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地产  综合

国际投行全面看多中国互联网,信号已很明显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5-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今天的A港股市场行情再一次出现巨大分化。

A股方面,近期主线风格切换非常明显且频繁,从传统大基建到赛道成长股回归,尽管今天在交易方面还没有明显放大,指数走势大周期K线上也依然难看,但底下却逐渐让人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

在港股,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今天港股科技股堪称大爆发,恒指、国指大涨超3%,恒生科技涨了近6%,尤其一众互联网科技巨头,涨幅基本都在5%以上,这种整体暴涨的情况也只有在特殊场景才会出现。

互联网股大爆发导火索有两个,一是今日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专题协商会,二是摩根大通昨日突然高调“全面看多”中国互联网行业,并且近日在一季度财报中市场发现在多国际投资巨头在集体大幅抄底中概股,并且加仓范围、力度都足够令人惊讶!

资本市场从来只会向利而生,这种突然而来的巨大变化的背后,非常值得思考。

01

机构的贪婪时刻

近期,国际投资巨头机构相继披露一季度持仓情况,市场发现它们都在空前一致地批量增持各种中概股,同时还在纷纷摇旗喊多。经过大量国内媒体集中式奔走相告,终于引发了非常巨大的轰动效果。

大概来看看这些加仓中概股的巨头动作:

摩根大通:对中国互联网科技股“全面看多”,集体上调了中国互联网科技股的评级、目标价。同时其旗舰中国基金“JPMorgan Funds-China Fund A(acc)-USD”还12.54倍增持了京东、对腾讯和美团分别增持了3.38%、2.21%的仓位。

摩根大通这一波对中国互联网公司评级和目标价上调的幅度,堪称惊人。要知道在3月的报告中,它是把这些公司评级大幅下调至卖出水平,还强调短期内“不可投资”引发过巨大轰动。如今才过两个月,态度翻天覆地变化。

桥水:继续增持阿里巴巴、拼多多、哔哩哔哩、蔚来、百度等中概股。其中,阿里巴巴获增持321.22万股,增持幅度达75%,期末持股市值达8.14亿美元,位列第六大重仓股。拼多多获增持227.75万股,百度获增持37.66万股。

富达国际:旗下中国消费动力基金增持美团20.27%持股股份,增持后持仓市值达1.8亿美元,增持京东10.22%持股股份,增持后持仓市值达1.39亿美元。

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以中概股为主的12只股票进行了增持、新进买入等加仓操作,包括超翻倍增持唯品会、大幅抄底京东、新进买入滴滴、满帮、富途、大全新能源等多个中概股。

高毅:继续对拼多多、中通快递、贝壳分别增持36万股、4万股、81万股。以一季度的持仓市值计,高毅的美股八大重仓股依次为拼多多、中通快递、贝壳、网易ADR、理想汽车、百胜中国、晶科能源ADR、亚马逊。

看得出来,虽然中概互联网科技企业在今年依然面临美股在加息周期下的下行风险和国内反垄断监管压力,但这些巨头的动作很显眼具有一致性。

无论是巨额加仓,还是批量大幅上调评级,都在说明他们对中概股的信心很充分,这是近几年来海外巨头最为一致看好中国科技股企业的时刻。

在上个月,巴菲特黄金搭档芒格老先生几次加仓抄底某国内互联网巨头,最终浮亏40%被打脸出局,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讨论。

有一些因为亏损而郁闷不已的股民从这“股神也会翻车”中找回了心理平衡,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科技股已经没救,谁来买都没辙。

但这一次,国际机构抱团而来,并且态度更明确,资本实力也更强,虽然这些国际巨头机构当中有一些是时常出尔反尔风评不大好,但当它们所有的都枪口对准一个方向,并且有真枪实弹打出去的时候,我们真的要认真思考一下这变化背后的原因了。

02

背后逻辑是什么

在抄底中概股的这档事上,海外机构与国内股民的态度如今有点互道SB的味道。

一直在场,国内的股民也许是被劈下来的闪电打怕了,以至于现在对互联网行业的信心全失,什么都不再敢相信,尽管这短时间监管层面的态度已经明显出现了变化。所以对于机构的抄底,很多股民直到现在都还沉浸在芒格翻车被笑话的“愉悦空气里”,以为又有一帮子不懂国情的愣货接盘来了,端小板凳等待吃瓜。

但这些海外机构能做到国际知名,它们的智囊团绝对不是傻愣,并且不久前才有“股神翻车”的前车之鉴,他们还这样,肯定有其足够硬的逻辑。

按照大摩的原话观点: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在摆脱各种不确定性上升的局面,将受到短期及长期基本面因素的驱动,因此公司股价或将超预期上涨。

