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两市成交量萎缩 股指面临方向选择
沪深两市日内成交金额萎缩到5000亿元下方,在这种极度缩量的情况下,市场面临阶段性的方向选择。
回顾国内外股票市场,自2月20日以来,美股展开两轮下跌,第一轮驱动是海外疫情的扩散对市场风险偏好产生影响,第二轮的催化剂是3月6日原油减产协议谈判失败,美股出现十天熔断4次的历史罕见现象。反观国内A股,由于中外疫情周期错配,美股在第一轮下跌过程中,A股走势相对独立;进入3月中旬,A股市场与海外资本市场的联动则较为紧密,一方面是由于美元的流动性危机带来的北上资金持续流出,A股与美股的联动性加强,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衰退预期的背景下,全球风险资产均难以独善其身。3月下旬以来,随着美联储的无限量QE以及原油各主要生产国重回谈判桌,市场偏好出现短期改善,全球权益资产迎来阶段性反弹。
技术上看,三大期指IF、IH、IC在3月的最大下跌幅度分别16.3%、15.7%、15.4%,而自低点以来的反弹幅度分别为7.7%,8.5%,6.4%。从时间上来看,IF、IH、IC下跌区间的时间周期分别18天、18天、36天,低点反弹的周期分别为24天、24天、15天,IF、IH反弹的时间周期已超出下跌周期有一周有余。从空间上来看,目前的市场价格在前期下跌区间的位置分别为39%、45%、35%,均低于50%的关键位置。清明节后,期指在小幅高开后维持弱势窄幅振荡。
目前来看,虽然国内流动性充裕,但是市场依然面临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年报、一季报集中公布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此外,海外疫情仍未有效得到控制,原油减产规模也无法弥补疫情导致的需求损失,协议的执行效果还要取决于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实际履约情况。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很难形成共振引起较大的反弹动能,这是市场阶段性底部的特征,股指大概率仍然将维持振荡格局,节奏上可能是反弹、调整、振荡。
从外部环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各种冲击还在继续显现中。在沙特和俄罗斯原油价格战持续了一个月后,市场终于等来了一份原油减产协议,尽管此次减产规模已创下历史新高,但受疫情影响,全球原油需求也出现断崖式下跌,减产规模仍未达到市场预期。4月15日,原油价格跌势不止,美油盘中一度跌超4%,连跌4日,刷新2002年2月以来新低至19.2美元/桶。布油盘中跌逾5%,失守28美元关口,刷新4月2日以来新低至27.96美元/桶。
全球石油市场的波动对全球经济来说是危险的,在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的压制下,全球权益资产难言趋势性好转。4月14日,IMF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出炉,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全球经济衰退。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萎缩5.9%,欧元区经济将萎缩7.5%,日本经济将萎缩5.2%。
从国内经济基本面来看,市场对于一季度的经济预期是悲观的,虽然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不断加码,企业复工复产逐渐推进,3月以来经济基本面也出现好转,但在数据没有出来之前,市场的担忧还是存在的。4月17日,一季度经济数据出来之后,新的预期尤其是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的预期可能又会加强。
从国内政策来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依旧在不断加码,但经济好转对于政策的反映存在一定时滞,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信心的建立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来修复,需求能否有效改善不仅需有生产和消费的意愿,还要有相应的能力。
财政政策方面,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抓紧按程序再提前下达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研究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支持。今年新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加上去年减税降费政策翘尾,预计可为企业减负1.6万亿元,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有利于增强企业恢复生产的动力和信心,助其渡过难关。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调整利率的策略是“OMO逆回购利率
- 标签:十四路末班车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