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
敦煌莫高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文化为民、文化惠民,迈出了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的坚实步伐。
文化传承亮点频出、文旅融合异彩纷呈、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公共文化蓬勃发展,陇原大地锦绣斑斓,一幅幅激扬文化自信的壮丽画卷,正在新时代徐徐展开。
岁月有痕 文明永续
甘肃,是一片文化沃土。文化,让甘肃声音更动听、更响亮。
陇原儿女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这,源于我省不断激活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联合攻关,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强科技石窟保护之路。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敦煌研究院在国内率先进行文物数字化的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壁画彩塑数字化技术,制定了14项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标准与规范;成功申报包括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丝路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67项,获得授权专利45项,制定行业标准7部。
2020年,我国首座文化遗产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在敦煌投入使用。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长城事业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胡文平说。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一方面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加大文物安防、消防、技防项目建设及日常维护,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与高校合作推进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对长城资源进行全方位环境监测、病害监测。同时,围绕长城精神、长城文化、魏晋墓壁画、黑山岩画等多个领域,立足科研,整理史料、弘扬文化。
嘉峪关关城景区。
天水是伏羲画卦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省市两级持续加大对太昊伏羲祭典传统礼仪的保护力度,公祭伏羲大典的规格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民众自发的祭祀伏羲活动也更加兴盛。如今,在天水已形成了公祭伏羲大典和民祭伏羲庙春节文化庙会、秋祭伏羲典礼两种规格三种形式。
十年来,我省持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颁布实施了《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编制完成了《甘肃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截至目前,我省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公布四批累计49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68名国家级、61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
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公私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
甘肃,山河壮美,文明璀璨。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引人入胜。
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
环西部火车游旅游专列满载甘肃文旅特色产品。
黄河过榆中桑园峡、小峡、大峡,便是被誉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青城。青石板铺就的街巷两侧,排列着一座座明清四合院和砖雕的门楼、照壁。漫步其间,时而西厢小调、秦腔、眉户的旋律萦绕其间;时而英雄武鼓、道台狮子等节目轮番上演。
我们结合青城特色小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努力勾勒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党委书记赵冬冬说。
以原汁原味古色古香为特色取胜的古镇旅游是时下最热的旅游选择之一。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抢抓特色小镇建设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等机遇,收获了累累硕果——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2019年荣膺甘肃特色气候小镇称号。五年时间,景区接待游客62万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70万元……
游客在景区入口排队扫码、测温。
近年来,我省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蓬勃发展。
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已接待全国各地的团队10000多个,接待游客1100多万人次,已成为我省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龙头基地。
什么是创业?如果你敢向自己承诺,愿意拿出人生最黄金的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决定玩这个游戏,愿意损失生活乐趣,甚至可能付出健康,这就是创业。
人数众多、分布地域广泛、参观形式多样……同样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所接待游客的特点。数据显示,纪念馆近三年累计接待参观者达251.7万人次,同比增长30%。游客的持续增长得益于纪念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深挖红色资源、激活教育载体。近年来,纪念馆先后投入2500余万元,对园内公墓、纪念碑、纪念亭等纪念设施进行了保护修缮;拍摄3D宣传片《血战高台》等;调整讲解服务流程,完善导览标识体系,制作语音导览和自助租赁讲解系统;开展可移动革命文物资源排查、认定工作;参与编印《雪域红歌》《西征英魂》等书籍,创作推出情景诗《红色足迹》、音舞诗画《丰碑》等。
丰收了游甘肃致敬中国首个丰收节。
乡村旅游是引领文旅复苏的‘排头兵’,是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介绍,当下,我省一大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成为热门打卡地。特别是我省近期推出的陇上乡遇品牌,整合了民俗、非遗、美食等乡村旅游特色资源和产品,策划观光游、生态游、文化游等15条乡村旅游夏季精品线路,促进了文旅消费的稳步回升。
此外,我省加快推进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领域的深度融合,研发出一批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文创旅游商品,赢得社会各界好评。到2022年,全省共评选命名甘肃文创旅游推荐商品百余种,全省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数量达到1500种以上。
为民惠民 筑牢根基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
近年来,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深耕不辍,文艺事业格局一新、境界一新、气象一新——
京剧《丝路花雨》精彩亮相建党百年·春绿陇原文艺展演。
舞台上、荧幕前,一批作品有生气接地气。电影《甘南情歌》获得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影《丢羊》获得第17届华表奖优秀农村题材影片奖,电影《八步沙》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男配角提名奖;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获评2019年度国产纪录片优秀长片;旅游演艺版《又见敦煌》《回道张掖》等精品剧目实现常态化演出,累计演出5100多场,接待国内外游客逾350万人次。
话剧《八步沙》晋京演出载誉归来。
叶舟的短篇小说《我的帐篷里有平安》获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敦煌本纪》入围茅盾文学奖;钟翔的散文集《乡村里的路》、妥清德的诗集《风中捡拾的草叶与月光》、扎西才让的诗集《桑多镇》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此外,还有多部作品获得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等。
近年来,我省共举办各级各类书法美术摄影展万余场,其中,落户甘肃并定期举办的国家级重点书法美术摄影展15项,甘肃省张芝奖书法大展、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影像丝绸之路——天水摄影双年展等成为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性品牌展览活动。
舞剧《丝路花雨》剧照。
与此同时,我省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基层文化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使得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基层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
截至目前,我省共建成16000多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基层乡村文化设施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全覆盖的跨越发展;先后完成了638个脱贫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提升改造,建成了1224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8258个脱贫村、少数民族村配送文化设备52个种类、20余万套(件);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场馆年均服务群众3124万人次,数据喜人。
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演出、场场有亮点。自2019年1月起,省文旅厅策划举办的品牌活动春绿陇原文艺展演演出近1500场,现场观众逾260万人次,1.2亿人次通过网络观看, 广受赞誉。
农家书屋从乡里村内到了田间地头。我省共建成农家书屋16321个,并建设数字农家书屋——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出版物保有量超过3100万册,农民群众人均图书拥有量2.6册;为农村学龄前儿童建成小书架6736个,补充更新绘本77万余册;点·线·端+全民阅读——读者方案,入选中宣部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读者小站·行者空间。
在广泛开展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等全民阅读活动的同时,我省依托农家书屋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等阅读推广活动,还将公益电影送到群众家门口,农村基层群众享受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陇原儿女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共同谱写文化强省建设新篇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陈泳 范海瑞 薛砚 徐俊勇 白永萍
(本文配图为资料图)
如果X和Y是互补品,X的需求量就与Y的价格成反向变化。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
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
敦煌莫高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文化为…
-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生(文化产业管理考研)
日前,中国戏曲学院发布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2022年本科招生志愿填报与录取问答,详情如下: 01中国戏曲学院 2022年本科…
- 养老产业发展(养老产业有哪些项目)
- 中国节能产业网(绿色节能产业)
- 产业链招商(什么叫产业链招商)
- 河北:“文创进景区”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 首届“文旅中国元宇宙”生态大会将在福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