说人话就是:不确定性消除,业绩基本面还很好,所以估值低了。

这分析其实是很实在的。

尽管截止本文发出的前一刻,关于专题协商座谈会的相关消息都还未传出。但从近期金融委会议及随后几次重大会议的观点,以及对互联网平台对助抗疫和提消费方面突出表现的认可,会议风向大概率对互联网是利好的。

这也早在预期之内。

关于原因在之前已经分析太多了,目前国内的疫情环境影响,以及身处数字经济大时代下,互联网行业无疑是稳经济、促消费的关键点。

在过去,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反垄断监管,叠加美国证监会的落井下石,让这些科技企业不断遭受业务与业绩的双杀。

但凡事总是有个尽头的。

我们要明白的是,国家监管并不是要完全打掉这些巨头,就比如对待地产行业一样。并且巨头监管,也不是全面的,仅是针对部分领域,那么巨头的底蕴业务还是能平稳发展的。

反垄断也好,中概股退美潮也罢,该预期的利空也已经预期非常充分了。

现在,监管层的态度变化,已经说明互联网平台的整顿已接近尾声。

现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行业巨头都在陷入业务退出、大幅裁员、业绩倒退、估值回落的收缩状态。从估值的维度看,这些巨头从高点到现在已经普遍大幅腰斩,甚至有的跌破8成以上。

在市盈率上,他们大多的估值率甚至比普通的制造业还要低很多。比如PE只有12倍多腾讯、小米、20多倍的阿里、网易、百度等,还有很多是原本看到了实现盈利可能但又开始陷入亏损的美团、京东、快手等。

做投资讲的预期,那么我们要认真思考,这些已经被监管多时的互联网行业,在该整改的业务已经充分整改之后,它们不受影响的基础业务和其他业务,能不能撑得起当下的估值和未来的预期。

相信大多数人心理都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是因为害怕而宁愿先躲避观望。

数字化时代下,互联网平台经济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一般的存在,但这不代表它们仅仅是一个互联网平台,它们还有很多自己专属的不受垄断监管影响基础业务,甚至还有很多硬科技布局是被处于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领域。比如腾讯阿里的云计算、芯片、AI、智能硬件、先进制造业等业务领域,不可否认他们也是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2021年,全球科技企业研发投入排名中,除了大家敬仰的华为外,阿里、腾讯、美团、百度等这些互联网巨头,是中国企业排名最靠前的一批。

对于硬科技方面的业务布局,这些互联网巨头与其他科技赛道股逻辑不应该有差别,起码我们是可以给与足够的估值“期权”的。

但现实的情况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估值实在是太低了。之前有过一张对比图,就美国的苹果公司一家的市值,就比所有的上市互联网科技企业加起来还多一半。

尽管苹果与这些国内科技股的成长逻辑和市场背景不一样,但中美同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这种天地悬殊之差真的不应该。

说了那么多,其实是想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空间还有极大,至少从长远看当前的估值真不高。

这或许也是国际巨头在看到监管层态度明显转变后,开始重新全面看多的原因。因为它们长期看好中国。

在回到那个芒格翻车的案例。

客观来说,个人认为芒格团队的操作并非有什么问题,他并非老糊涂,只是可能是在时机上没有做好。

毕竟以他的长期投资思维,十年尺度不算长,他更关注的是长期视角下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潜力。其实芒格之前也回应了,认为“阿里巴巴的回撤风险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巨大,阿里非常有竞争力,因为中国是个投资的好地方,在投资中国上他比巴菲特更加感到放心。”

至于清仓的原因,股价到了警戒线就要重新审视或果断斩仓观望,这是任何基金风控的标准要求,这其实与长期看好不矛盾。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数十年的投资生涯中,这种买了很快又抛的操作并不少见。

在对待投资上,可能我们确实太缺乏长期定力了。

03

尾声

其实不止是国外巨头开始大幅抄底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很多机构,这段时间看多的观点也越来越多。它们背后逻辑都差不多,利空干扰因素基本都已经是出尽,或者充分预期了。

很多人都担心美国加息还会对全球造成收割,但这段时间国内股市走出独立行情的次数其实越来越多了。

也有人担心国内市场的资金面还很差,但其实市场从来都不缺资金,缺的只是赚钱机会。

自从前阵子的股市大跌引发机构抛售潮之后,现在该跑的也跑得差不多了,产业资本的净减持在这两月也基本降到0了,相反,宣布回购的公司反而越来越多,最近很多基金也紧锣密鼓在广积粮,等待入手机会。

其实这一切都在说明,对于国内的股市,已经逐渐不需要悲观了。

海外机构开始全面看多中国互联网企业,会不会成为引发A港股重新走强的导火索,拭目以待吧。
滝川かのん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13851.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