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场深化“供改” 行稳致远
中国资本市场的衍生品体系在2019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服务实体经济打造利器,为维护金融安全夯实基础。
岁末之际,中国证监会陆续发布了允许包括股票股指期权、多个商品期货和商品期权品种交易的批复,各家交易所在2019年国际期货大会期间发布了对未来衍生品市场发展的规划,引起市场关注。与此同时,场内场外各衍生品的交易规则和制度也在逐步优化完善。
2019年以来,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资本市场衍生品体系总体发展稳中有进,规模显著扩大,品种扩容提速,规则制度与金融基础设施加快完善,衍生品市场的规范程度、活跃程度与开放程度得到有力提升。另一方面,现阶段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步伐虽然加快,但也没有急功近利,而是和中国经济金融持续深化改革的需求不断地动态平衡,这也有助于衍生品市场行稳致远。随着衍生品功能发挥逐步显现和资本市场投资者教育工作的持续进行,社会公众对金融衍生品的理性客观认识在逐步形成,为下一步衍生品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展望2020年,中国衍生品市场将会迸发出更强的活力,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要。
细数衍生品家族扩容
基于中国实体经济和股票、债券、货币、大宗商品、ETF等基础资产市场的发展壮大和对外开放,中国衍生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市场体系,聚集了工业品、农产品、金融,上市品种规模和种类位居世界前列,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积聚起一定的发展势能。
在金融期货衍生品方面,证监会11月8日正式启动扩大股票股指期权试点工作,将按程序批准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沪深300ETF期权,中金所上市沪深300股指期权。
期权工具可以在促进市场的稳定、降低波动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2015年2月9日,上证50ETF期权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已经成为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有效管理自身仓位和风险的工具。随着期权品种的增多,将会形成更好的市场生态,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发挥功能作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乾认为,投资者有了股票股指期权这样的保险工具,就不会因惧怕风险而急于卖出资产或不敢入市,可以解决中长期资金“愿不愿意来”的问题。同时期权所带来的风险管理成本的降低、交易效率的提高和投资策略的灵活性,可以解决中长期资金“留不留得住”的问题。解决这两个后顾之忧,投资者就可以更好地专注于资产的基本面,价值投资的理念就有了生根发芽的良好土壤。如此,资本市场生态将得到改善,韧性得到提高,促进资本形成也就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中金所正在积极推进30年期国债期货的上市工作和国债期货期权的研发工作,有助于健全反映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给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提供预期长期利率走势的新参考,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商品期货和期权板块,大商所2019年以来上市了粳米、苯乙烯期货和玉米期权,正在推进铁矿石期权上市。据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介绍,下一步,大商所将加快推进生猪、液化石油气、集装箱运力期货上市,加快推进气煤、废钢、鸡肉、果葡糖浆、乙醇、木材期货和相关化工期权的研发,在主要品种上实现期货、期权,境内、境外的“一全两通”。
在上期所的产品多元化的战略里,“一主两翼”为核心的多层次衍生品体系正在成形。“一主”是指商品期货,随着天胶期货期权、20号胶期货和不锈钢期货先后上市,目前已有18个品种,涵盖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能源化工和农产品;“两翼”中的“一翼”指的是期权和指数类产品,目前有两个期权产品,一个是铜,一个是天然橡胶,上期所还将在12月20日推出黄金期权。指数类产品方面,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已获得证监会批准立项,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种,这标志着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对象从制造业向非金融服务业拓展。另外“一翼”是指标准仓单交易平台,截至2019年11月底,成交额近2600亿元,有效地结合了期货和现货。
展望2020年,上期所品种扩容看点颇多。据上期所监事长陆文山透露,上期所下设的上海国际能源中心将挂牌第三个国际化品种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