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企发债融资 要包容心更要专业心
日前,“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证监会债券部主任陈飞表示,证监会将坚定支持符合条件、正常经营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优化债券资金体系,完善民企债券融资的工具。证监会这一表态,对于需要债券融资的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除了个别月份,民营企业信用债净融资额在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负增长,同时民企和国企之间的信用利差也维持在高位。
发行债券是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灵活且流动性极强的债券市场当有所作为,而不应该成为短板。
事实上,为推动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
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降低可转债发行门槛;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增信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在此之前的10月22日,央行就已发布公告,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此次陈飞在前述会议上则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推动发挥违约债券转让的积极作用,加强交易所债市与银行间债市基础设施的连接,完善民企债券融资的工具,发展创新创业债以及股债结合产品等。
和债券市场的低迷相比,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在今年得到极大改观。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086.4万户,较年初增加363.2万户;贷款余额1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8%,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6.75%,比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64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银行贷款在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之所以表现较好,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设定中小微企业贷款目标等精准滴灌的调控政策有关,而债券市场资金来源于完全不同的市场主体,无论是央行还是银保监会,多数情况下只能在“疏通沟渠”上下功夫,资金是否流入债市,根本上取决于债券的风险和收益是否匹配。此外,去年和今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之所以低迷,也和民营企业债券集中违约有关。
对此,陈飞也表示,各方应客观看待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提升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包容度。
我们认为,对于民营企业融资,市场除了要有包容心,还应当有专业心。众所周知,中国债市存在各种所谓的刚兑信仰,投资者更关注的是融资主体背后的各种隐性承诺,而非融资主体本身质地。尽管一些国企债券、城投债的融资主体现金流情况不如一些民营企业,但其债券的风险溢价却远远低于民企债券。在债市资金量一定的情况下,这无疑对民企发债融资形成了压制。
只有打破各种刚兑信仰,畅通债券市场融资机制,才能真正促进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 标签: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