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型科技巨头深度进军金融业
美国货币监理署前成员Jo Ann Barefoot曾表示,金融体系的未来将是银行和非银行的混合体,而赢家将是那些正在迅速转型的人。
近年来,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向金融领域发力,在数字支付、银行账户、经纪账户和贷款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增收。
近日,据报道,进入2020年,这些科技巨头会更加深入进军金融业,但他们的最终目标绝非取代银行,因为科技公司不想像银行一样受到严格法规监管。
深入金融服务
去年,苹果公司首次推出了与高盛银行合作开发的“苹果信用卡”,虽然该信用卡遭遇了盗刷、信用额度审批偏见等问题,但是总体市场反响不错。据彭博社此前报道,为了避免出现信用审批额度偏差等问题,高盛未来可能会允许申请“苹果信用卡”的一家人共享信用额度。
与此同时,脸书除了推出数字货币Libra计划,还在去年11月推出支付工具Facebook Pay,用户可在该公司产品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中使用,旨在促进脸书流行的社交网络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付款。Facebook Pay的推出是建立在与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达成合作的基础上。
据报道,亚马逊已经在经营商业贷款业务,但尚未涉足消费银行业务。该公司在2016年与富国银行建立了学生贷款计划,但推出后不久就关闭了。据报道,亚马逊正与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就推出自己的支票账户服务(比如面向亚马逊平台的海量卖家提供账号服务)进行谈判,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合作是否会发生。
除了上述三家科技巨头,谷歌多年来也一直在努力打入金融服务领域。据悉,今年晚些时候,谷歌将与花旗集团和斯坦福联邦信贷联盟(Stanford Federal Credit Union)合作,推出个人银行账户服务“智能支票账户”。谷歌希望借用其合作伙伴的财务知识,同时通过旗下的谷歌支付提供互联网层面的金融服务。
尽管谷歌和苹果的产品不同,但两家公司有一些共同点:他们没有计划成为像花旗或高盛这样受监管的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
谷歌公司高管凯瑟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