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国家有可能会通过金融工具转化本国的财政风险。因此,我国既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去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及助力抑制世界经济的衰退,还需要去防范财政风险及国际金融风险。
二是加大对于外向型经济的扶持力度。此次疫情在世界范围影响越大对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冲击就会越大。目前疫情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已经超过200个,其中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数据,与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排名前20位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越南、巴西、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泰国、荷兰、新加坡、英国、印度尼西亚、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由此可见,与我国有大量贸易经济往来的国家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影响,有些还非常严重。
同时,我国外向型经济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高达近20%的占比,因此,有必要对外向型经济及时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帮助其渡过难关。之前,财政部、海关总署及税务总局已经相继出台了降低出口退税率、提高出口退税效率、扩大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试点政策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此基础上,建议加大对于外向型经济相关联的自贸区、自贸港、保税区等区域的财税政策优惠力度,例如在“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立法授权自贸区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减免税政策、简化税收征管流程,为建设自贸区提供更加自由、开放、高效、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争取形成更有利的国际贸易经济形势。
三是适时考虑对居民个人的支持力度。面对疫情的冲击,一些负债率高的家庭及失业的个人已经出现一定的财务风险,但是由于我国的储蓄率较高并且家庭救助一直在应对风险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暂时而言风险并不十分显现。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地开展复工复产,二季度预期经济能够拉动,对于缓解以上的矛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也必须对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具有谨慎的预判,稳定居民收入及拉动居民消费对于化解当前的危机及促进未来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可以适时考虑对居民个人给予一定的财税扶持力度。目前个人所得税的退税以及降低社保缴费均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部分地区也开始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来拉动消费、缓解困难,但是,还可考虑进一步减免个人税费以促进社会稳定。
四是多元化精准施策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的支持已经达成了世界的共识,我国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对于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效应。但是,除了中小企业,一些中等规模的企业面临着无法享受小微企业或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但经济实力又不如大企业的双重尴尬境地,因此需要加大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精准施策扶持力度。
我国主要采用通过直接减免增值税或延长亏损结转年限的政策对市场主体大力扶持,这种方式直接、有效。但是,有些政策的传导机制有较长的链条,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多元化的政策机制设计往往可以解决多重政策目的。例如亏损结转,有的国家规定既可以往前结转又可以往后结转,往前结转与往后结转的差异在于往前结转可以抵减以前年度的利润,形成退税,增强企业的现金流,对于缓解当期的资金困难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通常受惠的企业为成长能力强的盈利企业,对于这类型市场主体的扶持有积极意义;允许往后结转的优点在于对未来预期产生盈利的企业具有积极的减税意义,同时更容易操作。面对疫情的影响,不同企业的情况及诉求是不同的,因此如果能够给予企业更大的政策选择空间,或许会对其帮助更大。
又如应急性工资补贴计划,通过规定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工资保障在一定比例的工资水平并允许雇主进行税前扣除并获得社会保险的返还,既达到支持企业的目标,又稳定了就业,同时还保障了员工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下一步对于市场主体的减免还可以通过一些政策的传导机制实现多重目标。
总体而言,世界各国能够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严峻性,并积极出台财税政策以应对。但是,在相机抉择时,由于外部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随后预计各国在政策对冲方面还会不断调整,更为精准,更为全面。
(作者系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教授)
- 标签:杀仙弑神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