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地产  文旅

天津华苑产业区(天津华苑产业区华天道属于哪个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天津华苑产业区(天津华苑产业区华天道属于哪个区)

 

作者|施珊

编辑|排云 老谢

本文2757字,阅读约需5分钟

发布业绩预盈1497万的公告之后,海泰发展终于能松口气了。

海泰发展,这家位于天津,自诩国内最早从事以创业孵化带动工业地产与产业投资的工业园区类上市公司,自2015年起,净利润就开始陆续出现亏损,也自此踏上了一条扭亏为盈的救赎之路,2017年末,在连续两年亏损的边缘,通过变卖资产、获取政府补贴等方式,终于暂时摆脱了被ST的命运。

对于连续的业绩窘境,海泰发展将主要原因归结为工业地产市场的萎缩,这或许意味着,海泰发展的挑战还远未结束。

1、亏盈大逆转

繁忙的岁末年初,除了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在小心计算着这一年的「收成」,需要定期发布财务数据的上市公司们也期望能够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青年员工只要养成每天抽几分钟,日积月累,就会发现,读懂经济学其实很简单。

而对于园区类上市企业海泰发展来说,今年的盈利数据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按照交易所的规定,公司经营连续两年亏损,就要被ST。而海泰发展2016年年报的数据显示,当年,该公司净利润亏损超过8000万,这也就意味着,海泰发展2017年一旦再度亏损,则ST无疑。

海泰发展,全称为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官网中,海泰发展介绍自己为「以创业孵化服务为基础,孵化器及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产业投资两翼并举,主营业务涉及地产、高新产业投资、股权投资三个业务板块。」

海泰发展旗下拥有海泰绿色产业基地、海泰创新基地、BPO基地核心区、海泰•精工国际一期、蓝海科技园一期、海泰创意科技园等多个项目,且这些项目全部位于国家战略要地滨海新区。

天眼查的数据显示,海泰发展的控股股东为天津海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泰集团由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100%控股,是一家大型的国有集团。

「戴帽」,显然是这家国有上市公司极不愿意面对的窘况。

不过,市场并没有给予海泰发展更多喘息的机会。其中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海泰发展亏损近2000万元。

不少心急如焚的投资者开始在互动平台上询问,中报亏损是否会被ST的问题,海泰发展的回答从容不迫,「中报亏损不会ST,请不要担心。」

不过,三季报一出,海泰发展的亏损数额依旧在大幅攀升,数据显示,2017年的前三个季度,海泰发展的亏损超过4000万。许多人都在迫切关注,年末的三个月时间,海泰发展能够实现扭亏为盈的大逆转吗?

「奇迹」确实出现了。

2018年1月30日,海泰发展发布2017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公告称,该公司2017年预计盈利1497万元。

三个月的时间,从亏损4000万到最终盈利近1500万,前后5500多万的落差,海泰发展是怎么做到的?

2、恰到好处的卖楼自救

对于财务数据异常敏感的上市公司来说,出现亏损之后的自救从来都不是新鲜事,比如,你或许就曾经听说过,有上市公司卖掉北京两套学区房扭亏的新闻。

卖楼自救也是海泰发展所选择的重要一步。幸运的是,海泰发展有个刚刚好的「接盘侠」。

2017年11月30日,海泰发展发布出售资产公告,公告称,海泰发展拟将持有的固定资产天津华苑产业区华天道2号国际创业中心写字楼转让给天津宇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交易价格约为1.34亿元,此次交易预计将为海泰发展带来约为6500万元的收益,对其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可竞争市场是指那种进入完全自由以及退出没有成本的市场。可竞争市场的本质在于它们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进入者的伤害。

公告显示,海泰发展此次出让的创业中心写字楼,建成于1998年11月,建筑面积为1万3000余平米。

而查阅资料可以发现,买主天津宇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注册成立,为天津滨海高新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以自有资金对房地产项目、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投资;建筑材料、焦炭、农产品、化工产品批发兼零售。

天津宇翔与海泰发展可以称得上同根同源,在业务上也有多重相似。

有意思的是,截至 2017年10月31日,天津宇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资产总额为9820万元,而净利润同样出现亏损,大约亏损28.7万元。

虽然天津宇翔看上去体量略小,手头也并不宽裕,不过,海泰发展还是执着地将房产卖与天津宇翔,同时要求却近乎严苛,「宇翔投资应于合同约定日期前全额付清购房款」。想必其中的意图也十分明显了。

3、政府补贴雪中送炭

除了卖楼,海泰发展增收的另一项来源是,数目不小的政府补贴。

2017年12月29日,新年来临的前三天,海泰发展发布了2017年的最后一则公告,公告称,公司于2017年12月27日收到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下发的招商服务配套补贴3000万元,目前上述款项已到账2000万。

高达3000万的补贴,对于海泰发展来说,无疑又是一次雪中送炭。

在上述操作完成之后,海泰发展发布了业绩预盈1497万元的公告,并说明「此次业绩预盈主要是由于该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收益和收到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事项所致,影响金额为9132万元,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该公司业绩预计亏损7635万元」。

实际上,近些年,海泰发展每年都会收到数目不等的政府补贴。翻阅年报可以发现,2016年,海泰发展收到政府补贴约为129万元;2015年,这个数字是2480万元;2014年这个数字约为1500万元。

虽然补贴发放的主体几乎都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但每年政府补贴的名目却不近相同,比如,2017年为招商服务配套补贴,2015年为突出贡献奖励,2014年为招商环境配套补贴。

2016年,海泰发展在近几年首次出现了超过8000万的亏损,在年报中,海泰发展对此的解释中也包含一条,「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贴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4、涅槃求生?

在海泰发展为摆脱ST而自救之时,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早年间就成功在上交所上市的海泰发展,也曾是一家拥有辉煌履历的公司。

海泰发展背靠天津的政府部门,在资源上拥有众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海泰发展一直坚称要依托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来的有利机遇,将工业地产开发与运营作为公司的重点经营业务,但从数据上看,近年来,海泰发展想要完成自己所确立的战略,有些力不从心。

2016年,海泰发展营业收入超过7亿,但其中的商品批发收入却超过6.4亿,占比超过91%,而与园区开发更为相关的房产销售及租赁业务,仅占不到9%。同时,从数据上看,商品批发的毛利率仅为0.35%,这也使得海泰发展的经营在看似做得风生水起之时,能够从中获得的利益却微乎其微。

面对投资者对于公司业绩的质问,海泰发展在回复中表示,「近两年工业地产市场萎缩,造成公司业绩不佳,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积极采取措施,全力争取改善公司业绩,回报投资者。」

为了挽救眼前的颓势,海泰发展似乎也在将希望寄予国企混改。2017年12月,海泰发展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海泰集团拟推动混改,拟以产权转让和增资扩股相结合的方式公开挂牌交易引进一家战投持有其70%股权,或将导致海泰集团的实控人发生变更。

虽然该方案最终能不能成功实施仍是问号,但在海泰发展的历史上,重组改革曾产生过积极意义。海泰发展原名津百股份,是华北地区第一家国营大型百货公司,2000年左右,该公司连续两年发生了1亿元左右的亏损。

2001年,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原有股东天商投资将所持有的3328万股国家股股权无偿划转给海泰集团,随后又通过一系列的置换及重组,海泰集团开始主导这家公司实现了改头换面地发展。

十多年后,这一次,海泰发展能够再次走出泥潭吗?

作者 施珊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