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地产  文旅

能让东北汉子变奶声奶气的,只有雪糕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7-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说起东北人,“硬气”应该会是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儿。

身高压制,语速压制,吵起来跟倒豆子似的,一身能耐的德云社在东北人跟前也得认怂。

能让硬气的东北人变奶的,怕是只有雪糕了。

东北雪糕往往朴实无华,甚至还有点“寒碜”;有的连产品参考图也懒得做,就用透明的包装袋让人知道,哦它就长这样。

但只要吃过一次,体会过味蕾被醇香的奶味淹没的窒息感,然后靠涌上来的多巴胺刺激才找回呼吸,你就知道为什么东北雪糕会让他们沉沦。

东北雪糕,撑起了半边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东北雪糕就开始静悄悄地攻陷雪糕市场,气势就如同七尺咔嚓嘎不溜脆的东北话。

有以猎奇口味引人关注的东北铁锅炖雪糕,“锅盖”下藏着肉松、葱花、胡萝卜、海苔,还有若隐若现撩拨人的孜然味。

是黑暗料理还是创意料理?有人真实地吃吐了,也有人说要强烈推荐,到底好不好吃见仁见智吧。

△威化做的锅盖揭开就能看到里面的料

点燃了咸蛋黄雪糕“打卡风潮”的奥雪,又往市场了加入了新的柴火——奥雪芥末绿。每一个马大哈的抹茶控,只有吃到冰冻依然冲鼻的辣味后,才会醒悟。

△别误会,真的有芥末味

要说东北雪糕撑起了半边天,单单列举这些红极一时的单品恐怕不够充分,毕竟雪糕界还有屹立不倒的和路雪、八喜、伊利、蒙牛等知名大厂……

但东北的雪糕厂子,也不是吃素的。

敦厚的大东北,更多是拥有扎实群众基础本地雪糕

每一次打开包装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小雪人,是小朋友最爱的“抽奖”游戏,如果买到了端端正正微笑着的小雪人,足够炫耀小半天的。

回忆里的德式小奶糕,虽然缩水成车钥匙大小,但是吃上一口还是满嘴奶味,能让人心情飞驰。

华义大脚板重出江湖,一如往年,用“寒碜”的包装,还有反差令人惊喜的浓郁巧克力脆皮、瓜子仁唤起东北人的童年回忆。

以月饼出名的老鼎丰,制作雪糕的业务能力也是超乎想象。

净含量450克的冰糕,要用勺子舀着吃,堪比家庭分享装。葡萄干口味、奶油味、朗姆味,怎么形容呢——就是贼好吃

△喜欢ta,就跟ta一起吃冰糕

论东北的雪糕大厂,有“三杰”:沈阳的中街冰点、哈尔滨的马迭尔和大庆的红宝石

其中最年长的马迭尔已有超百年的历史,可以说马迭尔冰棍的存在,是东北雪糕文化之始

吃马迭尔冰棍也成为了到哈尔滨旅游必做的事情之一,最好还是冬天。

△在冬天吃冰棍,才算没白来东北

中街冰点,前身是沈阳中街的一家冷饮店,靠雪糕赢得名气。个儿头大,投料考究,奶味醇香,又产自中街,人们就叫它“中街大果”。

经典的麻酱口味是沈阳人独特的情怀,新出的十几种水果口味让其他地域的人也都爱上了中街大果。

△榴莲味的食物做得好吃的,真的没几个

老品牌红宝石在前几年新推出的东北大板,包装上印着乡土味浓厚的艺术字体,但也隐藏不了良心制作的浓郁奶味。

东北大板只一年半的时间就打入了全国2/3的城市。高人气还引来了各方山寨:绿宝石、蓝宝石出品,还有包装神似的“东北大咖”。

一直被模仿,还未被超越。

△东北雪糕的山寨款

东北三省vs内蒙古,东三省胜

虽然伊利蒙牛两家乳业龙头都是出自内蒙古,但是它们的雪糕却远没有来自东北的小厂子火。

其实内蒙古跟东北三省,关系非常紧密。

回溯历史,清政府在1907年于东北设置三省后,正式使用“东三省”来称呼作为满族发祥地的这片区域。

到了1928年,统治中国东北的首领张学良宣布归附国民政府,此次事件被称作“东北易帜”。

△张学良和相关报道

自此开始流行用东北或者东三省来称呼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

后来东三省的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内蒙古东部(东四盟: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也属于东北地区。

鉴于老艺术家不是讨论地理区划问题,而是正经地让内蒙古和东三省的雪糕产业pk。这次胜负,数据会告诉我们。

内蒙古位于北纬37度至53度之间,牛奶的产量稳居全国的第一位,2019年达到577.2万吨。

△正在挤奶的内蒙古妇女

但一个内蒙古怎么也不够三个省抗打,何况是硬气的东北三省。

同期黑龙江省产量465.2万吨,吉林省39.90万吨,辽宁省133.9万吨,运算一下简单的加法就知道,东北三省胜

光比牛奶产量可能有些“胜之不武”,但在技术层面,高光依然打在东北三省身上。

内蒙古官方承认,目前还存在科技水平和加工水平不高,加工增值率低等问题。有优势的牛奶产量,并没有转化成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其中包括雪糕产业。

