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地产  购物

三年磨一剑,犀牛工厂的背后,恐怕是阿里下一步秘而不宣的布局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9-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犀牛工厂酝酿三年,或许不单是建造一个工厂那么简单,在工厂的背后,阿里恐怕完成了一系列制造产业数字化架构的搭建。

让子弹飞一会儿,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犀牛工厂。

9月16日,阿里秘密开发三年的犀牛智造平台项目正式对外发布,同时揭晓的还有该平台打造的第一个样板工厂:犀牛智造工厂。

作为阿里巴巴“五新”战略中“新制造”领域的落地应用,犀牛智造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服装制造业深度重构,帮助中小商家实现服装制造的按需生产、快速交付。相比较传统制造厂商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特性,“犀牛智造”可做到100件起订,7天交货,小单起订、快速反应。

犀牛工厂的主要逻辑是以销定产,对于中小商家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库存压力,缩短了交付周期。从其效果和目的看,犀牛工厂的的生产方式类似于JIT模式,甚至可以说是JIT模式的进化。

0 1

什么是JIT模式?

JIT模式又称精益化生产,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即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而JIT模式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柔性生产。

柔性生产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宏观上来说,当下处于存量市场,供给端远大于需求侧,总体产能高度过剩,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从行业角度看,服装行业的供需失调尤为明显,传统服装生产方式生产周期较长,为了保证订单充足,工厂经营者都会要求提前3个月甚至半年下单,从几千件到几万件的订单是常事。这种生产方式对于服装品牌商来说,过早下单无法准确抓住当季流行,销售不好便成了库存,严重者导致资金流转困难,而搭建柔性生产模式能很好地解决服装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

其实,对于打造柔性生产供应链,阿里早有想法,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在《智能商业20讲》中提到,网红电商的成功源于在三个不同的面都得到了指数级增长的资源支持——淘宝、微博以及浙江和广州十年来逐渐形成的柔性供应链平台。“网红电商的饥渴营销、预售模式需要供应链发生根本改变。拥有返单能力的快速反应供应链,是电商网红最重要支撑。”曾鸣说。

0 2

剑指制造业?

“犀牛智造”模式是否会对传统制造业带来新一轮冲击?从大形势上看,不管是马云提出的“新制造”还是被推上风口的“犀牛工厂”都暴露出阿里要赋能制造业的野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制造业升级是国家的顶层设计。阿里固然实力强大,但是为数十万亿规模的制造业赋能恐怕也是蚍蜉撼树。从犀牛工厂目前的数字技术能力和其前期宣传来看,似乎更多的数字化侧重在了市场需求侧的消费洞察以及渠道方面,相关创新也与供应链密切相关,但进一步深入到工厂、制造环节,其数字化能力并没有过多的体现。不可否认,阿里有剑指制造业的思考,但现在似乎时机并未成熟。

那,此时抛出修炼三年的大招,究竟意欲何为?

0 3

为淘系赋能

犀牛工厂的落地颇有些为淘系赋能的意味。

从淘系的整个架构来看,淘宝、天猫汇集了大量做2C业务的商家,在直播业务兴起前,小B商家和C端客户之间的对话能力是不够的,这就导致小B很难真正的发现C端需求,因此,它们通常是以品类为主导,其思考最多的是C端的问题“我的这款产品客户会不会喜欢?”因为无法深刻探知客户的需求,小B此时采取的策略是尽可能增加品类。随着直播的兴起,小B端和C端直接对话的能力大大增强。小B成了群主,成了koc,甚至kol,这样一来小B就可以深刻探知客户的需求,此时,对于店家来说,思考的问题也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客户喜欢的这种产品我去哪儿找?”或者“客户喜欢的这种产品我怎么做出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选品)从一开始的C端导向向上延伸,变为了供应链导向,而此时,犀牛工厂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痛点。犀牛工厂CEO伍学刚也表示,当下的犀牛工厂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中小店主。

或许此时有人会发问,直播带货是最近才被推上了风口,而犀牛工厂却是三年前就已开始计划,用直播的兴起解释犀牛工厂的诞生未免牵强附会。其实不然,直播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提升了B、C两端的对话能力,C端需求越发的占据市场主导。马云在2016年提出新零售,重塑了人货场的概念,其中的“人”就是通过大数据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也就是说,C2B,甚至C2M是大势所趋,而直播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这种趋势,同时也加速了犀牛工厂的出现。

0 4

制造业?平台?

表面上看,犀牛工厂的落地确实在切制造业这块大蛋糕,但至于能切多少,怎么切?阿里也未释放出具体信号。但不妨进行一些推演。

1.阿里确实要向制造业延伸

从阿里的整个体系来看,它的起手式是平台,即B2B的阿里巴巴,B2C的淘宝、天猫,平台聚集了大量的中小企业。之后,业务扩展到了资金流,支付宝出现了,最初,支付宝的作用是为平台交易业务赋能。做好了平台,连接了大量的B端C端,下一步就开始着手物流,于是,菜鸟诞生了。至此,一个包含:终端、小B端、资金流、物流的下游供应链基本打通了,打通之后要做的肯定是在纵向一体化上向上游供应链延伸,上游供应链包括工厂、零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而其中,工厂是上下游供应链的一个重要连接点。所以,从阿里产业化延伸的角度看,犀牛工厂的出现,顺应了自下而上升级的这一路径。

2.犀牛工厂的落地是为“新制造”打样

其实,从基因上讲,阿里最擅长的应该是建平台,搭好台子让别人唱戏。BC链接阿里做的非常成功,但F2B的业务却一直不温不火。犀牛工厂的出现,无疑是在为F打样,告诉它们“新制造”下的工厂究竟如何做,犀牛工厂以服装为切点,市场上产品的品类成千上万,阿里不可能为每个品类都建一个工厂,那么,剩下的品类谁来做?肯定是广大中小制造业,而一旦广大中小企业都被发动起来,阿里的任务就是为它们提供大数据、智能化方面的支持,把它们扶植成一个个犀牛工厂,一但这种局面出现,阿里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汇集,搭建平台让它们和B端做好链接。这或许是阿里“新制造”未来的构想:并非自己一家独大,而是帮助大家百花齐放。

从这个角度看,犀牛工厂酝酿三年,或许不单是建造一个工厂那么简单,在工厂的背后,阿里恐怕完成了一系列制造产业数字化的架构的搭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