反观东北,雪糕厂自二三十年代就一座接着一座冒尖儿,高产能的生产线让雪糕就像大白菜一样普通。

更不要提东北人被低估的商业头脑

以往东北人贯彻简朴和接地气,让销售多了一点生活气息。

公园门口靠在雪柜边儿上的老奶奶,推着自行车和没有多余装饰的雪糕箱子的大叔,总能满足每个小朋友和大朋友的要求,变出各种味儿的冰棍雪糕。

如今在浪潮滚动的消费市场,东北人靠着出彩的“眼力见”守住了江湖地位。

各大东北雪糕厂纷纷推陈出新,努力研制出尽可能符合年轻新生代的审美包装、口味、价值观等喜好的雪糕,找到匹配“人设”的销售途径。

△符合新生代审美的马迭尔雪糕车

马迭尔专注于有人流量保证的旅游旺地,东北大板则“大隐隐于市”只出现在街头巷尾不起眼的冰柜里,咸蛋黄雪糕把分享性社交平台作为主战场。

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到塑造人设、打造网红IP,都可谓是教科书般的操作。

一个个网红产品在线上线下都刮着大风,把东北做雪糕的实力,“啪”地一下打在国人面前。

东北雪糕,一年四季不间断

在老艺术家年轻到访哈尔滨的时候,曾经妄想用路边有多少雪糕店来量化东北人民对雪糕的热爱。

后来看到摆满了路边的无数大纸箱子,才知道自己找错了方向。

平日在南方需要摆在冰柜里的雪糕,有一搭没一搭地一箱箱放在路边,不需要多有梗的口号,更不需要“相貌良好仪态端庄”的销售员。

△让东北人变奶的雪糕

摊档的老板,又或是老板娘,边侃大山边等着客人来。大多数人家会捧着一大兜子走,再不济也捎上几联回家去。

东北人对雪糕的爱,四季不休

没有人能告诉你东北人更爱在大冬天吃雪糕的准确原因,但有数不完的理由。

大冷天吃冰冻的才合时宜,吃。暖气太燥了,吃。冬天不容易化口感好,吃。好吃又便宜,吃。

△有无数个理由吃雪糕

东北人的雪糕自由,其实早在百年前上下就实现了。

1898年,中东铁路工程局将哈尔滨设为总埠,带着首批俄国人到了哈尔滨。直到1903年铁路通车营业,铁路沿线附属地内的俄国侨民人数达到了3万,其中包括大批俄国犹太人

约瑟夫·卡斯普就是众多俄籍犹太人中的一员。他于1906年开始筹集资金在中央大街修建旅馆,名家设计,选材上等,新艺术风格,名字也很有态度—— “马迭尔旅馆”,取自俄文MOдEPH的音译,意为时髦、现代。

当时被称作“东方凡尔赛”的马迭尔,见证了哈尔滨的风云变迁,还留下了延续至今的马迭尔冰棍

△马迭尔冰棍

甜滋滋的冰棍,就像是沙漠里的绿洲,给了东北人民短暂地逃离重工业烟熏的机会,也是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为数不多的生活调味剂

因为有预防中暑的功效,冰棍还被官方+V认证为“劳动保障用品”,由单位统一发放,可以和粮食一样凭票换购。

△当时的冰棍票

一度供不应求的场面,催化了一座座冰棍厂在东北拔地而起,甚至建设到了乡镇。制作冰棍的手艺,也在流动性很高的东北地区流传开来。

在东北“自由生长”的冰棍儿,只要几分钱一根,供应量绰绰有余;反观六七十年代的南方,冰棍要卖几毛钱,和一斤大米的价格相当,而且不是想买就能买。

拼价钱,东北的雪糕是真“贴地气”。在起步六七块钱的雪糕市场,东北大板起码便宜一半,在东北当地甚至能卖到一块钱。

△东北的冰棍,真的很便宜 / 微博截图

拼分量,东北人的实诚都摆在称上了。风很大的索菲亚冰糕满满一大桶最低30块钱不到就能买到,据说还有按斤卖的“饭盒雪糕”

拼用料,东北产的能叫冰淇淋,而其他只能叫雪糕。

经常被人混着叫的雪糕和冰淇淋,其实是不一样的。冰淇淋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分别不能低于6%和2.2%,牛奶含量较高;而雪糕对此无要求,仅要求总糖的含量要大于13%。

下足了牛奶的东北大板,已经达到了冰淇淋的标准,给成分党输送加倍的快乐。

但是东北雪糕,也并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它的竞争者在更大的领域

钟薛高的创始人林盛说在其中一次采访中说,消费者的钱是无限的,但时间和嘴是有限的

在某个时间节点,消费者是在选择吃一根雪糕,还是喝一杯奶茶或咖啡,而不是选择雪糕A或B。面临的,是这样的竞争。

在消费者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解馋需求,而关注到更深层次的需求——或许是寻求一剂安慰剂,或许是生活呈现和社交表演,又或许是实现自我价值。

奶里奶气的东北雪糕,能否保住地位,还需要接受更多风吹雨打。

△夏天绝色,太诱人的雪糕

你有吃过东北的雪糕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艰难爱情续集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